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11月4日報道稱,根據瑞士一家學術機構公布的最新排名,中國正在提升其在世界舞臺上的數字競爭力。
![]()
《南華早報》網站報道截圖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4日發布的2025年世界數字競爭力排名報告中,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69個經濟體的綜合表現位列第12位,創下歷史新高,較2024年上升了兩位。
報道稱,此次排名上升主要得益于中國在“知識”和“技術”這兩大關鍵類別的多個子因素中表現均躋身全球前十。
![]()
《南華早報》網站報道截圖
《南華早報》援引這份研究報告報道稱,在“知識”類別之下,中國在“科學集中度”方面排名第三,在生產力研發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包括出版物、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產出以及機器人在教育和研究中的使用等。在“技術”類別之下,中國在“資本”方面全球排名第七,在人工智能私人投資方面排名第二。
報道強調,中國香港與內地分開評估,由于在人才和教育方面的強勁表現,香港今年的數字競爭力排名上升了三位,名列第四。
報道注意到,瑞士、美國和新加坡憑借其基礎設施、人才和創新生態系統被認為是數字化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但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警告稱,隨著貿易緊張局勢日益侵蝕數據流動、技術標準和投資重點,這一格局可能即將發生改變。
![]()
《南華早報》網站報道截圖
報道援引該機構的研究指出,地緣政治分裂對數字競爭力的負面影響主要來自貿易和投資壁壘。貿易沖突已經發展到影響國家層面的知識產權、數據流動和技術標準的程度。
根據研究,總體而言,受這種碎片化影響最小的國家今年在數字競爭力方面進步迅速,而那些受影響程度較高的國家則在排名上落后。
來源 | 總臺環球資訊
編譯、圖文 | 杜慧琴
簽審 | 閆明
監制 | 蔡耀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