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進入中國市場26年的星巴克,終于選擇將中國業務的控股權出讓。
2025年11月4日,星巴克官宣,與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博裕資本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運營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零售業務。
這場討論了大半年的交易終于落下帷幕。出人意料的是,KKR、方源資本、太盟投資集團、高瓴資本等曾表達意向的巨頭均出局,最終勝出的竟是博裕資本。
合資企業中,博裕資本持60%的股權,星巴克保留40%的股權。讓出中國業務控股權,星巴克將收回40億美元。
這似乎也是一場輪回。1999年,星巴克正是以合資模式撬開中國市場的大門。
星巴克中國業務出售的背后是經營承壓。歐睿國際數據顯示,星巴克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42%的峰值,下滑至2024年的14%。
星巴克中國也積極推進本土化之變,包括罕見地降價促銷等。2025年財年,公司營業收入31.05億美元,同比增長5%。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未來的星巴克中國將走向何方?
賣身落幕博裕資本勝出
星巴克中國賣身,終于以官宣方式落下帷幕。
11月4日凌晨6時零8分,星巴克通過官微星巴克中國資訊中心宣布,出售中國業務控股權,交易價格為40億美元。
星巴克稱,與中國領先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博裕資本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運營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零售業務。
根據協議,博裕資本將持有合資企業至多60%股權,星巴克保留40%股權。這意味著,星巴克中國易主給博裕資本。
回溯星巴克的中國征程,最初進入中國市場,也是合資經營方式。
1999年1月,星巴克中國首店在北京國貿開業,當時星巴克將代理權拆分為三。2005年,星巴克開啟“收權”之旅,逐步回收代理權轉向直營。到2017年,星巴克全資收購與統一在華東的合資企業,實現中國大陸市場100%直營。
一年前,星巴克中國的股權出現松動跡象。
在2024年7月底的股東大會上,星巴克首次提到引入合作伙伴的可能性。當年10月,星巴克新任全球CEO尼科爾表示,在中國市場將繼續探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助力長期增長。
自此開始,關于星巴克中國賣身緋聞逐漸增多。
2025年2月,媒體報道,KKR、方源資本、太盟投資集團等投資機構對收購星巴克中國業務表現出意向,華潤集團與美團也作為潛在買家與星巴克進行了初步接洽,騰訊、京東也在潛在買家之列。
三個月后,媒體進一步報道,星巴克正評估其中國業務的多種選項,包括引入當地合作伙伴或出售部分股權。
2025年6月11日,星巴克CEO尼科爾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出售中國業務股份的計劃已引起了“大量興趣”,已有很多有興趣的投資人。
最終勝出的博裕資本有何來頭?
博裕資本成立于2010年,由前中國平安總經理張子欣、TPG資本前高管馬雪征等人聯合創立,目前管理著總募集規模為近百億美金的美元基金,是中國最大的私募投資公司之一,主要投資媒體與科技、大健康、零售消費和金融服務等行業,投資組合里的公司有93家,包括極兔快遞、小紅書、愛奇藝、網易云音樂、快手、SHEIN等。在餐飲領域,博裕資本出資4000萬美元認購蜜雪集團基石股份,成為其頭部基石投資者。
星巴克中國的挑戰
星巴克為何要出讓中國業務控股權?未來,星巴克的中國業務將走向何方?
星巴克中國業務正遭遇發展困境。
經營業績方面,2024財年,星巴克中國營業收入為29.58億美元,同比下降1.4%,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8%,平均客單價同比下降8%。2025財年第一季度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6%,已連續四個季度下滑。
星巴克中國正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在中國市場,以瑞幸咖啡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以“9.9元咖啡”的性價比,打破了中國消費者對現制咖啡的價格認知,搶占了較大市場份額。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星巴克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42%的峰值,下滑至2024年的14%;瑞幸咖啡以35%的市場份額登頂,庫迪也以12%的份額緊隨其后。
從線下門店數來看,瑞幸咖啡的門店數超過2.4萬家,星巴克中國8000多家,前者是后者的三倍。星巴克中國的目標是,門店數達到2萬家。
為應對激烈競爭,星巴克中國調整了經營策略。2025年7月,星巴克罕見地在中國市場實施降價策略,推進菜單本土化,并更新營銷策略。
同時,星巴克加速布局低線市場,將其作為擴張的核心戰場。2025財年,星巴克中國新進入166個縣級市場,較上一財年接近翻倍,全財年累計凈新增門店達415家。下沉市場門店在整體中的占比從2024年末的17%升至35%。為適應下沉市場,星巴克中國還調整了門店模型,采用“小而美”的輕量化模型。單店面積從傳統大店的200平方米壓縮至80平方米—120平方米,降低堂食座位比例,重點配置取餐區與外賣窗口。
星巴克中國的經營業績有所回暖。根據10月30日發布的2025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星巴克中國市場營業收入連續第四個季度增長,達到8.316億美元,同比增長6%。2025全財年收入達到31.05億美元,同比增長5%。在銷售端,第四財季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2%,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長9%。這一增長勢頭得益于非咖飲品創新與價格下降帶來的需求增長。
盡管星巴克采取了降價策略,但相較于瑞幸咖啡等對手,其在價格方面仍然缺乏競爭力。
星巴克中國的估值達130億美元,引進博裕資本,于星巴克而言,不只是股權結構的變化,更是中國市場本土化的更進一步實踐。借助博裕資本,星巴克中國能否奪回失去的市場,并重回穩健增長軌道,備受市場關注。
視覺中國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