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終于聽到聲音了!”近日,來自涼山州的馬剛(化名)在完成人工耳蝸開機調試后聽到聲音非常激動,“以前一個人工耳蝸要花費近30萬元,現在集采政策落地,加上醫保報銷,自付部分僅需約兩三萬元,我們立刻就趕來做手術了。”馬剛妻子說道。
這是國家組織人工耳蝸集采政策在四川正式落地后,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開展的第100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因兒時高燒導致失聰20余年的馬剛,在人工耳蝸集采政策和醫保報銷的支持下,終于重獲“新聲”。
![]()
今年3月,人工耳蝸集采政策在四川正式落地,位于溫江區的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四川省康復醫院)率先實施了首批手術。
7歲的海海(化名)正是集采政策落地后的首批受益者之一。海海是一名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兒,早在2023年,其父母就自費為其右耳植入了人工耳蝸。今年3月,他在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接受了左耳植入手術。
“不到兩年時間,同樣的產品,集采就為我們節省了24萬余元,感謝國家集采政策,讓孩子聽到聲音……”海海媽媽說,目前海海正在進行康復訓練,預計明年能順利進入學校就讀。
![]()
政策的接力棒從未停歇。今年6月1日起,電子耳蝸植入術及人工耳蝸正式納入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集采與支付雙管齊下,讓患者單例治療及裝置費用再次下降,僅需個人支付約3萬元。這一政策變化既讓聽障患者家庭看到了希望,也為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除了減輕經濟負擔,集采政策還助力患者實現聽力功能進一步優化。9歲的晨晨(化名)也在人工耳蝸預開機后,能夠更好地辨別聲音的方位。6年前,他在八一康復中心植入了右耳人工耳蝸,并順利進入小學就讀。然而,單耳聆聽仍存在方向辨別困難、嘈雜環境中聽不清等問題。
![]()
在集采政策和醫保支付的雙重支持下,晨晨完成了左側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在得知這么好的政策落地后,我們立馬就趕來做手術了!”晨晨奶奶的喜悅溢于言表,“剛剛完成左耳預開機,孩子很開心。”雙側聆聽不僅提升了聽力質量,也為孩子未來的學習、出行安全奠定了更好基礎。
“政策的落地,讓更多患者受益,我們也十分欣慰。”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視聽康復科主任醫師唐紅燕道出了醫務工作者們的心聲。她坦言,以往受限于費用,不少患者往往難以得到及時治療,近期她為內耳嚴重骨化的馬剛成功植入耳蝸,開機效果良好,這也標志著更多復雜病例也能從中受益。
![]()
從7歲的海海期盼背起書包進入學校就讀,到馬剛渴望與人順暢交流,再到晨晨夢想擁有完整的方向感……集采政策落地至今,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已經完成了100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100”不僅僅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數字,而是100個重獲“新聲”的生命和100個點亮希望的家庭。
當政策的“腳步聲”清晰地傳入曾經寂靜的世界
一個個被命運按下“靜音鍵”的生命逐漸“蘇醒”
未來,還將有更多患者
在溫江因集采政策落地而重獲“新生”
這也正是國家高值耗材集采政策落地
惠及患者的一隅縮影

來源:金溫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