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的韓國國會,一邊是總統李在明暢談 728 萬億韓元預算的 "AI 強國藍圖",一邊是反對黨議員戴黑口罩舉標語的靜默抗議,兩場大戲同時開演卻毫無交集。這看似因前議員逮捕令引發的對抗,實則是韓國政治極化與施政路線沖突的集中爆發。
![]()
當李在明步入國會時,剛出現在國會大廳,他就被反對黨,國民力量黨的議員圍住。這些議員佩戴黑色口罩,舉著寫有“非法特別檢察官鎮壓反對黨”的標語,用一種無聲但極富戲劇性的方式表達抗議。場外的議員們發出警告:“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施政報告。”執政黨議員們端坐在會議廳內,全力支持總統。這種“內外不同調”的景象,毫不掩飾地展示著韓國政壇的分裂狀態。
如果說當天國會的對峙是一場戲,那點燃導火索的,是一起前國民力量黨議員秋京浩的逮捕令事件。韓國特別檢控組在11月3日對秋京浩發起逮捕令,反對黨認為這是赤裸裸的政治報復。國民力量黨發言人直指李在明政府試圖通過司法手段打擊反對派核心成員,以削弱政治制衡。因此,他們拿出最高調的方式來激烈反對:從會場外喊出“罪犯來了”的叫嚷,到結束時控訴李在明為“暴政”,反對黨的憤怒幾乎編織成了當天的背景音。
但這只是表象,真正讓國會劍拔弩張的核心問題,并非一個逮捕令這么簡單,而是一份雄心勃勃的預算案。讓我們聚焦議會中的焦點提案,李在明上任以來第一份預算案。這份高達728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92萬億)的年度預算,不僅規模龐大,更因為它的方向性轉變而備受矚目,從過去注重節流的“保守緊縮”政策,全面轉向擴張型財政。預算案中包含一項計劃,將AI相關支出從3.3萬億韓元增加至10.1萬億,以及為尖端武器研發投入35.3萬億,構建“AI強軍”的遠大戰略。
李在明在演講中毫不避諱地傾情推銷這份計劃。在他看來,韓國若無法主動融入AI發展的浪潮,未來可能被全球經濟和技術競爭甩在后面。而軍事方面,他提出“自主國防”的概念,想通過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防務結合,讓韓國軍隊向更智能化、現代化靠攏。
![]()
夢想雖大,反對黨卻沒有買賬。他們拋給李在明一連串尖銳的難題:為了推行這份預算案,韓國全國債務勢必將飆升至1400萬億韓元,占GDP的比例超過51%。這樣的大筆花銷是否會埋下財政隱患?更直接的憂慮是,這種前瞻性投資真的能帶來短期經濟效益嗎?尤其反對派媒體和專家強調,許多關鍵的AI技術依賴美國提供的芯片,而韓國現階段自身研發能力有限,加之軍事體系內部缺乏大量專業技術人才的支持,所謂“AI強軍”可能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更讓人擔心的是,軍費爆表將無可避免地擠壓其他民生支出,特別是養老、醫療等關鍵項目。韓國早已進入“超高齡社會”,養老福利支出日益加重,同時近年來現役軍人數還減少了約20萬,連最基本的軍隊訓練都需要從地方借調人手。如果所有資源都集中投向國防與科技,誰來解決普通韓國人日益增長的養老醫療憂慮?
![]()
李在明看似用預算案,試圖講述一個科技賦能的國家崛起故事,但不得不承認,他還沒有給反對黨勢力和部分公眾吃下一顆“定心丸”。
這背后,是韓國不得不面對的另一大深層問題:政治極化和陣營對抗。盡管李在明近期的民意支持率升至53%,得益于一些外交成就拉高了公眾好感,可在內政層面,他依舊沒擺脫韓國長期以來進步派與保守派水火不容的困局。前總統尹錫悅被彈劾下臺后,李在明團結進步陣營之勢贏得總統寶座,但國民力量黨對其極力制衡的態勢,從未改變。
借助逮捕令發難,反對派將矛頭直接指向李在明的施政方針,指責其通過特別檢控組實施“權力壟斷”。這或許是保守陣營狙擊進步派的慣用手段,但實際上,李在明推進的預算案和變革方案,也暴露了韓國政治生態的另一面:一旦政策被貼上某一黨派的標簽,就很難找到跨黨一致的支持。
當國會議長禹元植呼吁“合作”和“理性解決分歧”時,反對黨議員依舊沉默,以示抗議。事實上,無論是哪一邊,預料中的政治較量都沒有贏家。李在明勾畫的AI強軍藍圖再宏偉,如果無法突破國會的阻力,最終也不過是一張紙上的夢想,而反對黨拼盡全力抵制,卻依然難以改變自己在議會里少數席位的弱勢局面。至于普通的韓國民眾,則只能站在議會深陷爭吵的大門之外,既無法真正理解那728萬億預算案會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也難以確信未來的日子是否更好。
從更廣的視角來看,這起政治風波遠不限于一份預算案的爭議。它反映的是一個更大的現實:當精力都被消耗在政治對立上時,國家發展的底氣和民眾對政府和未來的信任,就在無形中被一點點耗盡。也許比花大價錢搞AI、軍工更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黨派的分歧,找到韓國發展的共同步調。但對于一個長期困于極端對立的政壇來說,這樣的目標,似乎仍然遙遙無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