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全紅嬋可能都沒想到,自己剛用水花消失術征服賽場,轉頭就被一個稱呼征服了全網。
央視一句“紅姨”讓評論區瞬間從“妹妹好強”變成“姨姨抱抱”。
![]()
央視對全紅嬋的稱呼究竟隱藏著什么含義?
這屆網友,為啥被這個帶娃畫面徹底整破防了?
![]()
01冠軍光環下的新話題
就在兩天前,廣州奧體中心的跳臺上,她和搭檔王偉瑩上演了一場“王者歸來”的戲碼。
兩人默契十足,用近乎完美的“水花消失術”,穩穩收割了全運會女團雙人10米臺的金牌。
![]()
這波強勢“上分”,直接宣告了王者的回歸。
她那久經考驗的“水花消失術”依然犀利,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歷經183天的等待,她已強勢歸來。
然而,賽場上的霸氣還未來得及被細細品味,一個場邊的溫暖場景卻意外搶走了熱搜。
![]()
11 月 3 日的廣州跳水館,廣東跳水男團奪冠的歡呼聲震耳欲聾。
鏡頭掃過歡慶的人群時,一個反差感拉滿的畫面突然戳中了所有人 ——18 歲的全紅嬋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抱著個粉雕玉琢的小寶寶。
![]()
全紅嬋穩穩托著寶寶的腰腹,輕輕護著后腦勺,動作輕柔怕寶寶熱還拿證件卡給寶寶扇風,這動作熟練得堪比月嫂。
小寶寶也安安靜靜地待在她懷里,可見“紅姨”經常抱他。
![]()
這一幕被央視新聞捕捉并報道,配文里的稱呼格外顯眼:“謝哥背上的小紅→幫忙帶娃的‘紅姨’!”
![]()
就是這聲 “紅姨”,讓剛為全紅嬋復出奪冠沸騰的網絡瞬間換了畫風。
“全德華,冠軍姑姑上線”、“全妹秒變德華”、“嬋寶好會照顧寶寶”。
![]()
被全紅嬋照顧的寶寶,正是她師兄謝思埸的兒子。
今年8月娃一出生,全紅嬋就在網上喊話師兄:“我已經準備好要抱了!”
![]()
這份迫不及待,其實是一場溫暖的“反向兌現”——回想2021年全運會,她還是個比賽失誤會哭鼻子的小妹妹,是師兄謝思埸遞來衣服幫她擦淚,背著她接受采訪。
![]()
四年過去,當初被呵護的“小紅娃”,如今成了能幫師兄帶娃的“紅姨”。
這波“養成系照進現實”,讓網友直呼:這比金牌更珍貴,我真的磕到了!
![]()
可就在前兩天,全紅嬋復出奪冠的時候,評論區還是那樣的嘴臉。
![]()
02從“賽場魔王”到“溫柔紅姨”,稱呼里的成長密碼
若不是“紅姨”這稱呼突然刷屏,很多人對全紅嬋的印象,大概還停在那個“賽場大魔王”的人設里。
![]()
2007年出生的她,堪稱“天才跳水小將”——14歲在東京奧運會三跳滿分奪冠,一句“想賺錢給媽媽治病”讓她成了全民心疼的“天才妹妹”。
![]()
那時的她,是被師兄師姐護在身后的“小紅娃”:謝思埸幫她整理泳衣,陳藝文教她應對采訪,隊里好吃的都先緊著她。
![]()
可央視這聲“紅姨”,直接打破了所有人的濾鏡!大家猛然發現:當年那個小不點,居然已經能熟練帶娃了。
![]()
鏡頭里她抱孩子的細節直接拉滿——保護寶寶腰腹、溫柔拖著后腦勺讓孩子更舒服、怕燈光刺眼調整姿勢……這細心程度,完全不輸她對待跳水的專業勁。
![]()
網友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養成系照進現實了!”四年前躲在師兄身后擦眼淚的“小尾巴”,如今已成能獨當一面的“紅姨”。
![]()
這波稱呼變遷,那只是換個叫法,分明是大家對她從“賽場天才”到“全能成長”的真心認可。
![]()
03光環下的爭議與堅守,生長痛里的倔強
“紅姨”的溫暖出圈背后,全紅嬋經歷了一場不為人知的硬仗。
![]()
就在這次復出前,網上到處是對她身材的指指點點。
就因為18歲的她長高了、體重增加了,一群鍵盤俠就開始噴:“該減肥了。”
殊不知,她正在闖得正是每個女運動員談之色變的“發育關”。
![]()
這可不是普通的成長煩惱,而是直接影響職業生涯的技術大考。
連跳水皇后郭晶晶當年都差點因為長胖20斤差點斷送運動生涯。
![]()
對跳水運動員來說,長高長胖意味著整個技術動作要全部重改,相當于游戲玩到一半,規則全改了。
![]()
但那些人根本看不見她有多拼:每天論克觀察體重變化,訓練完衣服能擰出水,舊傷復發就咬著牙冰敷繼續練。
![]()
面對無法避免的生長期全紅嬋也表示無奈:“體重也確實漲了不少,心態和動作上都挺多變化的”
![]()
結果呢?復出賽場上,她和搭檔動作同步性拉滿,水花壓得比網友的嘴還嚴實。
賽后她那句“我真棒”,不是驕傲,是183個日夜掙扎后的釋然。
![]()
更圈粉的是她的清醒。
主動退出單人項目,理由直接又靠譜:“舊傷沒完全好,健康比金牌重要。”這格局,讓那些只會敲鍵盤的人瞬間破防。
![]()
原來真正的體育精神,不是永遠完美,而是在不完美中依然選擇死磕到底。
![]()
04風向之變,藏著大眾的覺醒
從“胖了不行”到“紅姨好暖”,網友對全紅嬋的態度轉變,堪稱大型“真香”現場。
![]()
曾幾何時,評論區全是“必須奪冠”“不能長胖”的苛刻要求。
直到她帶娃的溫柔畫面流出,大家才恍然發現:原來運動員不只是比賽機器,更是會成長、有溫度的人。
![]()
這波轉變直接讓評論區換了畫風。
原先的“技術流粉絲”被“紅姨抱抱”刷屏。
網友直言:“以前只盯著她的水花,現在更愛她的溫柔。”
越來越多人開始反思:我們是不是對運動員太苛刻了?
![]()
說到底,這屆觀眾終于明白:真正的體育精神,不是制造完美偶像,而是陪伴一個真實的人成長。
![]()
如今面對全紅嬋,評論區的畫風徹底變了。
不參加單人賽?網友說:“養好傷再說!”體重變化?大家說:“健康第一!”
這種從“唯金牌論”到“成長共情”的轉變,或許才是全紅嬋帶給我們的最大驚喜。
![]()
結語:
賽道已經鋪開,全紅嬋帶著她這份“紅姨”式的溫柔和堅韌,繼續出發。
未來或許還會遇到新的挑戰。但就像她帶娃時眼里的柔光,成長路上的每一步,都比金牌更動人。
![]()
對我們而言,或許不必總用“必須奪冠”的目光審視她,她每一個努力的瞬間,每一次穩穩地成長,都值得送上我們最真心的一句:“加油,你真棒!”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