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山陽縣立足秦嶺南麓生態屏障定位,以“改善人居環境、守護碧水清流”為核心,通過系統謀劃、精準施策,持續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努力打好“水清岸綠景美”生態底色。
靶向施策,實施多元化治理。堅持因地制宜,構建起“集中+分散”相結合的多元化治理體系,持續完善基礎設施網絡。針對不同村落條件推行差異化方案,在人口集中區域,建設村級污水處理站并配套管網,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在城鎮周邊,優先將污水納入市政管網統一處理;在偏遠分散區域,則結合廁所革命,通過生態化、資源化利用模式,實現污水就近還林還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59.22%。
提質增效,構建長效管護機制。累計建成縣城污水處理廠1座、鎮級污水處理廠7座、村級污水處理站29個,并對5個老舊設施完成升級改造,確保污水“應收盡收”,從源頭減少直排現象。建立“專業化運營+標準化考核”模式,將已建成的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全部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運營,制定運營管理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與運營費用直接掛鉤,壓實管護責任。同時,定期開展監督性監測,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凝聚合力,形成多方治理格局。以生活污水治理排查整治為契機,強化全過程監管與宣傳引導,實現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同頻共振、共建共享。通過“六五”環境日等主題活動常態化開展環保宣傳,引導群眾主動參與環境監督和整治工作,自覺養成維護環境衛生的良好習慣,提升村容村貌,為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鄉村,凝聚社會合力。
(張娟)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