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張來自劉曉慶的合照,讓昔日的“慈禧”與“慈安”太后再度同框,兩人甚至像少女般笑鬧著“比飯量”。
照片中,70歲的陳燁定居休斯頓,氣質不減當年,過著優渥的上流生活。
![]()
這不禁讓人追問,當年那位與劉曉慶齊名,3度飾演“太后”而登上演藝巔峰的她。
為何會在最輝煌的時刻毅然遠走他鄉,從此銀幕上再無其蹤影?
![]()
陳燁1955年出生于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就在上海歌劇院旁,藝術的種子早已在她心中悄然萌芽。
當時她并未能順利走上藝術道路。
![]()
中學畢業后,她趕上了上山下鄉的末班車,被分配到上海郊區的一個農場,成為了一名糊紙袋的女工。
那段歲月,艱苦而單調。
住的是茅草搭起的大通鋪,冬日漏風,夏日返潮。
但陳燁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兒,讓她在枯燥的勞動中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她憑借著麻利的手法,每天糊紙袋子1000個。
這份勤奮與能干,讓她很快被提拔為車間主任,管理著一群同齡人。
她后來回憶,梅雨季突降暴雨,水位暴漲,淹沒了簡陋的茅草屋,眾人顧不上被沖走的個人物品,冒著大雨沖進車間搶救紙袋。
那段眾人齊心協力、永不放棄的信念,也貫穿了她日后的人生。
命運的轉折點在1974年悄然而至。
![]()
電影《難忘的戰斗》劇組來到農場挑選演員,一眼就相中了氣質樸實、未經雕琢的陳燁。
半個月后,她收到了去劇組試鏡的通知。
憑借著聰慧和聽話,她成功獲得了片中唯一一個女性角色,并由此順利進入上海電影制片廠,正式成為了一名演員。
在隨后的近10年里,陳燁在《阿夏河的秘密》、《丹鳳朝陽》等多部影片中磨練演技。
終于,在1983年,她迎來了自己演藝生涯的巔峰時刻。
香港大導演李翰祥北上拍攝歷史巨制《垂簾聽政》與《火燒圓明園》,選中她來飾演溫婉善良、內心卻不乏堅韌的東太后慈安。
與她演對手戲的,正是當時已如日中天的劉曉慶,飾演氣場強大、權欲熏心的西太后慈禧。
![]()
屏幕上,陳燁將慈安的端莊柔婉,與劉曉慶所飾慈禧的霸氣外露,形成了絕佳的戲劇張力。
2人斗智斗勇,火花四濺,為觀眾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宮廷對決,也讓這兩部電影成為了中國影史上的不朽經典。
因為這2部戲,陳燁聲名鵲起,家喻戶曉。
到了1986年的《一代妖后》,她第三次出演慈安,這個角色幾乎成了她的代名詞,她的名氣和地位,已然與劉曉慶不相上下。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她會乘勝追擊,在國內影壇繼續締造輝煌時,陳燁卻做出了一個讓整個演藝圈都為之震驚的決定。
1986年,她毅然辭去了上海電影制片廠的“鐵飯碗”,選擇自費遠赴美國,到赫斯頓大學系統地學習戲劇表演。
![]()
在那個年代,放棄如此穩固的地位和光明的前途,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從零開始,這需要巨大的勇氣和非凡的遠見。
![]()
美國的生活,徹底改變了陳燁的人生軌跡。
在一次華人社區的聚會上,她邂逅了未來的丈夫查爾斯·弗斯特。
![]()
查爾斯是一名律師,一直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并且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他被陳燁身上獨特的東方氣質和那份源自農場歲月的堅韌深深吸引。
兩人一見鐘情,感情迅速升溫。
但在那個跨國婚姻尚不普遍的年代,他們的結合面臨著來自家庭的阻力。
陳燁的父母起初堅決反對女兒嫁給一個外國人并定居海外。
但陳燁用她的耐心與真誠,一點點溝通,最終打消了家人的顧慮,贏得了他們的祝福。
婚后,隨著兩個可愛的混血兒子相繼降生,陳燁將生活的重心從臺前轉向了幕后。
她將當年在農場糊紙袋的那股“極致”精神,用在了經營家庭和教育孩子上。
![]()
她從頭開始學習英語,努力適應與丈夫之間的文化差異,并將自己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條。
她常常給兒子們講述自己當年在農場的故事,告訴他們,無論做什么事,哪怕再微小,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最好。
據說,她的小兒子在中學時讀到母親寫的自傳文章,都被那段艱苦而光榮的歲月感動得流下眼淚。
息影并不意味著告別藝術。
陳燁內心的創作火焰從未熄滅。
她發揮自己的才華,親自擔任編劇和導演,創作了一部英文版的舞臺劇《孫悟空》。
她精心挑選美國當地的專業演員,用西方觀眾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將這個東方的神話故事搬上舞臺,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
這僅僅是她人生新篇章的開始。
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偕同丈夫查爾斯,花費了整整17年時間,苦心籌集了近5000萬美元,在休斯頓精心籌建起一座宏偉的中國文化會館。
這個會館集畫展、中文課堂、美食體驗于一體,成為了當地人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陳燁從一位備受矚目的女演員,成功轉型為了一位中美文化的傳播者。
![]()
如今,70歲的陳燁和丈夫定居在休斯頓的豪宅里,過著十分愜意的上流生活。
丈夫事業有成,對她幾十年如一日地疼愛。
![]()
2個兒子也已長大成人,大兒子身高一米八八,在金融圈工作,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
雖然身處異國,但陳燁心里始終掛念著中國。
2020年初國內疫情發生時,她立刻組織當地的華人朋友籌集物資送回祖國。
在家里招待外國朋友時,她會親自下廚做中餐,教他們寫書法、品香茗,用自己的方式,在世界的另一端講述著中國故事。
而那份始于四十多年前的友誼,也跨越了浩瀚的太平洋,歷久彌新。
從《垂簾聽政》開始,陳燁和劉曉慶就從戲里的“銀幕宿敵”變成了戲外的好友。
盡管一個在中國,一個在美國,事業軌跡也截然不同,但這份純粹的情誼從未改變。
只要劉曉慶去美國,就一定會找陳燁聚一聚。
兩人重逢,總有“說不完的話”。
![]()
年過花甲的她們,在餐桌上甚至還會像小姑娘一樣地“比誰吃得多”。
這份不摻雜任何利益的真摯,在紛繁復雜的娛樂圈里顯得格外珍貴。
70歲的陳燁,早已不再是銀幕上那個溫婉柔弱的“慈安太后”。
而是一位內心強大、生活智慧、且為文化傳承做出杰出貢獻的獨立女性。
她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無需他人評判,卻足夠深刻精彩的劇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