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銷量連續5個月同比下跌,10月交付量大跌38.25%」
作者|甄 瑤
編輯|李國政
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
11月1日,零跑、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扎堆公布10月交付數據。
在傳統“銀十”銷售旺季以及政策利好的雙重推動下,造車新勢力交付表現差異明顯,市場格局正悄然展開新一輪洗牌。
從增長陣營來看,多個品牌交付量創下新高。零跑超7萬輛;鴻蒙智行為68216輛,再創新高;蔚來、小米、小鵬則攜手邁入“4萬輛俱樂部”。
昔日的明星——理想汽車卻走了下坡路。10月交付31767輛,環比下降6.43%,同比大跌38.25%,甚至跌出第一梯隊(月銷門檻4萬輛),這是其自6月起連續5個月銷量同比下跌。
![]()
交付下滑,理想汽車核心業績指標也發生波動。
根據朝陽永續季度業績前瞻數據,營業收入方面,預測理想汽車2025年Q3營業收入為255.48億至258.93億元,同比變動區間為-40.4%至-39.6%;凈利潤方面,預期更為嚴峻,預測Q3凈利潤僅為1.62億元至2億元,同比下滑幅度超過93%。
在這組數據背后,理想汽車既有新車型i6訂單突破7萬輛的欣喜,也有MEGA起火事件后主動召回11411輛車的苦澀。
回看2024年,理想汽車曾是汽車市場現象級的存在——有4個月交付超5萬輛,全年交付37.6萬輛,成為首個年交付超30萬輛的中國新勢力車企。自2023年6月起,其SUV銷量更是超越BBA(奔馳、寶馬和奧迪),成為中國豪華SUV銷冠。
彼時,憑借對家庭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以及“彩電冰箱大沙發”的產品標簽,理想快速構建市場優勢,一度被視作行業標桿。
但現在,理想汽車陷入銷量、產能、競品、輿情“四面楚歌”。
從行業標桿到“四面楚歌”,短短幾個月,理想汽車究竟發生了什么?是市場變了,還是它的戰略變了?
“關于銷量下滑,目前我們暫時不接受采訪。”11月4日,理想汽車相關人士對幫寧工作室表示。
▍01
樂道截胡
“現在訂i6,得等到過年才能提車?”11月3日,在北京長楹天街理想門店,市民張先生的疑問戳中了不少準車主的痛點。
理想這款定價24.98萬-26.98萬元的純電SUV,靠精準的家庭定位圈粉無數,可漫長的交付周期讓部分消費者打退堂鼓。
該店銷售經理給出的理由很直接:“i6太火了,手上堆著7萬輛訂單,產能實在跟不上。”這和理想汽車CEO李想此前“聯合供應商解決產能問題”的說法一致。
![]()
李想曾公開表示,i6訂單超預期,正全力加快交付。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理想交付數據疲軟,和i系列純電車型產能卡殼直接相關。
i6交付慢,其他品牌類似車型又那么多,一些著急用車的消費者沒了耐心。
張先生就直言:“本來想置換新車,現在只能等,實在不行就換別的品牌。”說完,他轉身走進了對面蔚來旗下的樂道商超店——那里成了不少理想“候補車主”的備選站。
樂道店里,L60和L90兩款展車并排陳列,其中定位為大六座SUV的L90,憑“17萬租電開回家”的方案,直接對標理想i8。
在現場能明顯感覺到,一些消費者把理想i8和樂道L90放在一起對比,這兩款車的目標用戶、產品定位高度重合,競爭火藥味十足。
相比之下,L90無需等待,下單即交付。
![]()
這場競爭早有伏筆。
今年8月5日,蔚來高級副總裁、樂道汽車總裁沈斐曾在微博曬出聊天截圖:一名理想銷售顧問勸說客戶退訂樂道L90,轉買理想i8,稱“很多L90客戶都退了,最后選了i8”。
沈斐沒直接指責理想方面,反而激勵團隊:“專心傳遞產品價值,讓用戶多體驗,以愛致遠,大有可為。”
新勢力之間的競爭,從彼時隔空交鋒,演化到現在把客戶爭奪戰擺到了臺面上。
“理想交付數據不好看的原因,一是L系列增程車型銷量乏力,二是i系列純電車型交付跟不上。”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02
純電三重坎
當下,理想在走增程+純電雙線路線,L系列(L6、L7、L8、L9)主打增程,MEGA、i6、i8主攻純電,今年重點發力純電i系列。
從市場來看,理想在純電賽道的布局,先后遭遇i8遇阻、i6產能卡殼、MEGA起火等多重負面因素。
今年7月29日,理想i8上市,定位家庭六座純電SUV,被官方稱作十年創新成果集大成者,主打兼顧MPV的空間、SUV的通過性和轎車的駕駛感。
![]()
盡管理想i8也上了不少熱搜,但和之前MEGA上市時的熱度相比,明顯差了一大截,上市聲量沒達到預期。
更棘手的是,上市次日,理想i8與卡車的對撞測試視頻引發激烈爭議。從31日起,該事件熱度快速攀升,甚至蓋過了理想i8上市本身的關注度。理想、中國汽研、東風柳汽乘龍三方先后出面回應,網友也加入解讀剖析,進一步放大了事件的影響。
這一幕,讓人聯想到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上市時遭遇的極端負面輿情,i8似乎重蹈覆轍。雪上加霜的是,31日晚,蔚來旗下樂道L90上市,直接沖擊理想i8,使i8面臨輿論爭議和競品施壓的雙重挑戰。
![]()
9月上市的理想i6,本是理想純電陣營的希望新星,主打年輕時尚與操控性能,且官方承諾“上市即交付”,初期市場反饋極為熱烈。
該車訂單表現亮眼,上市5分鐘大定破1萬輛,首日達3萬輛,48小時近5萬輛,目前已超7萬輛。
需求旺盛,但產能卻跟不上,當前提車排期已延長至3個月后,讓不少消費者耐心流失,轉向競品。
![]()
禍不單行。10月23日,上海一輛理想MEGA 2024款起火,迅速引發全網關切。盡管理想隨后緊急召回11411輛MEGA,并以“主動召回、不等萬分之一風險”為由展現負責任態度,但品牌信任度仍然不可避免地深受影響。
MEGA本為理想純電戰略的重要落子,此前已因上市負面輿情影響口碑,此次“起火門”與召回,又進一步被弱了市場競爭力,給理想純電品牌形象蒙上深深的陰影。
▍03
問界零跑蠶食
“買慣了香奈兒的用戶,偶爾也買一買優衣庫。”零跑創始人朱江明的這句話,如今成了大六座SUV市場的寫照——曾經由理想車型主導的這個細分市場,正被一眾競品以高性價比策略分食。
零跑因車型配置、尺寸對標理想,價格卻僅為后者一半,被網友調侃為“半價理想”,率先撕開理想的價格防線。
今年下半年,競爭徹底升級,大六座SUV市場用一年時間,完成由藍海到紅海的轉變。吉利銀河率先以“價格屠夫”姿態入場,將銀河M9限時指導價定在17.38萬—23.88萬元,頓時把中大型六座SUV的門檻拉低到20萬元以下。
![]()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下半年已上市或待上市的大六座或大三排SUV多達十余款,比如樂道L90、吉利M9、蔚來ES8、騰勢N9、問界M9、理想i8等。
這些車無一例外都配齊“彩電冰箱大沙發”,增程、插混、純電動力選項齊全,在20萬-45萬元價格帶展開“史上最卷”的混戰。
此前,理想憑借L6、L7、L8、L9快速占領這個細分市場,嘗到了甜頭,如今卻成為價格戰中最受傷的品牌——從低價到高端,競品全方位圍堵,理想曾經的“家庭用戶首選”標簽被不斷稀釋。
在中高端戰場,理想面臨的壓力更直接。問界是公認的理想頭號對手,早在2022年三季度,就憑M7“打殘”理想ONE。后來,理想通過組織調整實現反擊,二者在中高端增程SUV領域酣戰3年,且問界打出M5、M7、M8、M9,精準對標理想L6、L7、L8、L9。
數據顯示,今年4月上市的問界M8,累計交付已超10萬輛,9月單月銷量突破2萬輛,不僅超越一眾傳統豪華品牌,更登頂大型SUV細分市場榜首。在華為的加持下,這款40萬元區間的車精準把握豪華車消費新趨勢,實現后來居上,讓理想在這一領域處于劣勢。
![]()
不過,盡管理想汽車現在陷入銷量、產能、競品、輿情“四面楚歌”,但也不能因此而唱衰它。
“大家只看到交付新低,即忘記了它還有7萬多的訂單沒有交付。如果理想在2-3個月提升產能,那么它明年1月的交付量肯定提升。”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另有觀點認為,目前理想的問題屬于產品周期。L系列的確競爭力不足了,或者說性價比不高了,但它們畢竟是2022年9月就陸續上市的產品,到現在已跑了3年,進入產品周期末期,銷量下降是很正常的。
幫寧工作室認為,對于接下來理想汽車的業績走向,可從3個維度來觀察:
一是i6和i8的訂單能否持續增長,這直接反映理想的品牌勢能是否仍在;二是在基建與AI領域的投入是否保持穩定,技術與基礎設施布局決定其長期競爭力;三是對其高端產品推薦度是否堅挺。
因此,現在斷言理想汽車走下坡路,為時尚早。畢竟,從長期來看,在同等配置與價格下,用戶的選擇才是產品力的核心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