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抗戰陣亡軍官錄——吳紀權
![]()
吳紀權(1912—1937)
吳紀權,安徽合肥人,生于1912年9月25日。吳紀權的祖父曾是清軍統領,其父后來定居宣城,擁地百余畝,是當地有名的富戶。吳紀權是家中獨子,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宣城高中就讀時,老師評價他“有高度的智慧,忠誠的性格,深自斂抑,一切行動,必于規矩,雖內心剛介,而態度謙和,與人無忤”。
1931年春,安徽沿江各縣遭受洪災,省政府于是通電受災各縣,許各縣派遣有名望的士紳作為代表前往省城領取救災糧。不想黃池士紳認為手續繁重,如果運輸途中有所差池,反而得不償失。當時正準備參加會考的吳紀權聞訊,不顧繁重學業自費前往省城,以黃池代表的身份向省府領取救濟糧食五百石,并成功帶回賑災,且“涓滴無訛”。
1931年年底,又有土匪進犯吳紀權所居住的潘新圩村,大部分村民以軍隊無法迅速趕來剿匪而決定束手待斃,任由土匪搶奪。吳紀權見狀,當即站出來高呼“匪目的在無抵抗而能掠得財物,如見我有備,彼必不肯先犧牲自己。”說完,他將從家中取出的兩支手槍上膛,并扼守柵門,呼吁村中壯丁作為呼應。土匪見狀,果然退走。這一年,吳紀權才19歲,就已經顯露出超越常人的果敢和睿智。
“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事變”的接連爆發,促使吳紀權深感憂慮,他認為要“雪恥強國,予侵略者以打擊,首在航空”,于是當中央航空學校于1933年7月公開向社會上招考學生時,便不顧家中親友的反對只身前往杭州報名投考。
經過考試,吳紀權成為航校第四期飛行科的81名學生之一。1934年3月,吳紀權正式入校學習,在學期間,他“除對于飛行技術,勤懇練習,獲致優異成績外,其他學科,亦無不良好。數理、體育、音樂,則自中學時為所嗜好,故尤為擅長,每多獨到之處”。由于吳紀權的飛行技術優秀,因此當他在1935年6月學成畢業后,被校方留校任用。吳紀權先是經過了為期半年的見習,隨后被正式任命為航校少尉本級飛行教官。
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后,吳紀權屢次申請外調參與到直接與日軍作戰的部隊中,終在淞滬會戰爆發時得償所愿,他被任命為駐防嘉興的空軍第32隊空軍少尉本級隊員,成為轟炸機的轟炸員。
8月16日凌晨四時許,日軍機群偷襲嘉興機場。當時機場上只有一架戰斗機,其余皆為轟炸機。為保轟炸機不失,第32隊的隊員紛紛趕上飛機試圖起飛脫離。吳紀權緊緊跟隨駕駛員黃保珊登上編號為118號的道格拉斯O2MC-4輕型轟炸機,當飛機成功升空后又試圖根據第32隊副隊長徐卓元的命令向西轉移。
不料飛機升空后很快就遭到日軍三架戰斗機的圍攻,前座駕駛員黃保珊試圖駕駛笨重的轟炸機脫離戰斗,后座的吳紀權亦操作機槍掃射日機,打算阻擋日機靠近。無奈轟炸機性能不及戰斗機,118號轟炸機不段遭到日機掃射,彈痕累累,終因發動機被擊中起火而致飛機在空中成為一個火球,吳紀權不幸在后座殉職,時年僅25歲。位于前座的黃保珊亦同時殉職。
吳紀權陣亡后于1941年7月14日被追贈為空軍中尉。
— 全文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