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近日,有外媒報道說,我國接下來要購買俄羅斯20架伊爾-78MK-90A空中加油機,也就是俗稱的“大富豪”。如果這項交易屬實,新飛機將在2027年到2028年間完成交付。
很多人肯定會疑惑,我國的運油-20加油機2022年8月已經正式服役,為何現在又要購買俄制的空中加油機呢?這里邊的因素其實并不復雜。隨著我國新型戰機越來越多,要保證飛機的航程和作戰半徑,那么空中加油能力也得持續完善。
![]()
也正因為如此,俄制加油機具備的一些優勢也不會被我們輕易放棄。我國的運油-20雖然已經服役,但是老舊的加油機型號轟油-6也要逐步淘汰,所以在這個階段,購買俄制加油機,是設備更新換代時期的一種輔助。
持續作戰必須得具備更好的空中加油能力
無論是殲-20還是殲-35,亦或是轟-6K這種戰略型飛機,能夠持續作戰的保證,除了武器性能優良之外,最關鍵的還有動力基礎,而動力的來源正是油料供應,所以空中加油就勢在必然。
![]()
從作戰半徑來看,我國還沒有航母的時代,美軍把我們牢牢鎖在第一島鏈內,因此在客觀上,飛機的作戰半徑并不大,飛機升空再到執行任務以及返回,整個過程不需要空中加油。
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然不同,我們擁有了航母,我們可以輕松突破第一島鏈,還可以進行遠洋任務執行。不過,這樣一來,與航母配合行動的飛機作戰半徑也大大擴大了,飛機上的燃油供應就會出現不足,空中加油的需求越來越大。
![]()
正是在這種大的背景下,我們的運油-20在2022年8月服役了。新的加油機型號是在運-20的基礎上改建升級的,不但運力運量大大加強,而且加油機本身的執行任務半徑也擴大了。
對比之下,原來的加油機型號轟油-6,是在轟-6轟炸機的基礎上改建的。一個是轟炸機型,另一個是運輸機型,哪種機型的運量最大,這不是一目了然嗎?所以說,隨著我國新機型越來越多的服役,原先的加油機已經滿足不了加油需求了。
![]()
而俄羅斯的空中加油機,不管是現在的型號還是以往的型號,全都是在運輸機的基礎上改建制造的,因此俄制空中加油機的運輸能力很強。有這個基礎存在,所以我們購買俄制的空中加油機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而且從側面來看,像殲-20這種戰機就屬于重型戰斗機,本身的作戰性能強悍,但飛機整體的油耗也更大,尤其要保證遠距離作戰,空中加油的頻率也會更多。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殲-20大批量的裝備部隊,再加上其他新的機型逐步服役,空中加油將會越來越常態化。
![]()
這是持續作戰的必備要求,尤其是我們逐步突破第一島鏈,執行遠洋任務,那么空中加油機隊就必須得跟戰斗機隊保持成熟的契合度,說的直白一點,未來我們的戰機要飛越太平洋,飛到半途沒有油了怎么辦?自然要靠加油機在空中加油。
而在這一方面,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國家,他們的戰斗機頻繁飛越大西洋,因此空中加油早就成了家常便飯。由于頻率加大,僅僅一兩架加油機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有一個完備的加油機機隊。
![]()
所以還是那句話,我國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如此,不但要打造自己的空中加油機隊,在打造的過程中,只要有機會,也會購買他國成熟的產品。那么,俄羅斯的空中加油機具備哪些優勢呢?
既有加油功能,也有運輸貨物的能力
伊爾-78空中加油機,別看它體型龐大,但是其最高時速能夠達到800km,在空中加油的時候飛行速度會下降到450km~600km之間,半徑1000km內油料的傳輸量可以達到78噸左右。
![]()
其加油能力不但強悍,最為關鍵的是它還有另外一種能力,能夠在幾個小時內改裝成為徹底的運輸機,不管是運送物資還是運送兵力都可以,起飛時的最大重量也能輕松達到210噸。
運輸能力強悍,哪怕是在簡易跑道上也能夠輕松起降,所以在戰時狀態下,它的作戰能力無與倫比,相當靈活。這也就意味著,它能夠輕松支持長距離的空中任務,同時也能夠執行長距離的支援軍事行動。
![]()
值得一提的是,伊爾-78有多個型號,自蘇聯時代就開始服役,到了俄羅斯時代,又不斷更新升級,因此才有了多款衍生型號。比如最新的型號飛機擁有了全新的機身結構,同時也有了最新的航空電子套件。新更換的發動機油耗量降低了10%,從而使得飛機的航程擴大了18%。
飛機的最大航程為5000km,有效載荷為52噸,機身的設計壽命為30年,能夠達到3萬飛行小時和1萬次的起降。值得一提的是,新型號上還配備了導彈迫近告警系統,飛機上還安裝了激光對抗干擾吊艙和布撒器,這就使得飛機可以在高風險的環境下進行任務作業。
![]()
因此,從整體上來看,俄制的空中加油機不單單具備加油能力,還可以通過快速的改裝而執行其他運輸任務。性能增強的同時,配備的一些新系統也能保證飛機在高風險的空域進行任務作業,因此其綜合作戰能力都得到了大大提升。
空中加油機的性能越來越強悍,但是有一點也很關鍵,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空中加油的難度系數都很大,這也就意味著空中加油的過程,本身必須得時常進行訓練。
![]()
空中加油究竟有多難?
空中加油的過程是高難度的,加油機在前面飛,戰斗機在后面跟著,飛機的飛行高度、速度還有方向必須保持一致,不能夠出現絲毫的偏差。如果飛行員沒有極高的操作水平,很容易出現事故。而且由于空中的環境極其復雜,即便飛行員操作水平很高,還是會發生意外。
比如在2018年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的F-35B戰斗機橫跨大西洋,從美國飛往英國,在飛行過程中需要加油。然而,戰斗機和加油機剛開始沒有對接成功,導致加油機上伸出來的設備直接撞上了戰斗機的表面,戰斗機的隱形涂層遭到了嚴重破壞。
![]()
另外一起事故發生在2020年的美國,同樣是這款戰斗機,在與一架加油機進行空中加油訓練時直接發生碰撞,加油機的右翼引擎葉片全部損毀,迫降在了一片農田之中,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戰斗機則徹底損毀,事后評估無法修復。
最嚴重的事故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美軍的一架加油機在地中海上空給另一架轟炸機進行加油,然后在空中發生碰撞,事故導致所有的機組人員死亡。更可怕的是,轟炸機上當時掛載了4枚氫彈,有兩枚掉進了地中海,另外有兩枚直接墜落在地面,還引發了核污染事故。
![]()
事故發生以后,美軍整整用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才從地中海里把那兩枚氫彈給打撈了上來。
上述情況表明,空中加油必須得時常進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熟練掌握加油的各項操作。但問題就在于,即便駕駛員的水平很高,稍微發生一點意外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也正因為如此,多年來各國都在思考,空中加油究竟該采用哪種方式。
![]()
軟硬兩種加油方式
目前的空中加油主要有兩種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軟管和硬管操作。顧名思義,軟管就是從加油機上伸出來的管道是軟性的,然后和戰斗機的接口對接,從而進行空中加油。
這種加油方式是在上世紀40年代由英國率先研發出來的。軟管從加油機上伸出來,在與戰斗機連接的末端還有一個錐形漏斗結構,方便跟身后的戰斗機接油口對接。
![]()
在整個加油過程中,飛機上不需要專門的加油操作人員,而且一架加油機可以同時為兩到三架飛機加油。不過其缺點也相對明顯,因為軟管很容易受到空氣氣流的影響,所以加油的效率相對較低。
于是后來又研發出了硬管的加油方式,這種方式是在加油機的后部安裝一個能夠伸縮的套管,在加油的過程中,套管伸出來和后面的飛機對接,因為輸油管道是硬管,所以不會受到空氣氣流的影響,而且管道的直徑比較大,加油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
但是這種方式也有缺陷,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的操作人員進行操作,而且一次只能為一架飛機進行加油。再者,硬管的輸油效率雖然快了,可對兩架飛機的飛行一致性要求更高,一旦出現意外的情況,輕則管道損毀,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兩架飛機發生碰撞事故。
因此,綜合來看,目前并沒有完美無缺的空中加油方式,現有的加油方法每一種都有各自的缺陷,各國空軍只能根據實際情況來綜合考慮使用哪種方式。
![]()
結語
目前,美國空軍的加油方式主要是硬管加油,偶爾會采用軟管加油。俄羅斯空軍則主要使用軟管加油,而在歐洲方面,其研制的空中加油機主要以軟管加油為主,但是也配備了硬管加油設備。
![]()
因此,未來我國加油機的發展也要考慮各種因素,即使是購買俄制的空中加油機,在具體使用過中程中的某些細節,應該也會根據實際的情況而做出改動。總之,加油機的使用要符合自身的需求,既要保證加油的效率,同時也要保證絕對的安全,這樣才能夠提高作戰飛機的整體性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