文|幸福娃
![]()
女人到了40歲才明白,只有自己做自己的靠山,好好愛自己,四十歲才為自己而活。
走到40+的年紀,才懂“四十不惑”的意思,不是人到四十就什么都想明白了,不惑是不再追究和執念,不再追究和執念所有問題都要明確清晰的答案。
所謂放下與釋然,珍惜是送給中年人最好的禮物,以平靜的心去熱愛不確定的生活,才是我們中年人該有的樣子吧。
人到中年有太多的無奈,磕磕絆絆,跌跌撞撞半輩子過去了,滿身是傷還要面帶微笑的生活。
四十歲的眼睛,看透了繁華背后的孤獨與真實。人生四十,放下執念,擁抱當下,才是真智慧。
生活的幸福感不在于富足,而在于滿足、簡單、糊涂和開心。
心若像嘴一樣硬,哪會活的這般累,人會因為嘴硬失去很多東西,也會因為心軟遭受太多委屈。
人這輩子有兩次命,第一次是活給外人看的;第二次才是活給自己的;而第二次生命,往往從40歲才真正開始。
我們大多在四十歲之前,總免不了活在他人的眼光里,像是戲臺上的角兒,鑼鼓一響,便得按著劇本唱念做打。
年少時,我們背著行囊匆匆趕路,生怕落后于人。別人說什么是成功,我們就往哪里奔;別人說什么是體面,我們就怎樣裝扮。
房子要大的,車子要貴的,職位要高的,孩子的學校要有名的——這一切,說到底,都是在活給外人看。像是穿著一雙不合腳的鞋走路,疼不疼只有自己知道,可面上還得掛著得體的微笑。
這第一次生命,熱鬧是熱鬧,風光也風光,只是心里總缺了點什么。
像是站在人群里說笑,忽然間四下寂靜,只剩下自己空洞的心跳聲。夜深人靜時,常會有一個念頭悄悄冒出來:這真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待到四十歲上下,人生的景致便不同了。像是走過了長長的隧道,忽然見到光亮。
開始明白,外界的掌聲再熱烈,也暖不熱自己冰涼的手;別人的羨慕再真誠,也填不滿內心深處的空洞。
《中庸》里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原來不是說給旁人聽的,而是說給自己心的。
這第二次生命,來得安靜,來得從容。它不敲門,不等候,就在某個尋常的午后,你放下手中的茶杯,忽然就懂了——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這時候,我們學會了做減法。不再為了別人的眼光而強顏歡笑,不再為了世俗的標準而疲于奔命。
開始懂得,真正的體面不是外表的光鮮,而是內心的從容;真正的成功不是擁有多少,而是放下多少。
那些無用的社交,能免則免;那些虛偽的應酬,能推則推。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人,把精力用在真正喜歡的事上。
這時候,我們學會了聽自己心里的聲音。年輕時總以為,要看遍世間的風景;年長些才明白,最該看清的是自己的內心。
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要走過半生才能答得上來。
開始按照自己的節奏走路,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哪怕這條路旁人看來冷清,這條道別人覺得無趣。
陶淵明說“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這醒悟,往往就發生在四十歲上下。
不是突然變了個人,而是漸漸看清了自己本來的模樣。像是撥開迷霧,終于見到了那座一直就在那里的山。
這第二次生命,不是重生,勝似重生。它讓我們明白,活著不是為了活給誰看,而是為了對得起自己這僅有一次的人生。外在的熱鬧如煙花易散,內心的充實才歷久彌新。
人生兩渡,一渡在外,一渡在心。四十歲不是終點,而是真正的起點。愿你我在這個起點上,都能活得越來越像自己,越來越為自己而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