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約有120萬烏克蘭人居住在德國,這個人數超過其他任何歐洲國家。那么這些烏克蘭難民如何看待他們在德國的生活?一項研究對烏克蘭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對留在德國的前景以及融入德國社會的情況進行了詳盡的調查。
![]()
對許多烏克蘭人來說,德國不再僅僅是中轉站,而是開啟新生活的地方。
近六成烏克蘭人想長期留在德國
德國聯邦人口研究所(BiB)的一項研究顯示,近六成(59%)烏克蘭難民希望長期居住在德國。成年人尤其已經適應了在德國的生活。其中49%的人希望“永遠”留在這里。兒童和青少年中的這一比例為34%。
![]()
研究人員解釋,他們是否將未來寄托于德國,還取決于他們的德語水平以及是否在這里結交了親密的朋友。如果孩子們除了接受德國學校教育外,還繼續參加烏克蘭語在線課程,那么他們留在這里的意愿就會降低。
孩子們語言能力快速提高,但缺乏歸屬感
調查結果顯示,過去三年烏克蘭兒童和青少年的語言能力顯著提高。2022年,92%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德語水平“完全不會”或“很差”,現在的這一比例已降至13%。近半數(48%)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德語水平良好或非常好。
![]()
成年人的德語水平提高較慢。2022年,89%的成年人表示幾乎不懂德語。現在的比例已經降至59%。8%的成年人認為自己的德語水平“良好或非常好”。
德國聯邦人口研究所(BiB)的研究發現,父母的語言能力與其子女的語言能力密切相關。如果烏克蘭父母的德語水平較低,他們的孩子德語水平也較差。烏克蘭人的這一特點與其他移民群體有所不同,其他移民群體的孩子通常能更快地學習德語,并在日常生活中幫助父母。
受訪烏克蘭兒童和青少年對學校的歸屬感低于平均水平。在德國的烏克蘭裔兒童中,只有63%的人表示他們對自己的學校有歸屬感。根據2022年PISA研究,德國的這一比例為76%,烏克蘭高達84%。研究人員強調,在德國的敘利亞和阿富汗兒童在短時間內就建立了更強的歸屬感。這種歸屬感對身心健康和學習成功至關重要。
就業人數增加
該研究還顯示,在2022年秋季的第一個調查期內,烏克蘭20至50歲人群的就業率為18%。據研究作者稱,到2025年初夏,這一比例將上升至53%。去年這一增長尤為顯著。2024年3月至4月期間,該比例為32%,而到11月已升至46%。
![]()
研究人員總結道:“這意味著烏克蘭尋求庇護者融入勞動力市場的進程明顯快于來自其他地區的尋求庇護者。” 2025年夏季調查期間,27%的受訪者處于失業狀態。
在德國的烏克蘭人比本土人更年輕,素質更高
數據顯示,在德國尋求庇護的烏克蘭人比烏克蘭國內人口普遍更年輕、受教育程度更高。數據顯示,60%的人擁有高等教育學歷,即更高的職業或學術資格,例如大學學位、技師證書或專業資格證書。值得注意的是,越晚抵達德國的烏克蘭人的學歷水平反而越低。
2022年2月至3月期間到德國的烏克蘭人中有62%擁有高等教育學歷,而2023年1月之后抵達的烏克蘭公民中,這一比例下降了8個百分點。這證實了之前的研究結果:早期逃離者往往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富有,也更愿意冒險。研究人員警告說:“這表明,進一步接納烏克蘭難民日益增加挑戰。”
家庭關系發生改變
這場人口流動顯然改變了許多家庭關系。2022年2月至6月期間,24%的烏克蘭女性與伴侶一同抵達德國。31%的女性稱伴侶留在了烏克蘭或其他國家。45%的女性單身。現在這些單身女性有22%處于戀愛關系中。 許多人也與留在烏克蘭的伴侶分手,分手率高達29%。
聯邦人口研究所(BiB)的研究員表示,逃離戰爭加速了分手的發生。異地婚姻關系相對穩定。而未婚伴侶更容易分手。
一項調查顯示,打算長期留在德國的女性更有可能與原籍國的伴侶分手。與伴侶一同逃離德國的女性中,有一半希望永久在德國定居;而對于伴侶在國外的女性來說,這一比例僅為27%
其他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統計,他們現在是德國最大的尋求庇護者群體,也是第二大外國公民群體。在德烏克蘭人中,43%的人年齡在30歲以下,10%的人年齡在65歲以上。這使得他們的年齡結構明顯低于德國人口的平均水平。德國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為25%,30歲以下人口的比例為29%。
烏克蘭人的健康狀況與德國整體水平相近。在1分(非常差)到5分(非常好)的評分標準中,受訪者給出的平均分為3.5分,與德國的平均分3.6分幾乎相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