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 id="ue9b1"></blockquote>
    
    

    <style id="ue9b1"></style>
      <sub id="ue9b1"><p id="ue9b1"><form id="ue9b1"></form></p></sub>

      <strong id="ue9b1"><button id="ue9b1"><mark id="ue9b1"></mark></button></strong>
      成年午夜性影院,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糧食穩產高產靠什么丨量質并重加強耕地保護

      0
      分享至

      量質并重加強耕地保護

      民以食為天。對于我國這樣一個14億多人口大國,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黨和國家關心的頭等大事。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力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根基,也是確保糧食安全的命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采取一系列硬招實招,堅守耕地保護紅線。但是,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并沒有改變,耕地保護面臨的矛盾和挑戰凸顯、任務更加艱巨。從數量上看,我國耕地僅占世界9%,總量就那么多,卻要養活世界近20%的人口,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40%。近年來,為推動經濟發展,一些地方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以及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流失等問題仍然存在,耕地總量由減轉增的基礎并不十分牢固。從質量來看,盡管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但耕地質量總體不高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性轉變。根據質量等級劃分,我國耕地質量平均等級僅為4.76等,其中7等至10等低質量耕地占比22%,數量超過4億畝。

      耕地作為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其規模與質量直接關系我國的糧食產量和糧食安全。進入新時代以來,為保障糧食安全并滿足人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的需求,黨和國家在耕地保護的政策上也逐步從穩定數量向穩數提質、量質并重上轉變,把提升耕地質量置于與穩定耕地數量同等重要的位置。202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關于加強耕地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完善占補平衡的意見》,對穩定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進行了具體部署。2025年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法(草案)》,決定將這一法律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10月24日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10月28日公開征求意見。這說明我國在量質并重加強耕地保護上開始從制度規范逐步躍升到法治建設的軌道,拓寬了加強耕地保護治理的新路徑。內蒙古、吉林、重慶等地的經驗說明,加強耕地保護不僅要重視數量,也要重視質量,要堅持數量質量一起抓,把規模和質量作為守護糧食安全的“看家本領”。

      守牢耕地紅線,穩住耕地總量。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嚴守耕地紅線,嚴格占補平衡管理,統籌農用地布局優化。落實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堅守全國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65億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5.46億畝這一紅線,并且逐級分解下達到各地。持續優化耕地布局,南方省份要有序恢復部分流失耕地,尤其是要加強農民承包責任田地的管理,決不能因農民進城務工讓耕地和基本農田荒蕪。嚴格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用途管控,嚴控非農建設、造林種樹、種果種茶等占用耕地,確保農田農用、良田糧用。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將各類耕地占用納入占補平衡統一管理,并堅持“以補定占”,確保省域內年度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決不突破耕地保護紅線,對突破這一紅線等重大問題實行“一票否決”。

      加強綜合治理,提升耕地質量。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黑土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利用,提升耕地質量。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驗收、管護機制,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并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整區域高標準農田建設。建立健全農田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驗體系,確保高標準農田建一塊、成一塊,對已建高標準農田嚴禁擅自占用。加強耕地灌排保障體系建設,統籌水土資源,穩步增加耕地灌溉面積。對酸化、潛育化等退化耕地以及沙化、風蝕、水蝕耕地開展綜合治理,防止耕地流失及其質量惡化。抓好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分區分類開展鹽堿耕地治理改良,加強耕地鹽堿化防治。推進畜禽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加快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改良培肥土壤,提升耕地地力。完善補充耕地質量驗收機制,對各類占用耕地的補充不僅要數量達標,而且要質量達標,確保達到平衡標準。

      堅持量質并重,是我們黨和國家適應新時代農業發展要求加強耕地保護的創新舉措和重要經驗。從18億畝耕地紅線“千萬不能突破”到突破紅線“嚴肅問責、終身追責”這一歷程來看,黨和國家對加強耕地保護“全面從嚴”的要求一以貫之、決不松懈。“十五五”時期,要從嚴壓實責任,堅持量質并重的思路,健全各項措施,穩耕地數量,提耕地質量,為保障糧食安全和國家安全筑牢堅固的基石,為國家長治久安和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應有貢獻。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 娟 作者系北京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

      內蒙古:用好土地建好糧倉

      “十四五”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緊緊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這一重要任務,持續提升耕地質量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從高標準農田的“精雕細琢”到鹽堿地的“破繭重生”,內蒙古的廣袤土地迸發新活力,為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筑牢根基。2024年,內蒙古糧食產量首次超過800億斤,達820.1億斤,居全國第六位。今年有望再獲豐收。

      內蒙古積極探索現代化良田蝶變之路,把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建設農業強區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巴彥淖爾市積極推動一系列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舉措落地見效。在杭錦后旗蠻會鎮紅旗村,7000多畝高標準農田生機盎然。平整的機耕路、整齊的滴灌帶、清澈的蓄水池,構成了一幅現代化農業圖景。“今年雨水大,高標準農田最大的好處是排溝通暢,從小排溝到支溝再到總干渠,雨再大也不怕積水了,莊稼長得特別好。”紅旗村村民常友明嘗到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好處。

      小田變大田,配合北斗導航播種、水肥一體化等技術,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紅旗村黨支部書記嚴有德算了筆賬:“引進水肥一體化技術后,一個人能管1000來畝地,每畝節水160立方米,葵花畝均增產100斤,玉米增產100公斤,效益看得見摸得著。”

      高標準農田讓規模化種植成為可能。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干召廟鎮農光村通過土地流轉,已形成1600畝洋蔥、1100畝西紅柿等作物的連片種植。今年,農光村集體收入預計達10萬元,實現農戶與集體的雙贏。“我把自家的土地流轉給村里的合作社,統一建設高標準農田,每畝地流轉費能拿1000多元。我再到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掙200多元,現在收入比以前好多了。”農光村村民張麗萍說。

      截至目前,巴彥淖爾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163.03萬畝,計劃2027年將灌區內符合條件的739.3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為促進農業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奠定基礎。從內蒙古全區來看,截至去年底,內蒙古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005萬畝。2025年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面積首次躍升全國第一,帶動全區耕地質量穩步提升。

      面對鹽堿地這一“老大難”問題,內蒙古聚力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針對河套、西遼河、土默川等三大灌區不同鹽堿類型,分區分類開展鹽堿耕地改造提升。堅持“以種適地”同“以地適種”相結合,探索工程改造基礎上的高效節水與調理劑協同改良模式,科學篩選適宜不同區域的耐鹽堿作物品種,因地制宜推廣鹽堿耕地綜合利用技術模式。

      通遼市是農牧業大市,曾飽受鹽堿地的困擾。近年來,鹽堿地治理讓農牧民生產生活有了大的改觀。在通遼市科左中旗豐庫牧場荷葉花分場的羊草種子繁育基地,昔日的鹽堿地發生了驚人變化。過去,荷葉花分場因鹽堿化程度高,土地板結、肥力低下,普通牧草難以生長,土地利用率極低。內蒙古滿都呼草業有限公司通過科學的土壤改良措施,種植羊草、披堿草、沙打旺等,逐步改善了土壤結構和酸堿度。

      “實施鹽堿地治理項目,特種牧草在鹽堿地上成功扎根生長,不僅改善了我們這里的生態環境,更成為農牧民增收的新引擎。企業收完草籽之后,農牧民還能把草打回去,既滿足了養殖需求,又能減少飼草費用的開支。”荷葉花分場黨支部副書記趙國山說。

      在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萬畝鹽堿地改良示范基地,經智能化灌排一體節水控鹽項目改造后,臨河區烏蘭圖克鎮東濟村的3000多畝中重度鹽堿地變身良田。東濟村村委委員武振云告訴記者:“以前向日葵畝產才200多斤,今年向日葵出苗率85%以上,畝產預計能達到350斤,鹽堿地也能豐產豐收。”截至目前,巴彥淖爾市652.23萬畝鹽堿地已改良192.4萬畝,占總面積的三成,畝均增產10%。

      “十四五”時期,內蒙古統籌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已完成鹽堿地改造提升240萬畝。積極推進鹽堿地農牧業產業鏈培育和價值鏈提升,助力內蒙古成功入選全國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試點。打造五原縣鹽堿地向日葵、烏拉特前旗食用菌等農業產業園,帶動鹽堿地特色農業向產業化、高效益方向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廳長郭占江表示,內蒙古錨定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目標,將加大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力度;啟動自治區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建立健全高標準農田長效管護機制;有序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分區探索總結改造提升模式;大力推進節水農業,讓有限的土地產出更大效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經濟日報記者 吳 浩)

      吉林鎮賚:鹽堿地里稻花香

      “畝產622.4公斤,在鹽堿地種植條件下表現突出!”國慶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建平鄉麗華家庭農場傳來水稻新品種“稻花香6號”專家測產好消息。

      67歲的農場負責人毛印華對這個新品種十分滿意,“一公頃地的產量達9噸,比去年的品種增產1噸以上,明年一定多種這個品種。”他連聲感謝說,家里承包的鹽堿地改良成了高產田,多虧了省農科院專家們的幫助。

      白城市地處吉林省西部,是東北蘇打鹽堿地的集中分布區。這種鹽堿地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鹽堿并存,土壤極易板結,通透性差,養分貧瘠,重度蘇打鹽堿地往往寸草不生、飛鳥不落。黨的十八大以來,白城市抓住吉林省實施河湖連通工程等機遇,積極探索鹽堿地綜合治理途徑,取得積極成效。

      毛印華于2015年4月來到建平鄉承包鹽堿地作改良,因為不得法,收糧寥寥,連續賠了3年錢。后來,他請來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駐鎮賚縣試驗基地的馬巍副研究員作指導,一家人認真學習水稻育苗和田間管理等技術,并認準省農科院推薦的耐鹽堿稻種,一步一步走出困境,實現連年豐收。“我家農場今年共種植水稻136公頃,估計能產糧250萬斤左右,又是一個豐收年。”毛印華說。

      馬巍告訴記者,鹽堿地治理需因地制宜,對于白城市的蘇打鹽堿地,應通過培肥地力、以水壓鹽、選育耐鹽堿作物等多種方式綜合改良。多年來,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在鎮賚縣積極探索“以稻治堿”思路,選育出的吉粳816、吉粳830等耐鹽堿高品質水稻品種得到大面積推廣。

      “我們家種的‘稻花香’系列,就是省農科院培育的、適合改良成‘熟地’的高產品種。”鎮賚縣大河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賈文艷說,她和老伴兒在鎮賚縣承包鹽堿地改良已有20年,目前經營著1200多公頃的鹽堿地水稻田。她說,今年白城市氣溫偏高,無霜期來得晚,水稻籽粒特別飽滿,特別是大面積試種了“稻花香6號”,抗倒伏,一公頃地打9噸糧肯定沒問題,“我們種出的‘稻花香’大米呈弱堿性,有利于促進人體酸堿平衡,每斤能賣到6元至16.5元不等,在杭州、成都等南方地區可受歡迎了”。

      經歷了多年的鹽堿地改良,并與吉林省農科院等農業研究機構建立起密切聯系,賈文艷夫婦對鹽堿地改良越來越有信心。“我們已經吃到鹽堿地改良的甜頭了。我老伴兒現在經常說,現在要再給他一大片鹽堿地,無論鹽堿程度多重,他用3年時間就能將其變成好田。”賈文艷說。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近年來,鎮賚縣搶抓省內西部河湖連通工程實施機遇,建立起以嫩江為心臟,32條輸水渠道為動脈,9座提水泵為關節,四大水系串聯成江河互濟的大水網。此舉使全縣的水域面積從2017年9.52萬公頃快速增加到2025年10.13萬公頃,濕地恢復到20萬公頃,不僅大幅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更通過以水洗鹽壓堿,土壤鹽堿程度下降,有機質含量上升,有力促進了糧食生產。

      鎮賚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索鳳林說,得益于河湖連通工程的實施和“以稻治堿”探索,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連年增加,今年達到292萬畝,比上年增加1.5萬畝,其中水田面積發展到155.9萬畝。“去年我們縣水稻產量20.6億斤,今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鎮賚縣作為‘吉林省水稻生產第一大縣’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索鳳林說。

      不僅如此,鎮賚大米的品牌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2020年,鎮賚縣榮獲“中國弱堿地稻米之鄉”稱號;“鎮賚大米”2022年獲“吉林省著名商標”稱號,2023年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今年7月則入圍“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標志品牌”。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鎮賚縣通過實施土地整治增加耕地6.64萬畝,其中水田5.51萬畝。該縣土地整理中心主任李洪成說,目前全縣還有包括鹽堿地在內的耕地后備資源存量面積81.36萬畝,預計其中可改良59萬畝,這將為吉林省“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工程提供有力支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馬洪超 張 淇)

      重慶梁平:良田生金好“豐”景

      走進重慶市梁平區星橋鎮兩路村,連片的高標準農田一望無際,平整的土地上,道路暢通、溝渠相連,清澈的水流順著灌溉管道精準輸送到每一塊田地。

      “過去,土地分散、零碎,大家看天吃飯,既怕旱,又怕澇。如今,小田整成了大塊,地平整、旱能澆、澇能排,種地安心,產量不愁!”60歲的李中財是兩路村的種糧大戶,談起今年的收成,他喜上眉梢:“我在村里一共流轉了900多畝農田,今年畝產平均1300斤以上,畝產最高達到1600斤,又是個豐收年。”

      讓李中財更高興的是,兩路村集體經濟組織整合了農機、農技資源,為種糧大戶提供“耕、種、防、收、烘、銷”全鏈條服務,節約了生產成本,實現種糧戶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收益“雙提升”,“設施齊全,從種到銷,基本用不上人手,種地變得輕松了”。

      梁平區是重慶產糧大區,兩路村是梁平區的產糧大村。“村里已建成3000多畝集中連片、宜機宜耕的高標準農田,今年的水稻畝產平均超過1200斤,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兩路村黨總支書記杜江東告訴記者,糧食穩產增產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

      近年來,針對丘陵地區耕地破碎化、機械化率低等問題,兩路村以“千年良田”為目標,堅持高規格規劃、高質量建設、高要求監管,著力打造現代化農田基礎設施體系。杜江東說,他們將全村土地整體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打破零敲碎打模式和原有田埂界限,通過“小并大、短并長、陡變平、彎變直”實現地塊整合,并同步規劃建設灌溉管網、機耕道等設施,集中連片率提升至95%以上,形成“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格局。

      放眼整個梁平區,“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澇能排、旱能灌”的高標準農田已累計建成超過80萬畝,常年水稻播種面積超過43萬畝。梁平區聚奎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王力告訴記者,該鎮打破地域界限,整鎮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已經實現了高標準農田的全覆蓋,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真正讓“糧田”變身“良田”。

      梁平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張釗介紹,近年來,區里深入實施高標準農田“建一塊成一塊”行動,堅持規劃引領,系統構建高標準農田“規劃、建設、利用、管護”一體貫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有力有效筑牢糧食安全根基。

      記者了解到,梁平區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遵循“一平兩通三提升”的基本標準,“一平”就是田塊平整,結合地塊實際情況開展整治,同時通過施加有機肥、推廣秸稈還田等措施,持續提高耕地質量;“兩通”則是通水、通路,當地一方面修建排水溝、安裝灌溉管網,確保農田實現“旱能灌、澇能排”,另一方面修建田間機耕道,打通地塊間連接通道,提升農機作業效率;“三提升”指的是提升地力、產量和效益,通過扎實推進“一平兩通”,進而實現農田地力穩步增強、糧食產量持續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不斷提升的目標。

      梁平區還堅持改田與改制相結合,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承包權不變、經營權連片”的有效實現形式,推動“無人耕種、無能力種好”的地塊實現專業化適度規模經營,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種植便利度和生產穩定性,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經測算,高標準農田改造后,畝均節約成本約150元,增產75公斤,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實現由改前種田積極性不高向改后搶著種糧轉變。”張釗說,改善后的生產條件吸引了大量經營主體。目前,全區已有種糧大戶400余戶,培育龍頭加工企業80余家,為現代農業注入了源頭活水。

      以梁平區文化鎮為例,2023年實施了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項目,全鎮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8000余畝,項目建設前,全鎮種植大戶只有6戶,流轉面積不足500畝;項目建成后,各村采用現場叫價和本村大戶優先的方式競標農田的經營權,項目建設區實現了全流轉。

      今年,梁平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15.1萬畝,總投資超過3億元,項目創新采用“施工+運營”一體化模式。“我們將堅持質量優先,把握工程建設前、中、后3個時間節點,將工程質量監管貫穿建設全過程,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進一步把糧食單產和品質提上去。”張釗說。(經濟日報記者 吳陸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國經濟網 incentive-icons
      中國經濟網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40377文章數 474122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套内射视频囯产| 国产女人看国产在线女人| 精品 无码 国产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拍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av福利| 99久久激情国产精品| 国产MD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平南县| 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又粗又硬又黄a级毛片|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h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人成人综合在线播放 | 起碰免费公开97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 自在自线| 汤原县|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资源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麻豆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区| 91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中文字幕人妻互换av久久|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久久www免费人成一看片| 亚洲精品日本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四虎精品视频永久免费| 亚洲欧美偷国产日韩| 爱如潮水日本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观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