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閆碩
編輯丨季媛媛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節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北半球流感高發季。
這一高發季正與我國冬春出境游高峰形成疊加。近年來,隨著我國出入境政策持續優化,公眾出境游熱度攀升,國際旅行作為流感全球傳播的重要驅動因素,正進一步加劇流感傳播風險,給公眾健康與公共衛生系統帶來嚴峻的考驗。
根據《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5年版)》,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樣病例,應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發病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獲益最大。基于多病原流行的現狀,在啟動抗病毒治療前,建議及時進行病原學檢查,以指導治療。
在流感抗病毒治療中,藥物的選擇是關鍵環節。我國目前上市的對流感病毒敏感的藥物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RNA聚合酶抑制劑和血凝素抑制劑三種。大多數藥物對甲型和乙型流感均有效。根據相關共識,在國內已上市的藥物中,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可作為首選的流感治療藥物。
多款藥物為臨床流感治療提供了豐富選擇,但這也使得流感藥物市場的競爭迅速進入白熱化階段。從我國市場看,2016年,羅氏的奧司他韋專利到期后,國內相關仿制藥產品呈爆發式增長,目前奧司他韋相關藥品批文已近140條;瑪巴洛沙韋也有泰豐制藥、石藥集團產品獲批上市。此外,今年以來,青峰醫藥、眾生藥業等多家企業流感創新藥獲批上市。
這場市場角逐又將如何重塑行業格局?
![]()
圖片來源:IC photo
![]()
市場需求熱:每年流感季死亡人數最高達65萬人
近年來,隨著中國出入境政策不斷優化,公眾出境游熱度持續攀升,預計2025年出境人次將超1.55億。有研究表明,國際旅行是流感全球傳播的驅動因素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每年約有10億例季節性流感病例,包括300萬至500萬例重癥病例,每年全球流感的季節性流行可導致約29萬至65萬人死亡。
隨著冬春中國出境游高峰期與北半球流感高發季的到來,這些現實的焦慮正在給公眾健康與公共衛生系統帶來嚴峻的考驗。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教授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流感絕非‘大號感冒’,尤其在旅途勞累、抵抗力下降時,風險更高,在醫療體系和語言都可能陌生的國外,感染流感帶來的健康風險更為棘手,尤其是對于老年人、幼兒、孕婦及有基礎疾病的流感高危人群而言,流感可能引發肺炎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對于家庭游和與朋友結伴出國旅行的游客而言,旅途中突發流感不僅嚴重影響行程體驗、增加就醫負擔,更有“一人感染,全員遭殃”擔憂。
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在流感患者發病3天左右,其家庭成員感染率為38%;而在發病10天內,家庭成員感染率高達50%。
李侗曾教授特別強調:“旅行者無需過于恐慌,旅行前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可以有效規避風險。每年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提供保護。同時,已有相關研究證實,及時服用瑪巴洛沙韋也可以有效減少病毒向同行家人的傳播。”
李侗曾教授進一步指出,癥狀出現后的48小時是治療的黃金時間,一定要及時進行抗流感病毒治療,如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其中,瑪巴洛沙韋可以阻斷病毒復制,全程就服用1次,一天就能降低體內病毒載量幫助恢復,其實很方便。
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杭州,上海)等機構聯合發布的《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藥物合理使用專家共識(2025年版)》指出,疫苗接種是預防流感最主要的措施。針對存在感染后可能發生流感重型/危重型的高危人群,建議在暴露后盡早(最好48h內)啟動抗病毒治療。使用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瑪巴洛沙韋進行暴露后預防,可能會降低高危人群出現癥狀性季節性流感的風險。
![]()
競爭加劇
目前,我國有多種流感藥物獲批上市。上述專家共識指出,在國內已上市的藥物中,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可作為首選的流感治療藥物,瑪舒拉沙韋、昂拉地韋、法維拉韋等可作為備選治療藥物,阿比多爾也有使用。大多數藥物對甲型和乙型流感均有效。昂拉地韋僅對甲型流感有效。
其中,奧司他韋是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的代表藥物,對不同人群安全性良好,可縮短病程、減輕病情、降低并發癥和死亡風險。瑪巴洛沙韋等RNA聚合酶抑制劑單劑量口服方案有助于提高用藥便利性及依從性,且病毒水平下降更快。瑪巴洛沙韋在改善乙型流感癥狀上顯著優于奧司他韋。
“奧司他韋是迄今為止使用最廣泛的治療及預防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北京大學田磊、盧嘉穎此前發文指出,它由羅氏制藥研發,于1997年獲批,并于1999年在美國首次注冊用于醫療用途。
2001年10月,達菲在我國獲批上市,并享有14年的專利保護期。受多重因素的影響,2006年前后,羅氏先后將奧司他韋授權給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東陽光藥生產,以商品名奧爾菲和可威上市銷售。
2016年,羅氏制藥專利到期后,國內開始出現大量仿制藥,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據摩熵醫藥數據,截至2025年11月3日,以“奧司他韋”為關鍵詞搜索,中國藥品批文已達138條,僅9月份,就有海特生物、魯抗三葉制藥、葫蘆娃藥業、一品紅、九洲方圓5家企業產品獲批。
另外,2022年,磷酸奧司他韋膠囊被納入第七批國家藥品集采,2023年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又被納入第八批國家藥品集采,進一步加劇了市場變革。
華安證券研報顯示,奧司他韋占據主要抗流感藥物使用市場。除2020年以外,奧司他韋銷售額在抗流感藥物中的銷售額占比均在85%以上。
不過,奧司他韋主導流感藥物市場近年來受到了瑪巴洛沙韋的沖擊,后者是羅氏第二代“流感神藥”,于2021年在國內獲批上市,用于治療12周歲及以上單純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上市當年便被納入醫保。2023年3月,該產品適用年齡范圍又擴大至5歲以上人群。
近年來,瑪巴洛沙韋市場銷售額實現快速增長。據頭豹研究院數據,2021年和2022年,瑪巴洛沙韋在中國醫院終端和零售終端銷售額為30萬、0.53億元。另有數據顯示,至2024年瑪巴洛沙韋銷售額已突破15億元大關。
據國家藥監局數據,目前國內有5條瑪巴洛沙韋批文。除羅氏的3條外,石藥集團的瑪巴洛沙韋片于2022年10月獲批,泰豐制藥的瑪巴洛沙韋片于2025年1月獲批。另外,根據摩熵醫藥數據,目前我國瑪巴洛沙韋臨床試驗有20條信息,涉及企業還包括威爾曼制藥、明瑞制藥、萊美藥業等。
此外,青峰藥業的瑪舒拉沙韋片、眾生藥業的昂拉地韋片、濟川藥業與征祥醫藥合作開發的瑪硒洛沙韋片,已經分別于2025年3月、5月和7月獲批上市。前兩款產品已通過2025年國家基本醫保目錄談判(國談)初審,日前,國談已完成談判環節,若相關產品最終被納入醫保,將進一步加速市場格局的重塑。
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但市場增長空間依舊可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抗流感用藥市場規模為107.4億元,同比增長197.51%。據頭豹研究院預測,2024—2028年中國抗流感用藥市場規模有望以年復合增長率20.2%持續增長,預計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69億元。
SFC
出品丨21財經客戶端 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丨江佩佩 見習編輯張嘉鈺
21君薦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