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經營者、行業協會、消費者及社會各界朋友: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民生福祉的直接體現。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是構建公平有序市場環境的基礎工程,更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隨著消費場景多元化、消費需求品質化升級,消費者對商品質量、服務體驗、權益保障的期待日益提高。為進一步營造安全放心、公平誠信的消費環境,切實提升消費者滿意度與獲得感,我們向全社會發出如下倡議:
一、堅守法律底線,依法誠信經營——做消費者權益的“守護者”
經營者是消費市場的主體,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第一責任人。要嚴格遵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恪守“自愿、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不制假售假、不虛假宣傳、不強制交易、不侵犯隱私,堅決杜絕以次充好、缺斤短兩、霸王條款、“大數據殺熟”、“自動續費陷阱”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要建立健全消費糾紛快速響應機制,暢通客服熱線、在線投訴等渠道,積極通過協商、調解等方式高效化解爭議。對消費者的合理建議要虛心接受,持續改進產品與服務,讓“有溫度的服務”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強化行業自律,共筑誠信生態——做消費環境的“建設者”
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牽頭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引導會員單位規范經營、公平競爭;定期組織法律法規培訓與誠信教育活動,推廣“放心消費示范單位”經驗,推動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行業氛圍。鼓勵龍頭企業帶頭履行社會責任,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通過模式優化改善服務體驗,帶動全產業鏈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水平。同時,積極配合監管部門開展市場監督,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零容忍”,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市場秩序。
三、增強維權意識,理性科學消費——做自身權益的“捍衛者”
消費者是市場活動的參與者,也是權益保護的主體。要主動學習《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了解“安全權、知情權、選擇權、求償權”等法定權利,提升自我保護能力。消費前仔細核對商品信息、服務條款,保留發票、合同、聊天記錄等證據;消費中如遇虛假宣傳、質量問題等侵權行為,要通過12315平臺、消費者協會等正規渠道理性維權,避免沖動過激行為。同時,倡導綠色消費、理性消費,拒絕盲目攀比與過度消費,共同營造文明健康的消費風尚。
四、凝聚社會合力,共建共治共享——做消費環境的“推動者”
保護消費者權益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新聞媒體要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客觀曝光侵權典型案例,正面宣傳誠信經營標桿,引導形成“尊重消費者權益”的社會共識;消費者組織要當好“娘家人”,加強消費指導與維權服務,支持消費者提起訴訟;政府部門要持續優化監管執法效能,完善跨部門協同機制,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網絡詐騙等違法行為,為優化消費環境筑牢安全防線。讓我們攜手并肩,共同構建“政府主導、企業自律、社會監督、消費者參與”的協同治理格局。
消費連著民生,權益關乎民心。讓我們以此次倡議為起點,用實際行動踐行誠信承諾,共同打造一個安全、公平、溫暖、放心的消費環境!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在每一次消費中感受到舒心放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西安市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
西安市消費者協會
2025年11月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