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打了近4年的烏克蘭,現在最缺乏的不是武器裝備,而是可以在一線正面和俄軍進行大規模消耗的“填線”步兵。
![]()
面對后備兵源嚴重缺乏的窘境,烏克蘭開始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模式,通過金錢來吸引更多的國外雇傭兵。
現在俄烏戰場上,為烏克蘭而戰的外國雇傭兵,并不是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而是這3個國家。
11月4日,根據德國媒體的報道,烏克蘭承認現在已經有2000多名哥倫比亞人,和烏克蘭國防部簽署了合同,正式加入到對俄作戰的序列。
![]()
烏克蘭還宣稱,由于“報名的人數踴躍”,烏克蘭在旅級部隊上已經建立了全部是南美人的“南美營”。
俄烏戰爭在2022年2月24日爆發之后,外國雇傭兵進入烏克蘭作戰,主要分為2個階段:
1、戰爭初期---2023年6月份,美英法等西方國家在所謂國際正義的大旗下,向烏克蘭派遣了大量的雇傭兵,包括變裝的北約士兵。
這個階段的雇傭兵,具體說是國際志愿戰士,獲取金錢并不是主要的目的。
![]()
攻入巴格達的美國黑水雇傭兵
大量退伍的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的士兵,進入烏克蘭對俄作戰,隨著大量北約武器裝備援助烏克蘭,北約現役士兵也變裝后進入了烏克蘭。
2023年4月份的巴赫穆特戰役,是轉折點,這次戰役之后,大量的西方雇傭兵忌憚于戰場的慘烈,開始主動離開烏克蘭。
巴赫穆特戰役,俄烏雙方傷亡數萬人,其中俄軍派出的是以囚犯為主體的瓦格納雇傭兵,使用的是波浪式、不惜一切代價的進攻方式。
![]()
最終烏軍在這種攻勢下崩潰了,損失慘重,美英法的雇傭兵也大量被擊斃和被俘,至今仍然有至少2名美國雇傭兵被俄羅斯扣押。
當最初的熱情退卻之后、當最初的個人英雄主義無法實現之后,這些西方國家的雇傭兵意識到,這場戰爭將是漫長的拉鋸戰。
從2023年6月份開始,西方的這些雇傭兵逐步退出了烏克蘭戰場,這更多是一種明哲保身的選擇。
2、2024年1月份---如今,烏克蘭開始“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模式,在北約的財政支持向,向廣大不發達國家征召雇傭兵。
![]()
隨著戰爭進入消耗戰,烏克蘭缺乏后備兵源的劣勢越發的明顯。
根據美國等西方媒體的估算,打了近4年的戰爭,俄羅斯至少陣亡了30萬-35萬士兵,烏克蘭至少陣亡了25萬-30萬士兵。
如果再算上雙方傷亡的士兵,這場還沒有結束的戰爭,至少導致了100萬士兵的傷亡,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
而俄羅斯的人口是1.42億,烏克蘭是4300萬,即使按照俄烏2:1的人員戰損消耗率進行消耗,最終烏克蘭也會在人力資源上率先崩潰。
![]()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烏克蘭被迫出臺法律,征召部分烏克蘭囚犯入伍,并且開始征召以金錢為目的國外雇傭兵。
對烏克蘭來說,也希望能征召更多國外雇傭兵,這些雇傭兵將被部署在最危險的戰區,用來充當消耗俄軍的“填線”步兵,從而減少烏克蘭本國士兵的傷亡人數。
而且,這些雇傭兵如果陣亡了,并不計入烏克蘭陣亡人數中,烏克蘭也不用給予其撫恤金和國家榮譽,這將大大減少烏克蘭政府承受的壓力。
![]()
根據德國媒體的報道,目前這3個國家,是烏克蘭最為主要的雇傭兵來源國。
第3位、格魯吉亞;
第2位、波蘭;
第1位、哥倫比亞。
格魯吉亞和波蘭,和俄羅斯都是有歷史糾葛和矛盾的國家,來自這兩個國家的雇傭兵,賺錢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國仇家恨。
![]()
哥倫比亞士兵
但是,哥倫比亞,這是純粹為了金錢利益才來到烏克蘭的,本國經濟落后,失業人數多,烏克蘭開出的條件,成為了哥倫比亞年輕人“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機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