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印度為了討好中國而跑去買中國武器,俄羅斯該如何是好?俄媒莫名其妙的擔心,看得我滿腦袋都是問號。
這兩天有沙雕群友往群聊里分享了一篇據說是出自某俄媒手筆的奇文,說是一直將中印視為多極化關鍵伙伴的俄羅斯,看到近期中印關系不斷升溫,明顯有些坐不住了。王毅外長出訪印度、莫迪時隔7年首訪中國參加天津的上合峰會、中印雙邊貿易額持續攀升……這一連串動向,在外界看來興許是某種“龍象共舞”的積極信號,但對莫斯科而言,卻可能意味著自己正在悄悄“被出局”。
![]()
俄羅斯一直有個戰略夢想,構建一個由中、俄、印三國組成的“普里馬科夫三角”(Primakov Triangle),以此平衡美國主導的西方體系。但這個構想至今仍主要停留在俄外交部發言稿里,中印始終反應冷淡。
為什么會這樣呢?文章指出,因為中印發現,與其通過俄羅斯迂回溝通,還不如直接會談。盡管中印至今還存在邊界爭端和戰略猜疑,但兩國卻都清醒地意識到了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俄羅斯的“向東轉”,本質是被西方孤立后的無奈選擇,而非長遠戰略布局。更現實的是,中印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自身份量越來越足,不再需要借助俄羅斯來當“傳聲筒”了。
![]()
文章提到,在中印之間,印度對俄羅斯的依賴程度無疑更高。在過去幾十年來,俄羅斯一直是印度最重要的武器供應國和能源伙伴。在2020年到2024年這5年間,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武器進口國,其中36%的裝備進口均來自俄羅斯。同時,俄羅斯原油在印度能源進口中的占比也從2021年的2%激增至42%。時至今日,印度儼然已經成了俄羅斯油氣資源的頭號買家之一。
但這一關系正悄然生變。文章認為——這一點是最讓我繃不住的,“印度已開始多元化其武器來源,法國、以色列制造的武器裝備正在成為新德里新寵。而更讓莫斯科緊張的是,中印軍事技術合作也不是天方夜譚。如果物美價廉的中國的武器在未來出現在印度軍隊中,那么俄制武器系統的傳統市場很可能會遭到進一步擠壓。”
![]()
啊?在“5·07空戰”中被巴基斯坦空軍的中系裝備打成豬頭炳之后,印度非但對中國不予嫉恨,反而還有可能引進中國制造的武器裝備?你等等我捋捋,你們俄羅斯人把印度人想得那么寬宏大量,印度人他們自己知道嗎?
況且,退一萬步說,就算印度拉得下臉找我們買武器,出于地緣政治等綜合因素考量,我們做不做這筆買賣且得另說呢。這八字都沒一撇的事,你們俄羅斯人怎么就擔心上了呢?
不僅如此,文章還提到,俄羅斯曾多次以“中印調解人”的身份自居,試圖在這兩個大國之間扮演“溫和老大哥”的角色。但如今,中印卻自己坐上了談判桌,而俄羅斯“和平掮客”的頭銜卻在漸漸失效。
尤其令俄羅斯外交界焦慮的是:美國的川普政府最近突然對印度發起了關稅戰,對多數印度輸美商品加征了50%關稅,并指責印度是“克里姆林宮的洗衣房”。但是,與此同時,美國卻對中國采購俄羅斯能源與對俄軍民兩用商品的出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一系列操作反而加速了中印靠近。因為兩國都感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意識到西方不可靠,反而更堅定地要走自己的路。
![]()
文章認為,隨著俄烏沖突陷入僵局,俄羅斯不得不將戰略資源大量投入西方戰線,而在中東、高加索、中亞等傳統勢力范圍的影響力則明顯收縮。亞美尼亞倒向西方、哈薩克斯坦加強與土耳其和中國合作、集安組織信譽掃地……所有這些都讓印度和中國進一步看清:俄羅斯已無法再像過去那樣,繼續充當地區穩定的保障者了。
與此同時,美國并未放棄拉攏俄羅斯。川普曾公開表示“將俄羅斯逐出G7是個錯誤”,并頻頻向普京拋出橄欖枝。這一切都令中印感到警惕:如果俄羅斯出于經濟困境和國內壓力最終倒向西方,那么中印就必須為“后俄羅斯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
文章最后提到,盡管中印之間仍有諸多未解難題,但兩國領導層似乎已達成默契:不讓分歧阻礙大局。莫迪此次訪華、中印外頻密互動,都釋放出積極信號。
“一旦中印真正實現戰略接近,俄羅斯不僅在南方失去重要伙伴,還可能發現自己在全球棋盤上的話語權大幅縮水。無論能源出口、武器貿易還是外交調解……莫斯科手中的牌正在一張張失效。沒有人愿意被邊緣化,但國際政治從不同情弱者。眼下普京的訪華行程正‘史無前例’地漫長,中俄互動依舊頻繁,但這是否只是莫斯科為了掩蓋其戰略焦慮,而有意安排的某種‘高調演出’呢?”
![]()
因為這篇奇文無論語調和畫風都和我之前熟悉的俄羅斯主流媒體相去甚遠,所以我頂著滿腦袋的問號去朔源了一下,結果發現:這篇奇文確實是存在的,而且也確實是出自一家“俄羅斯媒體”的手筆,只不過這家“俄羅斯媒體”和塔斯社、俄新社抑或衛星社這些我們都耳熟能詳的俄羅斯主流媒體都不一樣,它的總部并不在俄羅斯境內,而是在荷蘭。
那為什么還要管它叫“俄羅斯媒體”呢?因為它的名字叫做《莫斯科時報》。該報成立于1992年,最早由俄羅斯自由派媒體人史萬諾夫和荷蘭商人康杰爾斯等投資創建,有英俄兩個版本,主要面向在俄外國人、外國記者、外交官、商界人士和來俄留學生等群體。
雖然《莫斯科時報》常常標榜自己是一家“獨立運營”的“理中客”媒體,但它所謂的“理中客”往往僅局限于對俄羅斯政府持批評立場,也就是和克宮唱反調。俄羅斯政府因此沒少對其提出批評,多次指責《莫斯科時報》捏造或傳播不實信息。
![]()
當世界來到2022年,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莫斯科時報》對俄羅斯當局的批評和誹謗達到了高潮。忍無可忍的普京政府最終屏蔽了《莫斯科時報》在俄羅斯境內的網絡訪問權限。2023年11月,俄羅斯司法部更進一步,直接就將《莫斯科時報》列為了“外國代理人”。
簡而言之,《莫斯科時報》就是一家以唱衰俄羅斯為立身宗旨的俄反賊媒體。因此“別說是中印走近會令俄羅斯邊緣化”這種奇談怪論了,只要能看俄羅斯出糗,這幫人簡直什么亂七八糟的鬼話都能給你編出來。
《莫斯科時報》報道的涉俄新聞,其可信度幾乎和對岸大名鼎鼎的《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等綠媒的涉華報道有得一拼,而且你還不能說《自由時報》、三立新聞不算中國媒體。《莫斯科時報》也一樣,所以它們才能打著“俄羅斯媒體”的旗號,在國際輿論場上招搖撞騙、欺世盜名。
![]()
《莫斯科時報》說白了就是西方豢養用來給俄羅斯上眼藥的反賊媒體
國際關系的棋局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單線敘事。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就算再不好,也不可能說因為印度的一時騎墻就天翻地覆了。當然,俄印關系也一樣。諸如《莫斯科時報》這樣的反俄媒體,與其煞有介事地替俄羅斯杞人憂天,還不如先正視一個基本事實:大國之間的關系,從來不是靠一兩次軍購或一場峰會就能徹底改寫的,更何況中印關系極大概率還熱絡不到那個份上。地緣政治豈能如此兒戲?這話要是傳到印度人的耳朵里,莫迪聽了怕不是得“噗嗤”一聲笑出來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