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很多感情,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心肝寶貝,心頭肉,永遠以孩子的事情為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我們為他們付出了那么多,自然也希望孩子對自己也有很深厚的感情,希望孩子也同樣依賴自己,愛自己。
可是,有很多寶媽卻在網上忍不住發問:自己懷胎10月,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娃,怎么就和自己不親呢?難道老人說“孩子誰抱就和誰好”的話是真的嗎?
“孩子像是根草,誰抱就和誰好?”
劉女士是一位一歲寶寶的媽媽。由于工作忙,在生完孩子之后,她僅僅在家帶娃帶了半年就把娃托付給了保姆,自己與丈夫更多的時候則是忙于工作。
![]()
這次,她好不容易完成個大項目才有了休假,但劉女士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發現孩子和自己一點也不親。
不僅如此,孩子在與劉女士相處的過程中,也一直左顧右盼的找家里的保姆阿姨。自己逗他,他也不笑,只有保姆拿著玩具,逗他玩才會笑得很開心。
這讓劉女士非常傷心,她雖然一直忙于工作,但每天回家后還是會在小家伙面前“刷臉”,可沒想到即便是這樣,孩子也不和她親了,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孩子像根草,誰抱和誰好。”
![]()
此事一出,引發了網友的熱情討論。很多網友也表示自家娃也有這種情況,自己辛辛苦苦照顧了大半年,等孩子大一點了,媽媽出去工作后,用不了多長時間,孩子就不認媽媽只認奶奶了。
對此,有育兒專家表示這種情況的出現十分正常,因為孩子和家長建立依賴關系有一個逐漸遞增的階段,如果錯過了以后,即便是親生爸媽在嬰兒眼里也是“陌生人”。孩子對家長的依賴主要分為4個階段
●撫養人無差別階段:0-2個月
在這個時段的寶寶幾乎沒有認人的能力,所以大家會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無論誰照顧都是會接受的,不會特地找爸爸媽媽或者親近的人。因為他們還處在沒有識人能力的撫養人無差別階段。
●嘗試與主要撫養人建立聯系階段:3-6個月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能力越來越強,也初步具備了認人的能力。
所以大家會發現,如果你照顧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一段時間,寶寶在需要人依賴的時候,會左顧右盼的找你。
但是如果你長期不出現,這種現象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這就是依賴關系的初步建立。
●與撫養人建立明確依賴關系階段:7個月-2歲
七個月以上的寶寶識人的能力已經基本成熟了他們可以明確地分辨出誰是誰,自己和對方是什么關系,所以這個階段也是寶寶建立明確依賴關系的階段。
因此,建議爸爸媽媽們一定不要錯過這個階段,盡量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寶寶,讓寶寶對你產生依賴。
當然,家長若是錯過孩子依賴建立期,就算是親生媽媽也能變成陌生人,就別怪寶寶與你不熟了。
●調整依賴關系階段:2歲以后
如果家長因為一些原因錯過了與寶寶建立明確依賴關系的階段,那么就只能在寶寶兩歲以后慢慢地調整以來關系了,這個過程通常會比較漫長,而且需要更多的陪伴,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讓寶貝慢慢接納你。
![]()
家長想抓住寶寶的“心”,就與孩子建立正確的依賴關系
都說血濃于水,相信有不少朋友也都發現了,孩子與爸爸媽媽之間本身就存在著一種莫名的依賴。
不過,這種依賴心理也是需要家長用心經營和維持的,所以即使有這層親密關系做依托,也要用心關愛寶寶,用心建立和寶寶的依賴關系。
![]()
懂得“刷臉”的家長,更容易成為孩子心中的“Number1”
首先,在寶寶哄睡時多“刷臉”
一個人在睡覺的時候通常是最放松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最親密的人在身邊往往會很舒服。家長們可以通過這一特性,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多刷臉,讓寶貝眼熟你,再去拉近距離,建立依賴關系。
其次,在寶寶通過游戲時多“刷臉”
和寶寶一起做游戲,是最有效的和寶寶拉近關系的方式。家長可以通過簡單的小技巧,從“好朋友”做起,再逐漸成為小家伙們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 本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等版權歸作者享有。 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