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毋最近看了國際上的一則消息,讓人沒想到的是,烏軍會用一架眾籌來的老舊黑鷹直升機,硬闖俄軍把得跟鐵桶似的紅軍城。
這場突襲看著簡直像自殺,沒有掩護,沒有支援,特種兵剛落地就成了俄軍無人機的活靶子,全程被直播“點名殲滅”。
![]()
可沒人知道,這架老黑鷹背后,藏著烏軍不得不拼的苦衷。
眾籌來的老黑鷹,硬闖“死亡包圍圈”
先說說這架主角黑鷹直升機,它的來歷特別辛酸,烏軍自己根本沒有黑鷹,這架是捷克民眾湊錢買了捐給他們的,也是烏軍手里唯一能飛的黑鷹。
可這飛機老得離譜,機身布滿劃痕,儀表盤都有不少故障燈常亮,連最基礎的電子干擾設備都沒有。
![]()
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這么一架“裸奔”的直升機,剛起飛就被俄軍雷達盯上了,等于把自己亮在敵人槍口下。
突襲過程更是悲壯到讓人揪心,一名烏軍特種兵坐著這架黑鷹,貼著地面超低空飛行,想趁著夜色鉆俄軍的空子。
可紅軍城周邊早就被俄軍布下天羅地網,無人機24小時盤旋巡邏。
直升機剛在空曠地帶放下特種兵,俄軍的炮彈就跟著來了,鏡頭里能清楚看到,特種兵剛落地就只能趴在地上躲炮火,無人機還在天上“直播”這場殲滅戰,沒幾分鐘,整個突襲小隊就沒了動靜。
小毋從外媒報道里看到,這場行動是烏克蘭情報局長布達諾夫親自指揮的,他當時就在離紅軍城只有90公里的前線指揮部。
![]()
不少人納悶,明知道是飛蛾撲火,為什么還要派這支小隊去送死?
要知道,這11名特種兵都是烏軍里的精英,之前在赫爾松戰役里立過功,就這么折在紅軍城,怎么看都不值,可了解背后的局勢就知道,烏軍這步棋,實在是被逼出來的。
還有個細節特別戳人,這架黑鷹起飛前,飛行員在機身貼了張紙條,上面寫著“為了烏克蘭”。
他心里肯定清楚,這一去大概率回不來,最后直升機雖然沒被當場擊落,但返航時也被打得千瘡百孔,著陸后直接報廢,成了烏軍手里最后一架黑鷹的“絕唱”。
![]()
紅軍城被圍死,烏軍為啥非要“自殺式突襲”?
紅軍城當時的處境,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俄軍從三面把城圍得水泄不通,只剩下北面一個小口,還被炮火全覆蓋,誰想從那過就是送死,當地人都叫那地方“死亡之路”。
![]()
城里的烏軍守軍已經快撐不住了,彈藥只夠再堅持三天,糧食和飲用水也快沒了,不少士兵都開始懷疑,高層是不是已經放棄他們了。
烏軍高層搞這場突襲,第一個目的就是給城里守軍“注入強心劑”。
布達諾夫心里清楚,要是守軍信念垮了,紅軍城當天就得丟,所以哪怕知道突襲成功率幾乎為零,也要讓城里的人看到,總部沒忘他們,還在想辦法支援。
果然,突襲的消息傳到城里后,守軍的士氣一下提了上來,原本快撐不住的士兵,又拿起槍守在了陣地前沿。
![]()
烏軍最高指揮官希爾斯基還特意跑到前線,對著電臺喊:“我們絕不撤退,死守到底!”這話既是說給守軍聽的,也是說給所有人看的。
更關鍵的原因,是做給美國看的,當時特朗普對俄烏沖突越來越沒耐心,公開說“搞不定普京就逼烏克蘭談”,甚至暗示澤連斯基可以割地求和。
澤連斯基哪能同意,他早就放話“要跟俄羅斯再打兩三年”,可沒有美國的軍援,這話就是空談。
紅軍城成了烏軍的“政治救命稻草”,要是丟了,特朗普肯定會說“烏軍沒戰斗力,沒必要再援助”,到時候烏軍就得被迫接受屈辱條款。
![]()
要是能守住,就能讓美國看到“烏軍還能打”,后續的軍援才有可能到位。
小毋查了當時的消息,五角大樓那會剛好在討論要不要給烏克蘭送“戰斧導彈”,但最終決定權在特朗普手里。
烏軍急著用這場突襲證明自己,就是想讓特朗普看到,他們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有美國媒體報道,突襲發生后,美國國會里支持繼續援助烏克蘭的議員多了不少,甚至有人公開說“不能讓烏軍的犧牲白費”。
還有個隱藏的原因,烏軍想通過突襲打亂俄軍的進攻節奏,當時俄軍正準備對紅軍城發動總攻,烏軍希望用這場突襲吸引俄軍注意力,給城里守軍爭取點喘息時間。
![]()
雖然最后突襲失敗了,但確實讓俄軍推遲了總攻時間,城里的烏軍也趁機加固了工事,多撐了好幾天。
一場突襲牽動三方博弈,紅軍城成了“戰爭風向標”
這場看似簡陋的突襲,早就不是單純的軍事行動了,成了俄烏美三方博弈的焦點。
俄軍急著拿下紅軍城,一方面是想打通后續進攻的通道,另一方面也是想“打服烏克蘭”,逼澤連斯基坐下來談判。
![]()
當時俄軍已經在紅軍城周邊集結了五萬兵力,還調來了最新的“口徑”巡航導彈,就等著總攻的命令。
結果烏軍這么一鬧,總攻時間推遲了,俄軍的部署也被打亂,氣得俄軍指揮官在電臺里罵了娘。
烏軍這邊,賭上了最后的精銳,就是想保住“最后的希望”,他們心里清楚,紅軍城一丟,不僅會丟了戰略要地,還會失去美國的信任,到時候真就成了“孤家寡人”。
所以哪怕付出11名特種兵的代價,也要硬扛下去,突襲失敗后,澤連斯基立馬給美國白宮打電話,說“烏軍還在堅持,請美國不要放棄我們”,這話里的懇求再明顯不過。
美國的態度最耐人尋味,特朗普一邊觀望,一邊盤算著“怎么利益最大化”,要是烏軍贏了,就繼續給點軍援,讓俄烏接著打,消耗俄羅斯。
![]()
要是烏軍輸了,就趕緊逼烏克蘭談判,免得美國再“浪費錢”,有知情人士透露,突襲發生后,特朗普特意讓助手整理了“紅軍城戰役分析報告”,反復看了好幾遍,還問“烏軍到底還能撐多久”。
這場突襲還改變了不少國家的態度,之前有些歐洲國家已經開始猶豫,要不要繼續給烏克蘭援助,看到烏軍這么“拼命”后,又陸續承諾了新的武器和資金。
比如德國,就宣布要給烏克蘭送200輛裝甲車,法國也說要提供更多的防空導彈,這些援助雖然不多,但對當時的烏軍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現在再回頭看,紅軍城戰役確實成了俄烏戰爭的“風向標”,烏軍雖然沒守住紅軍城,但通過這場突襲爭取到了更多軍援,也讓美國暫時放棄了“逼和”的想法。
俄軍雖然拿下了城池,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后續的進攻節奏也慢了下來。
![]()
而那11名烏軍特種兵和那架眾籌來的黑鷹,成了這場戰爭里最悲壯的符號,他們用生命證明,烏軍還沒放棄,也讓所有人看到,這場戰爭遠沒到結束的時候。
你覺得這場突襲值得嗎,烏軍后續還能獲得美國的持續援助嗎,評論區可以聊聊你的看法。
參考資料:
1、2025-11-01 環球網 俄國防部稱在紅軍城擊潰一支烏克蘭特種部隊,“11名人員均被擊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