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橋東區張鐵家園小區里,嶄新的電動自行車充電驛站格外惹眼:藍色防雨棚下,一排排充電接口整齊排列,獨立操作面板锃亮潔凈,防漏電裝置一應俱全。居民李女士拿出手機掃碼,短短幾秒便啟動了充電,臉上滿是笑意:“以前騎電動車最愁充電,要么飛線冒險,要么得跑老遠。現在家門口就有充電樁,這事兒辦得很貼心!”
電動自行車作為短途出行的“主力軍”,早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可充電設施不夠用的煩惱,卻成了不少人的心頭事。為破解這一民生痛點,今年年初,橋東區將在公共區域增設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列入19項重點民生實事清單,精準發力補短板。從學校門口到商場周邊,從醫院院區到居民小區,一個個充電驛站陸續落成,超2000個充電接口同步投用,織密了城區充電服務網,讓市民充電“近在咫尺”。
安全是充電服務的底線。橋東區在推進充電設施建設時,嚴守安全規范,對充電樁實行科學分組管理,合理劃分充電區域,每組之間加裝防火擋板,每個區域配備滅火器,筑牢安全屏障。同時,所有充電樁均配備防過載保護裝置,一旦檢測到電流異常,系統會自動切斷電源,從源頭杜絕安全隱患,每個新安裝的充電端口還實現了100%投保率,讓市民充電既方便又安心。
充電費用標準備受市民關注。該區明確充電費用由電費和服務費兩部分構成,電費嚴格按照居民用電標準收取,絕不額外加價;服務費則由運營單位合理制定,全程公開透明,讓市民花得明白、用得舒心。這一系列舉措,既解決了充電難題,更暖了群眾的心。
(馬明明 池世杰 張云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