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供需關系已發生根本性轉變。從供給端來看,新房待售面積7.5億平方米,全國二手房掛牌量突破730萬套。
重慶二手房掛牌量接近34萬套,武漢、合肥、西安、天津二手房掛牌量都接近20萬套,就連一線城市的廣州二手房掛牌量達到了17萬套,北京也達到了13萬套…如此龐大的房源供給,使得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
然而,需求端卻在不斷的萎縮。
麟評居住大數據研究院監測,10月(截至10月26日),重點城市二手房、新房成交量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25%、28.1%。
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10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簽12087套,環比下調23.7%;10月深圳一二手住宅網簽總量6847套,環比下降10.3%。其中一手住宅網簽2651套,環比降14.1%;二手住宅網簽4196套,環比降7.7%。
一線城市情況如此,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為啥這么冷?
一方面,人口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以及老齡化程度加深,使得購房主力人群數量減少;
2022年到現在,我國已經連續三年出現人口負增長,與此同時,老年人規模卻在每年已超2000萬的速度驟增,購房主力人群已經越來越少了。
另一方面,城鎮化進程速度減慢,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規模變小。
到今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5%,增速已經明顯放緩,指望農村人口進城買房,支撐房價已經不現實了。
![]()
這種供需形勢下,擁有多套房的家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擁有2套甚至更多房子的家庭達到接近45%,而眼下房子的趨勢也足以說明,他們將不得不面臨四大挑戰:
第一,首當其沖的挑戰就是房子租不出去,租金價格還持續下跌。
因為租客數量的減少,租客的議價能力開始增強。以前房東是“大爺”,現在租客掌握了主動權。
比如在一些城市同地段,同面積的房子,今年的租金已經比去年可能下降了10%-20%,可即便這樣,房子還是很難租出去。
![]()
第二,房子變現變得異常困難。
市場大量掛牌房源使得買家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可以慢慢挑選,貨比三家,如果賣家不降價拋售,就很難找到買家接盤。
就拿北京來說吧,很多房東為了盡快將房子出售,降價幅度提高到10%-15%,甚至更多。
有的房子掛出去半年、一年都無人問津,就算降價了,也不一定能馬上成交。
![]()
第三,曾經流行的“以租養貸”模式如今徹底失效了。
對于手上有多套房的人來說,如今房子不好租,租金收益開始減少,但房貸卻1分不能少。這種情況下,導致很多人的持房壓力驟增,
再加上水電費,物業費,房屋維修費用等等,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些家庭為了維持多套房的持有,每個月只能倒貼錢,經濟壓力越來越大。
![]()
第四,房產價值面臨縮水風險。
市場一旦出現供過于求,房子的價格自然就難以維持高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10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973元/平方米,同比漲幅2.67%,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3268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84%,同比跌幅高達7.60%,
而且,二手房已經環比40多個月下跌,
如今,不僅房子不好賣,而且還越來越不值錢,這對于手上擁有多套房的家庭來說,他們不僅要面臨資產大幅縮水,而且財富也出現了嚴重的受損。
![]()
毫不夸張的說,這幾年房地產市場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那種閉著眼睛買房就能賺錢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
而且,隨著市場供需關系進一步調整,未來,這些家庭所面臨的挑戰可能還會加劇,所以對于手上有多套房的家庭來說,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一下,該如何面對這些難題?是及時變現止損減輕負擔,還是另尋出路?這個都是需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