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的以色列,被一場橫跨司法、軍事與政治的風暴席卷。
前軍事檢察長伊法特·托默-耶魯沙爾米少將,10月31日因批準公開虐囚視頻辭職,11月2日清晨離奇失蹤,汽車遺棄在特拉維夫海灘,當晚便被警方逮捕。
這場反轉荒誕的要命,而引爆一切的,是一段士兵用盾牌圍堵巴勒斯坦囚犯,實施殘忍虐待的視頻,讓無數人看了都頭皮發麻。
![]()
伊法特·托默-耶魯沙爾米
海灘棄車引軒然大波,6小時后逮捕真相浮出水面
11月2日清晨,以色列《國土報》突發報道,托默-耶魯沙爾米失聯。
警方在特拉維夫附近的阿茲羅尼海灘發現她的白色轎車,車門未鎖,鑰匙仍插在點火器上,副駕駛散落著少將軍官證、一份簽好的辭職信,以及手機里一條未發送的短信。
短信上寫著“真相不該被盾牌擋住,正義不應向權力低頭”,消息一出,社交媒體“尋找托默”話題迅速登頂,支持者擔憂她遭政治報復,右翼則嘲諷“畏罪潛逃”。
![]()
伊法特·托默-耶魯沙爾米
警方出動直升機和數百警力地毯式搜索,6小時后突然宣布“人已找到且安然無恙”,隨即公布逮捕決定,罪名是“泄密、妨礙司法公正”。
這場看似簡單的逮捕背后,藏著以色列司法與政治權力的深層博弈,而引爆這一切的,正是那段讓以軍聲譽掃地的虐囚視頻。
![]()
伊法特·托默-耶魯沙爾米
盾牌后的虐囚暴行
視頻里的場景,足以讓任何主張“文明執法”的人脊背發涼。
2024年8月,以色列第12頻道播出的這段監控錄像,拍攝于內蓋夫沙漠的斯德泰曼軍事基地。
畫面中,3名士兵將一名蒙眼戴鐐的巴勒斯坦囚犯拖至墻角,用防暴盾牌堆成半米高的屏障,徹底擋住監控視野。
隨后的畫面因涉及嚴重暴力被媒體打碼,但以色列紅十字會的醫療報告還原了細節,囚犯遭受性虐待、鈍器毆打,導致直腸撕裂、三根肋骨骨折,內臟多處挫傷,經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

以軍虐囚視頻片段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沃爾克?圖爾克在2025年10月的報告中披露,這只是冰山一角。
調查團隊收集到200多名囚犯的證詞,證實基地存在水刑、放狗撕咬、24小時強光噪音折磨等系統性虐待,甚至有囚犯因鐵鏈捆綁過緊被迫截肢。
當這些細節公之于眾,托默-耶魯沙爾米批準曝光的行為有了清晰注腳,而她的被捕也更顯詭異,揭露罪行的人被追責,實施罪行的人卻仍在逍遙。
![]()
伊法特·托默-耶魯沙爾米
右翼挺施暴者稱“英雄”,司法堅守者遭政治圍剿
虐囚視頻曝光后,以色列國內并未形成對暴行的反思,反而陷入尖銳對立,這種撕裂讓托默-耶魯沙爾米的處境愈發危險。
視頻播出次日,5名涉事士兵被刑事指控,但右翼勢力的反應令人瞠目。
2024年7月,1200名右翼分子沖進斯德泰曼基地,圍堵調查人員車輛,高喊“士兵是英雄”“不要審判保衛國家者”。
這種狂熱在伊法特·托默-耶魯沙爾米辭職后達到頂峰,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極右翼政黨“猶太力量”領導人,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段鄰人震驚的監獄視頻。
![]()
本-格維爾發布視頻畫面
畫面中他站在5名被反綁手腳、趴在地板上的巴勒斯坦人面前,對著鏡頭宣稱“這些哈馬斯成員就該直接執行死刑”,同時直指托默-耶魯沙爾米“背叛國家”。
國防部長卡茨更公開表態,稱批準曝光視頻的行為“不配穿軍裝”,早在10月就強制她休假。
與右翼狂熱形成對比的是司法系統的堅守,托默-耶魯沙爾米在辭職報告中寫道,“我稱他們為最惡劣的恐怖分子,但這不能成為放棄調查的理由”。
可當正義的堅守遭遇政治狂熱的碾壓,吹哨人淪為犧牲品便成了必然,而這種撕裂正讓以色列的法治根基搖搖欲墜。
![]()
伊法特·托默-耶魯沙爾米
聯合國定性“危害人類罪”,以政府借追責轉移焦點
國內的對立尚未平息,國際社會的譴責浪潮已洶涌而至,以色列的外交困境,讓托默-耶魯沙爾米的被捕更像一場轉移視線的鬧劇。
2025年11月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41票贊成、5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要求國際刑事法院對斯德泰曼基地虐囚事件展開調查,明確將相關行為定性為“危害人類罪”。
歐盟的反應更為直接,當天宣布暫停對以色列的1.2億歐元軍事培訓援助,理由是“違反人權援助條款”。
法國、西班牙等國宣布召回駐以大使,德國議會通過決議,譴責以色列“系統性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
![]()
聯合國
即便是盟友美國,內部也出現分裂,國會民主黨議員聯合提交提案,要求凍結對以軍售中的“人群控制裝備”,即防暴盾牌、橡膠子彈等。
還有數百名美國猶太學者發表聯名信,稱“虐囚行為玷污了猶太民族的正義價值觀”。
面對空前的國際壓力,內塔尼亞胡在內閣會議上只字不提虐囚調查,反而反復強調“視頻泄露造成巨大聲譽損害”。
這種避重就輕的態度,讓外界看清,逮捕托默-耶魯沙爾米,不過是想通過追責吹哨人,掩蓋系統性罪行的遮羞布。
![]()
內塔尼亞胡
結語
當一個國家將施暴視為“反恐必要手段”,將吹哨人定義為“國家叛徒”,其文明底線早已岌岌可危,托默-耶魯沙爾米的未發短信“真相不該被盾牌擋住”,或許正是對這場危機的最好注解。
真相從不會被永遠掩蓋,那些被虐待的受害者、那些堅守正義的少數派,終將讓歷史記住:在權力的狂熱之外,還有人性的微光不曾熄滅。
這場風波的最終結局尚未可知,但它留下的追問值得每個國家深思,當國家安全與人性底線沖突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信息來源:公開虐囚視頻的以軍少將,不是失蹤,是被捕!以色列警方:涉嫌泄密和其他嚴重刑事犯罪
上觀新聞 2025-11-03
![]()
信源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