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在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袁希福院長見到從濮陽來復診的宋師傅時,關切地問起了一位老熟人:“介紹你來的高青蓮老人家怎么樣了?現在得有九十了吧?”
![]()
“她挺好,91了。”宋師傅的回答,讓一段跨越了二十多年的醫患情誼,再次浮現在眼前。
時間回到2000年,高青蓮老人因為咳血去醫院檢查,最終被多家醫院專家鑒定為“中心型小細胞肺癌”。當時手術風險太大,唯一的辦法是化療。
可化療的路,走得異常艱難。她的兒子回憶道:“一化療,病情是能控制住,但回家沒多久,就又悶得慌,開始吐血。這樣反反復復好幾次,后來化療后連飯也吃不下,身體一天比一天弱。”最后,醫生也無奈地表示:“化療效果不理想,現在基本沒有什么辦法了。”
就在一家人陷入困境時,同鄉介紹了一位曾在袁希福院長這里看過病的呂姓老鄉。老人的二兒子坦言:“當時說實話,就是抱著‘有病亂投醫’的心態,想找個保守點的法子試試。”
都說中藥見效慢,但高老太太的感受卻很直接——能吃飯了,體力和氣色也慢慢好了起來。
![]()
2001年10月21日,老人的老伴特意給袁希福院長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寫道:“高青蓮共服你院中藥86劑,從目前的病情來看大有好轉……當時從鄭州回來還不能自理,需要別人護理,現在看來病情穩定了,不疼了,身體逐漸好起來了,也能吃飯了,每餐能吃一個饅頭、一碗飯,身體胖起來了,自己也可以自理了,有時還能領孩子、做飯。”
從此,袁希福院長與高青蓮老人一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2003年,袁院長曾親自到濮陽探望;2004年,老人參加了希福中醫第一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還在會上唱了段戲曲,贏得滿堂彩。
更讓人欣喜的是她的康復情況。在2017年9月第五屆交流大會上,老人的長子熬夜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透露了更多細節:“……服藥到80到90付時,奇跡出現了,在復查時癌體縮小了多半,吃到120付左右時,復查癌體竟枯干了。今年我老母親已83歲,已經18年了。”
2020年12月27日,袁希福院長還應邀參加了高青蓮老人86歲的壽宴,為她慶生。
這份彼此的牽掛,一直延續至今。2024年4月,在第六屆交流大會前夕,袁院長得知老人因“肺不張、胸水”住院,立刻開了方子讓其家人在當地抓藥。連續三天沒有消息,袁院長寢食難安,主動打電話去問,才知是老人剛出院,家里事多沒來得及告知。
![]()
4月22日,袁院長收到了老人家人發來的視頻。視頻里,91歲的高青蓮老人正拄著拐杖遛彎,她說:“我腿不疼了,能走路了,袁大夫,我還想去參加第六屆大會呢。”
![]()
從2000年確診時化療反復、身體虛弱,到如今91歲高齡仍能拄拐散步,高青蓮老人用她二十五年的時光,講述了一個關于生命韌性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