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訪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全方位款待,一整天笑容就沒斷過。每一幕都透著美日同盟的“親密無間”。但沒人想到,前一秒還在嘻嘻哈哈的她,下一秒就對著特朗普的一個要求說了“不”。
![]()
高市早苗與特朗普舉行日美峰會
這場反轉發生在東京赤坂迎賓館的會談中。當特朗普再次提出讓日本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時,高市早苗收起了笑容,給出拒絕:“停止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十分困難,請美方理解日本的能源需求。”
這一回答估計會讓特朗普感到意外,因為一周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施壓時,日方還只是“支支吾吾”地含糊其辭。
為了讓拒絕更有說服力,高市早苗還硬扯了個特別的理由,說“要是日本退出,只會讓中俄受益。”但實際上,高市早苗斗膽拒絕特朗普,根源在于日本繞不開的能源現實。
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占日本進口總量的近9%,看似不算特別高,但這筆供應卻連著日本的經濟命脈。遠東的“薩哈林2號”項目是關鍵——三井物產和三菱商事分別持有12.5%和10%的股份,合同要到2028年至2033年才陸續到期。
![]()
一艘LNG運輸船開往東京一座熱電廠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赤澤亮正上周曾表示,來自俄羅斯“薩哈林2號”項目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對日本的能源安全“極為重要”,在電價上漲的情況下,替代這些供應將會代價高昂。
對于本就因物價上漲而怨聲載道的日本民眾而言,日本答應美方的要求,無異于政治自殺。因此,高市的拒絕是無法承受之重下的必然結果。所謂“會讓中俄受益”的理由,不過是她為自己的無奈之舉尋找的一塊遮羞布。
與這次“拒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市早苗在關乎美國核心戰略利益上的全面順從。在此次會談中,雙方重點討論了防務議題。高市早苗不僅承諾,將防衛費占GDP 2%的目標,從2027年提前至本年度完成,還同意在2026年底前修訂“安保三文件”,全面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
她積極表態,宣稱日本“將繼續與美國攜手”,甘愿成為美國在該地區遏制戰略的“關鍵支點”。這種一邊倒的妥協,清晰地勾勒出日本外交的真實圖景:
在美國劃定的框架內,它還可以為自己的經濟利益討價還價,但在安全和戰略上,日本沒有說“不”的權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