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從接到報警,到成功把人抬到山下,大概用了15個小時。”11月1日下午4點多鐘,績溪縣公安局伏嶺派出所接到求助,兩名驢友在當地桐坑源草鞋耙子尖攀巖時,一人失足墜崖傷勢嚴重,請求幫助。
“受傷的是一名女性,據她同伴當時描述,墜落的高度有十米左右。”一位參與救援的伏嶺派出所民警11月5日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接到求助后,他們迅速出警,很快聯系了山上的驢友,由于山上信號不好,加了驢友微信后,確定了他們所在的大概位置。
很快,藍天救援隊、消防人員、鎮村干部、民警、向導、醫護人員……共30多人趕到了山腳下。夜晚視線不好,山路崎嶇,救援人員分批上山。秋季夜晚,績溪山里的氣溫只有約3攝氏度,巖石濕滑,道路崎嶇。救援人員們手腳并用,借著頭燈的光束,不斷攀行。終于,幾個小時后,救援人員見到了受傷的驢友,她倒在山巖縫隙中,全身多處骨折,無法動彈。
由于傷者傷勢較重,為了避免在救援的過程中加重傷情,造成二次傷害,在咨詢了醫護人員后,救援人員將傷者固定在擔架上,開始了更加艱難的下山路。
![]()
救援人員在崎嶇難行的山路上,抬著受傷驢友艱難下山(視頻截圖)。
“山路很陡,有的地方可能坡度有七八十度,為了傷者,我們要走得慢、走得穩。”一位參與救援的民警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為了能將傷者穩穩抬下山,在一些陡峭的路段,救援人員不能將擔架扛在肩膀上,而是需要同時有6名救援人員用手拎著擔架,另有人拉拽著擔架繩子來保障安全。
“我們很多人身上都被樹枝、石頭劃破了,晚上也看不見,還有個隊員牙齒碰掉了。”績溪縣藍天救援隊副隊長章東緋全程參與了救援,他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傷者傷勢較重,下山的過程中如果擔架晃動幅度稍大,她就會感到疼痛,再加上山路十分難走,救援人員都是小心翼翼前行,在救援的過程中,他們也顧不上身上的小傷。
秋天的山路上滿是落葉,夜晚道路濕滑、視線不好,為了保障傷者的安全,抬著擔架下山讓救援人員的體力消耗很大。11月2日凌晨4點左右,走過了艱難的山路,所有的救援人員體力幾乎耗盡,但距離下山還有一段路,同行的村干部又請來5位村民幫忙。
![]()
經過一夜的努力,傷者終于被送到山腳(視頻截圖)。
最終,直到11月2日早晨近7點,歷時約15個小時的救援,傷者終于被送至山腳,等在山腳下的救護車很快將她送往醫院救治。11月5日,大皖新聞記者從績溪警方了解到,傷者全身出現十多處骨折,暫無生命危險,目前還在醫院接受治療。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通訊員 蘇健雄(部分素材由績溪縣藍天救援隊提供)
(安徽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