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CVN-73緩緩駛入韓國釜山海軍基地,這座距首爾東南約320公里的港口城市瞬間成為亞太軍事關注的焦點。
這是韓國總統李在明今年6月上任以來,美國航母首次到訪韓國。
![]()
伴隨航母抵達的,還有由導彈巡洋艦“羅伯特?斯莫爾斯”號、驅逐艦“米利厄斯”號及配備宙斯盾系統的“舒普”號組成的護航編隊。
美國海軍在聲明中解釋,此次訪問的首要任務是“補充必需品與讓船員休整”,但韓國軍方的回應則透露出更深層意涵,“將借編隊停靠之機,深化兩軍交流合作,提升聯合防御能力”。
作為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第6艘艦,“喬治?華盛頓”號的性能參數可見其戰略威懾地位。
該艦長333米、寬78米,標準排水量達9.7萬噸,核動力推進系統使其具備近乎無限的續航能力,無需頻繁依賴港口補給。
![]()
其戰力核心體現在強大的載機與人員配置上:可搭載約6250名船員,以及90架各型飛機和直升機,當前主力艦載機為F-35C隱形戰斗機,飛行員評價其“隱形能力足以突破先進防空網”。
搭配護航編隊的宙斯盾系統與反潛裝備,整個戰斗群可實現對空、對海、反潛的全方位作戰覆蓋,被視為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存在的核心象征。
盡管美方強調訪問以“休整補給”為目的,但結合近期美韓互動軌跡,此次航母抵港更像是同盟協作的“實戰化展示”。
就在9月,美韓剛與日本共同完成“自由邊緣25”聯合軍演,在濟州島附近海域開展海上補給、防空反導、網絡作戰等多域訓練。
韓國軍方透露,已安排海軍人員登上航母參觀交流,重點學習艦載機調度、核動力平臺維護等技術經驗。
而就在訪港前一周,美國剛批準向韓國轉讓核潛艇核心技術,李在明政府則以3500億美元合作包回報,涵蓋芯片、6G等領域,軍事與經濟捆綁的“同盟現代化”路徑愈發清晰。
航母的到來也在東北亞地緣格局中釋放強烈信號。
近期朝鮮半島局勢備受關注,特朗普訪韓時曾提議與朝鮮領導人會面,但未獲回應,而“喬治?華盛頓”號的部署被外界解讀為“以實力促對話”的施壓手段。
軍事分析指出,航母打擊群的存在可快速響應半島突發情況,其搭載的F-35C機群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對關鍵目標的精準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