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5日,一代戰神粟裕病逝,許多老戰友、老同志為之難過不已。與他關系極好的蕭勁光聞訊幾欲落淚,立即決定做一件事。
僅僅過了一天,蕭勁光為粟裕的悼念文章就已完成,感情真摯充沛,滿懷思念之情。
隨即蕭勁光讓秘書拿去找相關報社發表,沒想到兩天后得到回復,說文章里有敏感內容,只有刪改后才能見報。
這句話讓蕭勁光氣得大聲道:粟裕是好同志,現在人都沒了,還不愿意放過他嗎?秘書站在一旁感同身受,可也沒辦法幫助首長。
那么,所謂文章里的“敏感內容”到底是什么?蕭勁光說的“不愿意放過”又是怎么回事呢?
![]()
說起來粟裕跟蕭勁光是真正的革命友誼,早在1931年,二人就已相識于紅軍學校。1933年1月紅11軍成立后,他們又雙雙調入,蕭勁光擔任政委、粟裕擔任參謀長。
同年10月,紅七軍團成立,蕭勁光擔任軍團政委,粟裕不久后擔任軍團參謀長,他們的配合相當默契。
蕭勁光在回憶錄中就說過:
粟裕同志是年輕有為的軍人。在開辟和鞏固閩贛根據地期間,我們一起指揮打過多次勝仗。攻打硝石,粟裕同志和我一起指揮,戰斗最緊張時,我們一起率部沖鋒,并肩戰斗。
![]()
只是,蕭勁光后來遭到錯誤對待,被開除黨籍、軍籍;粟裕則跟著紅七軍團改稱的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離開蘇區,兩人就此分別。
臨行前,粟裕非常關心蕭勁光,特意找到周總理詢問情況,周總理回答一定會妥善安排,讓他放心。當時他們都沒想到,這一別就是十多年。
解放戰爭尾聲階段,東南沿海已基本得到解放,中央準備讓粟裕扛起攻臺重任。而要攻臺,海軍是必不可少的,時任海軍司令員的蕭勁光就又跟老友合作了。
那段時間蕭勁光全力籌建福州軍區海軍,還陸續訂購了48艘各式船艦,兩位老友就攻臺的問題進行了大量交流討論,最終確定了正面、側面、傘兵突降三路進攻的方案。
![]()
只是,沒等實施,朝鮮就燃起了戰火,攻臺之事只能擱置。中央為保衛國土安全,于1950年7月組建了東北邊防軍,下轄38軍、39軍、40軍42軍等部共25.5萬人。
毛主席非常信任粟裕,點將讓他擔任東北邊防軍(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前身)司令員兼政委,同時又讓蕭勁光擔任副司令員。
兩位老友本來能有再度攜手作戰的機會,奈何粟裕此時病得嚴重,只能選擇先出國治療。
等他康復,志愿軍那邊已沒合適的位置,因此就回國擔任分管兵種建設的副總參謀長(1954年升任總長)。
蕭勁光作為軍種領導,跟粟裕的工作接觸非常多,他后來說:海軍建設得到較快發展,是粟裕同志幫助和支持的結果。
![]()
1955年,粟裕和蕭勁光都被授予大將軍銜,只是不同于蕭勁光能在海軍幾十年屹立不倒,粟裕在總參沒幾年就遭到了批判。
由于是彭老總、聶帥牽頭,粟裕在軍委擴大會議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許多舊識被迫表態對他進行了批判,而蕭勁光卻選擇了逆風而行,寧可冒著被牽連的風險,也要為粟裕講話。
當聽到越來越多不實之語、虛妄之事后,蕭勁光站起來說:我很熟悉粟裕同志,他不是你們說的那種人,我用人格擔保!這個勇氣,著實令人敬佩,也被欣賞粟裕的毛主席看中。
主席是不希望粟裕被徹底打倒的,但主管軍委的彭老總、主管科委的聶帥是批粟主力,他也不方便直接出來說什么,便想找個人代為表態,蕭勁光就是合適的人選。
![]()
會議間隙,蕭勁光被叫去匯報情況,他簡單說明幾位重要人物的發言并重申自己的觀點,主席聽后點點頭:粟裕同志是好人。
頓了頓,主席又意味深長地說:粟裕同志還是很不錯的,我知道他戰爭年代做事都是出自公心。到了北京以后呢?是為公還是為私?不能說都是為私吧。
當時有一定扣在粟裕頭上的帽子是“極端個人主義”,毛主席這樣說其實就是在反駁。蕭勁光聽出言外之意,高興地在稍后的會議中轉述主席原話,幫助粟裕過了關。
往后一段時間,粟裕雖說不用挨批了,但處境還很尷尬,大多數的舊部、朋友怕被牽連,都不敢去看望,只有蕭勁光不懼流言,時常去粟家喝茶。
楚青后來感慨過:那時鬼都不上門啊!只有蕭勁光天天來呀。可見蕭勁光是給了粟裕夫婦很大精神支持的。
![]()
大運動結束后,眼看一個個老干部都得到平反,自己這卻沒有動靜,粟裕心急如焚。他不在乎職位,只希望能恢復名譽。可惜的是,這個愿望在他有生之年都沒能實現。
到了晚年他仍然牽掛此事,整個人十分消瘦,蕭勁光去看望他時見到這副模樣心里也很難過,就緊緊握住他的手寬慰:我相信你的為人,中央一定會還你公道的。
1984年,粟裕身體已經非常差了,可惜沒有迎來中央的平反文件。在他生命的最后階段,蕭勁光依然強撐著病體去看望老友,兩人的感情非常真摯。
2月5日粟裕病逝,蕭勁光第二天就寫好悼念文章想要發表,然而審查人員卻駁回了。蕭勁光不服氣,親自找過去問去哪里敏感。
![]()
工作人員拿著筆,將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的經過及蕭勁光說粟裕遭到錯誤批判、不公平對待這一段圈了出來,說按照中央的文件,這些內容不能發表,只能進行刪改。
蕭勁光無奈,他很想發脾氣,但知道源頭不在審查人員這里,所以就只是嘆了口氣。為了表達對老友的懷念,他最后還是妥協刪除了,不過在他的文章里還有這樣一句:
我黨我軍失去了一個征戰沙場、功勛卓著的軍事家、戰略家……
他是1958年后第二個公開稱贊粟裕為戰略家的人,(第一是王必成)他發出這種聲音,也是在推動著平反之事前進。
![]()
1989年,蕭勁光去世,沒能親眼看見老友平反,這也是他晚年的一大遺憾。
還是到1994年,粟裕已經離開10年,在眾多老部下、老同志的幫助下,時任軍委副主席的張震和劉華清聯名發表文章《追憶粟裕同志》,里面明確提及1958年對粟裕的批判是錯誤的,是歷史的一個失誤。
這句話代表中央的態度,正式給粟裕恢復了名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