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至11月,中國輪胎市場迎來一波顯著的漲價潮。從中策橡膠、賽輪集團等國內巨頭,到鄧祿普、優科豪馬等國際品牌,再到山東華盛、永盛等企業,超過二十家輪胎制造商密集發布調價函,宣布上調產品價格,漲幅普遍集中在2%至4%的區間。
![]()
原材料成本上漲是主因
此輪漲價的核心驅動力,是上游原材料價格的持續攀升。幾乎所有發布漲價通知的企業都在函中明確指出,天然橡膠、炭黑、鋼絲簾布等主要原材料及輔料的成本壓力不斷加大,已嚴重擠壓企業利潤空間。為保障企業健康運營和產品持續穩定供應,價格調整成為行業共同的應對之策。
漲價覆蓋全品類,執行時間集中
本次漲價潮覆蓋了乘用車輪胎、卡客車輪胎、丁基內胎等主要產品線,顯示出成本壓力已滲透至整個輪胎制造環節。從執行時間看,多數企業選擇在11月初集中行動。延長橡膠、八億橡膠、永盛橡膠、中一橡膠、啟潤輪胎及鄧祿普等企業已于10月中下旬至11月1日陸續執行新價格。而萬力輪胎、山東鼎創輪胎等則將調價節點定在11月15日,給予市場一定的緩沖期。
市場反應:經銷商積極備貨
面對明確的漲價預期,下游經銷商反應迅速,普遍開始大批量囤貨。市場分析認為,當前階段,企業在宣布漲價的同時往往還配套有促銷政策,綜合進貨成本相對優惠。經銷商擔心,若未來價格進一步上漲且促銷政策取消,將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因此選擇在漲價前鎖定庫存。
行業展望:短期提振營收,長期考驗內功
分析人士指出,此輪由成本驅動的價格上漲,短期內將直接提振輪胎企業的營收表現,有助于緩解成本壓力。但從長遠看,原材料價格的波動性仍是行業面臨的共同挑戰。未來,輪胎企業能否通過技術創新、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產品附加值等方式,將成本壓力轉化為升級動力,將是決定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
附:近期輪胎漲價函匯總(按執行時間倒序排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