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楊德振

一個人但凡立于世上說話做事,盡管有說不完的話、做不完的事,繁多蕪雜,千奇百怪,形形色色,但歸納起來,其外在情形和境況總體概括起來不外乎是:有些話說得、事也做得;有些話說不得、事更做不得;當然,也還有兩種特殊“情形”:有些話說得,而事做不得;有些事做得、話卻說不得;個中情形,往往因人而異、因性而變、因事而轉,因場合而異動或不動于形色。
比如:在工作場合,有些事可以認真去做,但不宜對外張揚;有些事可以說得,卻不能去做;有些事可以認真去做,也可以大張旗鼓地宣傳;有些事說不得,更做不得;幾種關系如果處理不當或轉換不好,那就會把事情弄砸,把人際關系搞得緊張兮兮,或生出許多是非和恩怨來,影響團結和和諧,更影響自己的進步和升遷。
還比如:在生活場合,這幾種情形如果處理不好,做不到有所控有所放、收放自如,那自然也會讓親情寡淡,家庭失和;多少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姐妹失和,都與說話做事不合時宜、信口開河、言而無行、言行不一有關。
這兩種為人處世情形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大智慧和社會公序良俗,是人際交往的最基本規則,更是個人素養和修為的主要方面,也還是個人人格魅力的對外呈現。
“說得、做得”指的是某些事可以說,也可以去做。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是一種光明磊落、耿直快捷的為人處事行為方式。它要求我們言出必行,言行一致。這種處世之道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體現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責任感。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正是對這種行為準則的最好詮釋。在商業往來中,誠信經營的企業往往能贏得長久合作;譬如:商品的價格,公開透明,說得,也可以做得,不打埋伏、不云里霧里、不移花接木、不張冠李戴,不偷渡陳倉,合理賺取陽光下的利潤......這就是“說得也做得”的情形,其結果體現“誠信”二字,這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一件事,也是值得人人提倡和效仿的一種行為。
在個人生活中,一個人如果說到又能做到,更容易獲得他人信任。這種坦蕩的處世之道看似簡單,實際上需要堅定的意志和強大的自律能力。“說得”指明面上可以說的事,“做得”指明面上可以做的事,不躲躲閃閃、不遮遮掩掩、不藏個人心事,這樣,與人打交道,自己不累,別人也舒坦,人群和諧關系就會形成并能長久。
![]()
與之相對的“說不得、做不得”,指的是有些話說不得,事情更做不得,表達出的意思則是一種更為含蓄的處世智慧。它并非虛偽,而是面對復雜人際關系的一種審慎應對或延遲表達。有些事情,即使我們知道該怎么做,也不宜公開宣揚;有些話,即使心里明白,也不適合直白表達。這種處世之道體現了對他人感受的尊重和對社會規則的認知。比如在涉及他人隱私時,即便知情也要保持緘默,免得搖唇鼓舌,以訛傳訛,弄出是是非非;還比如:在敏感問題上,即便有主張也要注意表達方式,不可不講究語境、環境氛圍、受眾群體,“和盤托出”的結果,往往成了出口傷人或傳播是非的途徑,形成覆水難收的窘境,造成尷尬和被動,最后,最難堪的還是自己。
尤其是涉及到國家機密和單位的核心秘密時,一個人更要守口如瓶,守住底線,既“說不得”,更要“做不得”,否則,泄露機密,害莫大焉,等待自己的將是法律的嚴懲,這是利令智昏的愚蠢表現。
“說得做得”與“說不得做不得”,這兩種處世之道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互為成全之策。一個成熟的人應當懂得在什么場合該直言不諱,在什么情況下該謹言慎行、三緘其口。關鍵在于把握一個分寸:該堅持原則、弘揚正能量或表現出正義凜然時就要敢于“說得并做得”,該顧及情面和人格尊嚴時要懂得“說不得并做不得”,不信口開河、不胡說八道,更不要口吐蓮花、信馬由韁地侃侃而談;這種平衡能力往往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深厚的學養才能獲得,也需要不停地修煉與加持才能實現。
在實際生活中,過度偏向或依賴任何一方的情形都會帶來問題和人生失誤。比如:一味“說得做得”,可能顯得輕率、魯莽,而過分“說不得做不得”又容易流于虛偽,顯得玲瓏世故、投機取巧。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具體情境靈活運用這兩種處世之道。對于涉及公共利益或正義之舉要敢于直言,只要是匡扶正義、弘揚正氣的,說得也做得;對于個人隱私和國家機密要懂得尊重和保守秘密,堅決不說更不做出任何出賣良知和違規之事;還比如:對重大原則問題既要堅持立場,剛正不阿,不蠅蠅茍茍,又要保持定力,不張揚,更不妄議;對生活瑣事要適當包容,不傳播是是非非、不道聽途說,免得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每個人要知道,這兩種處世之道最終都指向同一個目標: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維護和實現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個人生活幸福目標。它們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更不是可有可無的形式主義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個人素養和德性,需要每個人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掌握自如,顯現的是處世智慧和做事做人秘笈。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存乎一心,靈活轉圜,應用自如,既不會因過分直率而傷害他人,也不會因過度圓滑而失去自我。
在這個觀念多變、人心繁復的社會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培養這種平衡的韜略、收放自如的行動。既要保持內心的真誠,又要掌握表達的技巧;既要堅持做人的原則,又要懂得處世的變通。只有這樣,一切言行合乎禮儀和公序良俗,說話處事得體,才能在保持本真和初心的同時,與他人和諧相處,在社會中游刃有余,在生活中如魚得水,悠閑樂哉!

![]()
☆ 本文作者簡介:楊德振,中共黨員、復轉軍人、工商碩士、中國散文作家、廣東作家,現為酒店高管;業余時間筆耕不輟,在全國各類報刊發表雜文、詩歌、散文隨筆數百篇;已出版八部散文著作,兩部企業管理專著。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