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孩子來到世上,他最需要的,不是一個正確的向?qū)А?/p>
他需要的是一個觀眾。一個無論他演得是好是壞,都愿意為他鼓掌的第一個觀眾。
那一聲喝彩,就是他未來面對全世界的噓聲時,心里唯一的底氣。
![]()
01
你的捧場,是告訴他:你的世界,我看見了。
孩子最開始認(rèn)識世界,不是通過眼睛,是通過你的反應(yīng)。
我朋友講過一件事。他兒子迷上了用積木搭一些奇形怪狀的“飛船”,堆得滿屋子都是。他一開始覺得,這就是小孩子瞎玩,亂七八糟。
有一次,他加班回家,已經(jīng)很累了,兒子又獻寶一樣,舉著一個歪歪扭扭的作品給他看。他本想敷衍兩句,但看到孩子那雙發(fā)光的眼睛,他突然換了個問法。
他沒說“真棒”,他問:“這個紅色的按鈕,是做什么用的?它能飛到外太空嗎?”
就這么一句話,孩子的眼睛“噌”地一下,亮得像兩顆星星。他開始滔滔不絕地,講他那個“飛船”的偉大計劃。
朋友說,那一刻他才明白,捧場不是空洞的夸獎。
你愿意蹲下來,走進他那個幼稚、混亂但充滿想象力的世界,并且由衷地為他喝彩。
《小王子》的開頭,那個飛行員,畫了一幅“蛇吞象”的畫。所有的大人,都說那是一頂帽子。他們看不懂,也不想看懂。
那種漠視,是孩子感受到的第一場孤獨。
你的捧場,就是告訴他:你的世界,我看到了,而且我覺得很棒。這份看見,比任何昂貴的玩具,都更能滋養(yǎng)一個孩子的靈魂。
![]()
02
你的捧場,是賦予他敢于失敗的勇氣。
我們總習(xí)慣了為成功鼓掌。
孩子考了第一,彈琴得了獎,比賽拿了名次,我們毫不吝嗇地贊美。
但當(dāng)他搞砸了呢?
當(dāng)他第一次上臺表演,緊張得忘了詞;當(dāng)他參加運動會,摔倒在跑道上;當(dāng)他興致勃勃地做實驗,卻以失敗告終。
這時候的捧場,才是一個孩子最需要的。
日本花滑選手淺田真央,是冰場上的天才少女,卻屢次在奧運賽場上與金牌失之交臂。索契冬奧會,她在短節(jié)目中接連失誤,摔倒了,排名第16。
全世界都為她惋惜,媒體的標(biāo)題是“悲情的公主”。
但鏡頭給到觀眾席,她的母親和教練沒有一絲責(zé)備,眼神里全是心疼和鼓勵。
正是這份無言的捧場給了她力量。在第二天的自由滑中,她滑出了近乎完美的表演,完成了八個三周跳,震撼了世界。
雖然最后沒拿到獎牌,但她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為成功喝彩,是人之常情。為失敗捧場,才是深到骨子里的愛。
它在告訴孩子:結(jié)果不重要,你敢于嘗試,就已經(jīng)贏了。有我給你托底,你輸?shù)闷穑菜さ闷稹?/p>
![]()
03
你的捧場,是在他心里,種下一個永不離席的觀眾。
父母的捧場,最終會內(nèi)化成孩子自己的力量。
他會慢慢學(xué)會,給自己捧場。
民國時期的大學(xué)者梁啟超,就是一位極會“捧場”的父親。他的九個子女個個成才,出了“一門三院士”。
他給孩子們寫了四百多封家書,信里,他從不以上對下的姿態(tài)去說教。
他跟學(xué)建筑的梁思成,探討中國古建筑的美。他跟研究考古的梁思永,像朋友一樣交流新發(fā)現(xiàn)。女兒梁思順,是他口中“最能干的寶貝”。
他不是在要求他們成功,他是在享受、欣賞他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進程。
這種持續(xù)的、高質(zhì)量的捧場,讓梁家的孩子,都有一種從容的底氣。即便后來時局動蕩,歷經(jīng)磨難,他們依然能保持內(nèi)心的豐盈和堅韌。
因為父親的那個聲音,早已刻在他們心里。
你今天的每一次捧場,都是在孩子心里,建一個永不離席的觀眾席。將來他一個人面對世界風(fēng)雨的時候,那個聲音會響起來:沒關(guān)系,你很棒。
你不用做那個,給他指出所有錯誤的人。
世界對他的要求,已經(jīng)夠多了。
你只要做那個,永遠(yuǎn)為他亮著燈、鼓著掌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