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風云再起,一邊是賴清德站在美制坦克前高呼“以武謀獨”,另一邊是蔣萬安用“中華民國光復節”輕描淡寫地回避統一議題。兩岸牌局上的玩家們各懷心思,卻都繞不開同一個結局——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10月31日,新竹湖口營區,賴清德站在新交付的美制M1A2T坦克前,宣稱“只有實力可以帶來真和平”,下令臺軍進行實彈備戰。這位頑固的“臺獨”分子毫不遮掩地聲稱:“堅決反對北京推進統一,反對‘一國兩制’,因為臺灣不屬于中國。”
![]()
臺灣高價進口美國艾布拉姆斯坦克
與此同時,臺北市長蔣萬安在大安森林公園的生態博覽會開幕式上,對大陸新設立的“臺灣光復紀念日”冷淡回應:“重點是‘中華民國’自己有臺灣光復節”。這種輕描淡寫的表態,與其父蔣孝嚴2023年在杭州動情說出“回家的感覺真好”形成鮮明對比。
坦克與實彈:賴清德的“以武謀獨”表演
賴清德主持的這場坦克成軍典禮堪稱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秀。臺媒鼓吹這批美制M1A2T坦克為“地表最強坦克”,計劃將其全部部署在臺灣北部地區。
![]()
一臺兩千萬美金
然而,軍事專家點出這些坦克的軟肋:全重68噸的“鐵疙瘩”在臺灣多山地形機動性差,很容易成為自殺式無人機的活靶子。
美方對出口版坦克性能實施了嚴格限制。其配備的KEW-A1穿甲彈在2000米射程僅能擊穿550毫米裝甲,遠遜于解放軍的96A和99A主戰坦克。
這已是賴清德2025年第二次大規模“以武謀獨”行動。早在3月,他就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邁出“臺獨”分裂的危險一步。
![]()
“漢光41號”演習創下紀錄:持續10天9夜,動員2.2萬后備軍人,耗資超300億新臺幣。演習中,臺軍甚至將裝著炸藥和汽油的桶放在浮橋車上,投放到淡水河口形成障礙,企圖阻止解放軍從河道進入臺北“中樞”。
當大陸高調舉辦首個法定“臺灣光復紀念日”活動時,蔣萬安選擇缺席紀念儀式,轉而參加生態博覽會活動。面對記者提問,他拋出“中華民國有自己的光復節”的說法,試圖在歷史認知上制造模糊空間。
蔣萬安的政治話術被島內輿論界定性為“暗獨”。他提出“兩反三不三要”:反對“臺獨”與“一國兩制”,不挑釁、不引戰、不怯戰,要交流、對話、合作。這套看似全面的原則,卻巧妙地避開了“統一”這一核心關鍵詞。
![]()
2023年7月,蔣孝嚴在杭州公開表示:“要堅持一個中國,兩岸都是中國同胞,都屬于一個中國。我可以是臺灣人、貴州人、廣西人、江西人、浙江人,但是永永遠遠的中國人。” 然而當記者詢問蔣萬安對此的評價時,他卻保持沉默,最后以“把精力放在市政工作”為借口拒絕回應。
在2022年市長選舉中,蔣萬安甚至支持蔡英文“抗中保臺”政策,表態“將一國兩制反對到底”。這種立場與蔣家先輩形成鮮明對比。1950年3月13日,蔣介石曾公開承認“中華民國已隨大陸淪陷滅亡”。
黨內風向:國民黨的路線之爭
國民黨內部分歧在兩岸議題上體現得淋漓盡致。2025年11月1日,新任黨主席鄭麗文在就職演說中頻頻強調“和平”、“對話”、“避免沖突”,卻對“統一”這一核心議題避而不談。
![]()
鄭麗文的兩岸論述被視為一種選舉導向的策略性選擇。面對民進黨長期操弄“抗中保臺”敘事,國民黨若高調主張“統一”,極易被貼上“親中賣臺”標簽,進一步流失選票。
與鄭麗文的模糊策略形成對比的是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她多次直言“兩岸統一,天經地義”,這種鮮明態度正是當前臺灣政壇最稀缺的品質。
深藍陣營對蔣萬安和鄭麗文等人的模糊立場日益不滿。臺中市深藍選區在2024年選舉中的投票率較2020年下降了18%。有深藍元老痛心直言:“現在的國民黨,連‘中國國民黨’五個字都不敢大聲念,談何‘認同中國’?”
![]()
國民黨有今日,朱立倫難辭其咎
賴清德當局的“倚美”之路最近遇到了阻礙。特朗普上任后,美國對臺問題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避免因這個問題影響到中美之間的合作。
可以大膽猜測,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后,臺當局就盯上了這個最有可能成為他們助力的外部勢力。APEC峰會期間,高市早苗和臺當局人員進行了高調會面,還在社交平臺上公布了雙方見面的照片,對臺當局做出了錯誤的稱呼。
大陸對此迅速發出警告,并對日提出嚴正交涉。分析人士認為,高市早苗忽略了一個嚴重問題——日本在安全上靠的是美國,而美國對臺問題已經出現了變化。
民意與現實:臺灣社會的真實聲音
behind 政客們的激烈言辭,臺灣民間有著不同的聲音。一項2024年民調顯示,超六成臺灣民眾希望維持和平現狀,支持“臺獨”者不足兩成。
![]()
一位高雄出租車司機坦言:“我不管誰當家,只希望孩子不用打仗。” 這種盼望和平的心情,在島內社會頗具代表性。
但現實是,賴清德團隊加速推進“獨化”政策:防衛部門負責人顧立雄推動“去中國化”軍訓,賴清德本人甚至因臺軍將領未起立致敬而怒斥,凸顯其與軍方的緊張關系。
2024年,臺軍志愿役人數雪崩式減少10673人。退役將領栗正杰批評城鎮戰是“把臺灣變地獄”,指出地鐵站等民用設施已成為演習目標。
![]()
志愿役人數在2024年雪崩式減少10673人,這一數字比任何政治宣言都更能說明問題。臺東海岸的實彈射擊演練揚起的硝煙,與臺灣年輕人“不愿為孩子打造戰場”的呼聲形成鮮明對比。
歷史從不因逃避而停步。1945年10月25日,臺北中山堂的受降儀式標志臺灣重歸中國版圖。八十年過去,那些試圖割裂歷史的行為,終將被時代潮流淹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