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山貓】
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當地時間11月4日報道,韓國方面正在向菲律賓推銷其KSS-Ⅲ型常規動力潛艇。報道稱,在上周于韓國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期間,韓華海洋公司于非正式場合向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以下稱“小馬科斯”)展示了2800噸級的出口版KSS-Ⅲ潛艇方案,推進相關軍售項目。菲律賓總統通訊辦公室在其發布的新聞稿件中表示,韓華海洋公司的行政人員向菲總統介紹了KSS-ⅢPN(PN指菲律賓海軍版本)潛艇計劃,這種潛艇配備了現代化的聲納與作戰系統,以及安裝了新型的鋰電池改進水下續航能力,該計劃還將通過與菲方本地軍火企業合作及技術轉讓等方式“提升菲律賓自主軍事能力”。
KSS-Ⅲ型常規動力潛艇的自用型號為“島山安昌浩”級,是韓國海軍現役最新和最先進的潛艇,相比于引進德國209型生產的KSS-Ⅰ“張保皋”級,與214型潛艇技術國產化的KSS-Ⅱ“孫元一”級,KSS-Ⅲ型進行了大幅度的自主設計,排水量也大幅上升,而作為其進一步改進型的KSS-Ⅲ二批次首艇“蔣英實”號則于上月22日下水,進一步放大了尺寸、增加了彈道導彈發射筒的數量,而韓華海洋所介紹的“裝備有鋰電池”,則正是KSS-Ⅲ二批次“蔣英實”級上所應用的最新改進。除菲律賓外,加拿大、秘魯也向韓國尋求其潛艇成品或技術的輸出,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還于上周到訪了韓華海洋巨濟船廠,并參觀了剛下水的“蔣英實”號。
![]()
(資料圖)韓國海軍KSS-Ⅲ第一批次首艇“島山安昌浩”
![]()
2025年10月22日下水的“蔣英實”號潛艇
自2012年以來,菲律賓啟動了為其武裝部隊現代化建設的“地平線”項目,從韓國采購武器更是呈上升趨勢,在前兩階段當中執行的軍售項目及包括4艘護衛艦、6艘近海巡邏艦以及12架FA-50噴氣式輕型戰斗/教練機。而最新的“地平線3號”中就要以17億美元的價格采購2艘攻擊潛艇、配套后勤和維護設施等,吸引了包括韓國在內多國供應商對這一意向訂單的爭奪,這當中就包括德國蒂森克虜伯海洋與意大利芬坎蒂尼的聯合團隊、法國海軍集團和韓國韓華海洋。德意兩國聯合團隊提供的是U212A,法國方面提供的則是“鲉魚”級,均為排水量1000余噸不足2000噸的潛艇,當時尚未被韓華海洋收購的大宇海洋造船(DSME)最初在2022年推出的也是基于“張保皋”級、排水量約1400噸的DSME-1400 PN方案,其前身DSME-1400還在2011年獲得了印尼的訂單,命名為“那加帕薩”級,前兩艘由韓國制造,分別在2017年和2018年交付,最后一艘在印尼PT PAL船廠組裝,2021年完工服役。
![]()
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針對菲律賓軍購展示的DSME 1400PN外貿潛艇模型
此次的動態,意味著韓華海洋方面將競爭訂單的方案升級為了最新的產品系列,在尚未被韓華收購前,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DSME)在KSS-Ⅲ“島山安昌浩”級基礎上推出了兩個規格的外貿潛艇,稍小一點的DSME-2000與更大的DSME-3000(數字均代表排水量),報道稱,用于外銷的KSS-Ⅲ PN在韓國自用型基礎上取消了用于發射彈道導彈的垂直發射管,并增加安裝鋰電池以加強其續航能力,同時相關報價還包含了在用戶國建造潛艇基地和后勤設施的成本。
![]()
DSME-2000外貿潛艇展示模型,相比DSME 1400有更加大型化的艇體和流線型的圍殼
不過,報道還提到的是,菲律賓軍政高官此前曾表示,由于在南海地區持續活動的需求,潛艇項目可能在優先級上已經讓位于“采購更多水面艦艇和傳感器”的采購需求,盡管在菲律賓可能的水面艦艇采購上,韓國仍然可能憑借既有成果贏得追加訂單,但這一潛艇出口項目則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