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己LS9帶著52度和66度電池包正式亮相時,市場對它的期待與審視同樣熱烈。這款定位旗艦級的中大型SUV,雖未推出純電版本,卻因延續了LS6上備受矚目的增程技術而引發討論。不過,同樣的電池容量在LS6上堪稱“驚艷”,到了LS9身上卻顯得有些“平庸”——這種反差背后,既是技術路線的延續,也是市場定位的微妙調整。
![]()
智己LS9的電池配置與LS6一脈相承:52度磷酸鐵鋰電池對應320公里純電續航,66度三元鋰電池則能支撐402公里。這兩組數據放在LS6上堪稱“降維打擊”——作為對比,同級問界M9(參數丨圖片)增程版電池容量為52度,純電續航僅200公里;理想L9的44.5度電池,續航更是只有180公里。LS6憑借66度電池和450公里續航,直接刷新了增程車純電續航的天花板,甚至讓部分純電SUV感到壓力。但當這套配置移植到尺寸更大的LS9上時,物理規律開始顯現威力:車身重量增加、風阻系數上升,導致續航數據與LS6相比縮水近10%,在同級車型中優勢不再明顯。
![]()
不過,智己顯然深諳“技術組合拳”的打法。LS9搭載的“恒星”超級增程系統,通過1.5T增程器與前后雙電機的配合,將虧電油耗壓至6.5L/100km,綜合續航突破1500公里。這套系統在LS6上已驗證過實力:增程器運轉時噪音低于36分貝,接近純電車的靜謐性;800V高壓平臺支持15分鐘補能150公里,甚至能反向輸出6.6kW電力,化身移動電站。這些特性在LS9上得到進一步強化,配合寧德時代定制的逍遙增程專用電池,即便在-20℃低溫環境下,電池能量保持率仍超95%,高原虧電加速性能衰減僅2%,徹底解決了增程車“低溫乏力”的痛點。
![]()
市場對LS9的爭議,本質上是技術路線與用戶需求的碰撞。對于一線城市用戶而言,LS9的純電續航或許不夠“純粹”,但若將視野放寬至全國市場,其優勢便清晰可見:在充電設施稀缺的西北、西南地區,1500公里綜合續航能輕松覆蓋跨省出行;在北方寒冬,超強的低溫性能讓續航衰減不再是噩夢;而92號汽油的兼容性,更降低了使用門檻。這種“全場景適配”的能力,正是智己從LS6到LS9堅持增程路線的核心邏輯——與其在純電賽道與特斯拉、比亞迪正面交鋒,不如另辟蹊徑,用“無焦慮”體驗打動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
當然,LS9的挑戰同樣明顯。當增程技術逐漸成為主流選擇,消費者對續航、油耗、智能化的閾值也在不斷提高。LS9若想在40萬級市場站穩腳跟,僅靠“夠用”的電池容量顯然不夠——它需要在智駕體驗、座艙豪華感、底盤舒適性等維度建立差異化優勢。畢竟,對于高端用戶而言,一輛車的價值不僅在于“能跑多遠”,更在于“跑得是否體面”。
從LS6到LS9,智己的增程戰略正在經歷從“技術突破”到“市場深耕”的轉變。52度和66度電池包或許不再驚艷,但它們承載的,是一個品牌在電動化浪潮中尋找平衡點的嘗試——既要有顛覆傳統的勇氣,也要有貼近需求的智慧。至于LS9能否在爭議中走出自己的路,或許要等市場給出最終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