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幸觀看了張藝謀導演的《秋菊打官司》,這部電影是張藝謀的早期作品,作品講述了中國西北一個小山村發生的故事。
![]()
秋菊的丈夫王慶來與村長發生了爭執,被村長踢傷。秋菊懷著身孕去找村長說理,村長不肯認錯。秋菊又到鄉政府告狀要討說法,但調解結果并未讓秋菊滿意,因而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狀路途。然而后來秋菊難產,在村長的幫助下,秋菊順利地產下了一個男嬰,秋菊與家人對村長感激萬分,與村長的矛盾化解。可當秋菊家慶賀孩子滿月時,村長卻因為秋菊的討說法被拘留。望著遠處警車揚起的煙塵,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的故事。整部影片充滿了濃濃的西北風情,吃飯的碗,吼出的秦腔都讓人深深入迷。
![]()
這部電影獲得了包括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等多個獎項,故事圍繞秋菊討說法展開。作為一個普通觀眾,通過鏡頭我感受到了張藝謀對于色彩的把握,是一個會用顏色說話的導演。《紅高粱》中大片紅色的運用,《英雄》中打斗場面的色彩對比,《滿城盡帶黃金甲》中滿眼的金黃,《三槍拍案驚奇》中人物衣著顏色的對比,無一不展示了他敏銳的視覺感受。
或許你會說就電影本身來說,他已經到了廉頗老矣的境地,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電影中獨特的視覺感受,《秋菊打官司》也是如此。下雪后白色的山路,滿院子紅色的辣椒,綠色的頭巾,每一種都能向我們展示出主人公秋菊身上的那股韌勁與不服輸的性格。或許這也是這部影片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
《秋菊打官司》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上個世紀廣大農村地區缺乏法律知識的狀況,秋菊在影片中處處強調討說法,但她所謂的說法卻讓我們看到了她并不想讓任何人坐牢,只是單純的想要一個道歉或解釋,法律素養的缺乏在影片中處處可見。在秋菊告狀的過程中,別人給她寫的狀詞中寫到:村長打人,犯了故意殺人罪。著實讓人發笑,但仔細一想,這又是當時情況的具體表現。是中國當時法律的不普及導致了這些笑話的產生,也導致了最后秋菊的迷茫。
從討說法時的堅定到看到村長被帶走后的迷茫,這不是秋菊一人的不解,或許,也是當時很多人的不解,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更應該看到法律意識普及的必要性。雖然電影內容十分簡單,但其中反映出的問題卻是值得我們這些學習法律的人更加深刻思索的。即使是法律逐漸完善的今天,我相信仍然存在著秋菊這樣的人,她們對于法律一無所知。因此,這也更顯示出普及法律的必要性。
![]()
在我看來,秋菊討說法時的堅定和最后的迷茫更值得我們深思,《秋菊打官司》更多的是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出現的法律問題,誠然,秋菊身上的那股韌勁與堅持的個性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法律意識的覺醒卻更值得我們去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