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灰蝶亞科—嬈灰蝶族
真核生物域
動物界
真后生動物亞界
蛻皮動物總門
節(jié)肢動物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有翅亞綱
新翅下綱
鱗翅目
有喙亞目
異脈下目〈韁翅下目〉
鳳蝶總科
灰蝶科
線灰蝶亞科
嬈灰蝶族
嬈灰蝶族(學名:Arhopalini)是灰蝶科線灰蝶亞科里的一個族。物種分布主要于東洋界,一些更廣泛分布至舊大陸。
![]()
1.雅樸灰蝶屬
雅樸灰蝶屬(學名:Apporasa)是灰蝶科線灰蝶亞科嬈灰蝶族中的一個屬。
雅樸灰蝶是一種小型蝴蝶,屬于灰蝶科。它們常見于歐洲和亞洲地區(qū),特別是在中亞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其翅膀呈淡藍色或紫色,上有黑色斑點和白色邊緣。尤其是雄性,翅膀表面上的黑色斑點更加明顯。
(1)生活習性
雅樸灰蝶的食物來源主要是花粉和花蜜。它們喜歡吸食一些植物如黃菊、委陵菜、馬鞭草等。這種小型的灰蝶也有自己的保護機制,在受到威脅時,它們會向敵人噴出一種具有刺激性的液體來防御。
繁殖期通常在5月至6月之間。交配后雌性會選擇一個適合產(chǎn)卵的植物,并將卵產(chǎn)在植物上。幼蟲孵化后喜歡吃宿主植物的花蕾、花瓣和種子。幼蟲階段通常持續(xù)2至3周,然后會變成蛹,最后在幾天或幾周后化為成蝶。
(2)保護現(xiàn)狀
由于生境的破壞和人類活動的干擾,雅樸灰蝶的數(shù)量正在逐漸減少。目前該物種被列入了《華盛頓公約》附錄II級保護物種,也被歐洲紅色名錄認定為易危物種。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對這一物種的保護與研究工作,并采取措施來改善其棲息地、控制有害捕捉行為等方面,以確保雅樸灰蝶及其棲息地得到充分保護。
2.嬈灰蝶屬
嬈灰蝶屬(學名:Arhopala)是灰蝶科線灰蝶亞科嬈灰蝶族中的一個屬。屬名Arhopala,意為“沒有棍棒”,指觸角末端的錘部不明顯。物種分布于印度至日本到澳大利亞及所羅門群島一帶。幼蟲會與螞蟻共生。
百嬈灰蝶(學名:Arhopala bazala),灰蝶科嬈灰蝶屬的一個物種。
(1)形態(tài)特征
展翅寬40~42mm。雄蟲翅膀表面深黑褐色,上翅除外緣外具微弱藍紫色光澤;翅膀腹面底色褐色,具深褐色斑呈波浪狀分布;下翅具短尾突。雌蟲上翅正面中央為具有強烈金屬光澤的藍紫色,其余部分和雄蟲相似。 [1]
(2)生活習性
成蟲出現(xiàn)于春、夏二季,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區(qū)。喜好訪花吸蜜。
(3)國內(nèi)分布
浙江,福建,江西,廣西,海南,臺灣。國外分布錫金,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3.花灰蝶屬
花灰蝶屬(學名:Flos)是灰蝶科線灰蝶亞科嬈灰蝶族中的一個屬。物種分布于印度阿薩姆邦和中國亞熱帶區(qū)至蘇拉威西島和菲律賓一帶。幼蟲會與臭蟻屬螞蟻(Dolichoderus)共生。
中華花灰蝶(學名:Flos chinensis)又稱“紅帶花灰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大型高山鱗翅目昆蟲。它們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qū)的高山草甸和林緣地帶,海拔范圍為2500-4400米。中華花灰蝶是一種生命力極其頑強的昆蟲,能夠在苛刻的高寒環(huán)境下生存和繁殖。
這種美麗的昆蟲體型較大,成年個體翅展可達8-10厘米左右。它們身體呈黑色,翅膀上覆蓋著白色斑點和紅色條紋,十分鮮艷美麗。不同于其他普通蝴蝶僅有一個季節(jié)飛行,在高山環(huán)境下中華花灰蝶可以分別在夏、秋兩個季節(jié)活動。
(1)食性和棲息環(huán)境
中華花灰蝶屬于植食性昆蟲,主要以植物的花、葉和莖為食。它們常出現(xiàn)在高山草甸和林緣地帶,喜愛生長在草叢中的植物。這些植物通常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能夠適應高海拔、低溫等苛刻環(huán)境條件。
中華花灰蝶對其棲息環(huán)境的要求相當苛刻,只能在氣候寒冷、濕度大、陽光充足的高山地區(qū)才能生存。由于人類活動對其棲息環(huán)境的破壞影響,這種珍稀昆蟲正面臨著空前嚴峻的生存危機。科學家們已經(jīng)開始采取措施進行保護和研究工作,以期讓中華花灰蝶繼續(xù)繁衍生息。
(2)保護意義
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昆蟲群體,中華花灰蝶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和科學價值。它們是高山草甸和林緣地帶重要的傳粉昆蟲之一,對保持該區(qū)域生態(tài)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中華花灰蝶的生存和繁衍也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嚴重干擾,其數(shù)量急劇下降。
因此,保護中華花灰蝶不僅是對人們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一種責任和信仰,也是對中國獨特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的一種珍視和愛護。科學家們應該加強對這種珍稀昆蟲群體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在保障其生存環(huán)境和保護措施上下更大力度。
4.瑪灰蝶屬
瑪灰蝶屬(學名:Mahathala)是灰蝶科線灰蝶亞科嬈灰蝶族中的一個屬。物種分布于東南亞。
瑪灰蝶(學名:Mahathala ameria),灰蝶科瑪灰蝶屬蝴蝶。
![]()
(1)形態(tài)特征
雄雌同型。前翅基部和后翅中部具紫藍色,其余為黑色。前翅外緣前端波狀,中部凹入;后翅頂角尖出,臀角向內(nèi)突出,尾突末端膨大而圓。
(2)地理分布
國內(nèi)分布江西,浙江,福建,廣西,海南,臺灣。
國外分布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
5.塔灰蝶屬
塔灰蝶屬(學名:Thaduka)是灰蝶科線灰蝶亞科嬈灰蝶族中的一個屬。
塔灰蝶是一種大型的白色蝴蝶,屬于灰蝶科。它們分布在亞洲的高山地區(qū),如中國、印度和尼泊爾等地。與其他白色蝴蝶不同的是,塔灰蝶具有深黑色的翅膀邊緣和斑點,這些特征使它們成為了非常醒目和美麗的昆蟲。
塔灰蝶通常在春季到夏季繁殖,雌性成蟲會產(chǎn)下一批卵,并尋找適合孵化卵的植物。幼蟲期通常持續(xù)幾周到幾個月不等,它們會吃食植物葉子并不斷生長。當幼蟲發(fā)育成熟時,它們會結(jié)繭進入變態(tài)周期,并在幾周到幾個月后變成成蟲。
(1)保護現(xiàn)狀
由于人類活動導致了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許多野生動物面臨著瀕臨滅絕的危險。塔灰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其棲息地受到了人類活動的破壞,尤其是森林砍伐和農(nóng)業(yè)開發(fā)。
為了保護這種珍貴的昆蟲資源,各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在中國,政府組織了一些志愿者團隊去塔灰蝶棲息地巡邏,并進行宣傳教育工作。此外,當?shù)鼐用襁€被鼓勵參與到保護行動中來,例如種植更多適合塔灰蝶生長的植物。
(2)對人類的意義
除了美麗和珍貴之外,塔灰蝶還對人類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它們作為食物鏈上較高等級的存在,對維持生態(tài)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文化方面,許多國家都將塔灰蝶視為一種象征性動物。例如,在中國西藏地區(qū),當?shù)鼐用裾J為塔灰蝶代表著純潔、高尚和神圣,他們將其視為一種吉祥物,并用它來裝飾家居和衣服。
總之,塔灰蝶不僅是一種美麗而珍貴的昆蟲資源,還對生態(tài)平衡和文化傳承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共同努力保護它們,讓它們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xù)翱翔于大自然中。
6.賽灰蝶屬
賽灰蝶屬(學名:Semanga)是灰蝶科線灰蝶亞科嬈灰蝶族中的一個屬。物種分布于邦蓋群島及馬來西亞半島。
海侖賽灰蝶(學名:Semanga helena)屬于灰蝶科,是一種常見的小型蝴蝶。這種蝴蝶分布于歐洲、亞洲和北非等地區(qū),喜歡生活在林地、森林邊緣、草地和花園里。
海侖賽灰蝶的翅膀上呈現(xiàn)出淺藍色或紫色的顏色,翅緣處有白色的斑塊。雌性的翅膀比雄性稍大一些,但顏色卻較為暗淡。幼蟲為淡黃色或綠色,身上有許多黑點。
(1)生活習性
海侖賽灰蝶是喜歡陽光和溫暖環(huán)境的晝行性昆蟲。它們常常在早晨和傍晚時分出現(xiàn)活動,在中午時則會在樹林里遮蔭下休息。當氣溫高于20℃時,它們會飛舞到花叢中采集花粉和吸取花蜜。
海侖賽灰蝶的產(chǎn)卵期為春季,雌性蝴蝶會在橡樹、榆樹、楊樹等多種樹木的嫩葉上產(chǎn)下卵。孵化出來的幼蟲會在數(shù)周內(nèi)完成生長并變成蛹,然后在幾周后破繭而出。
(2)保護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yè)化程度的加深,許多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遭到了破壞和污染,使得海侖賽灰蝶等野生動物受到了嚴重威脅。
因此,我們應該采取措施來保護這些生物。首先是加強對它們生存環(huán)境的保護,減少污染和破壞;其次是鼓勵人們種植適合這些昆蟲生長的植物,并提供充足的食源;最后則是通過法律手段來禁止非法捕殺、貿(mào)易和銷售這些珍貴動物。
7.酥灰蝶屬
酥灰蝶屬(學名:Surendra)是灰蝶科線灰蝶亞科嬈灰蝶族中的一個屬。物種分布于東南亞之印度至蘇拉威西和菲律賓一帶。
指名酥灰蝶(學名:Surendra quercetorum)是屬于鱗翅目、灰蝶科的一種蝴蝶,是一種常見的中小型黃色蝴蝶,體長約3.5厘米。它們喜歡在草地、花田、公園等地方飛舞覓食,但也有不少人把它們作為家庭養(yǎng)殖的寵物。指名酥灰蝶的幼蟲以豆科植物為食,成蟲則主要吸取花蜜和水分。
![]()
(1)特征
指名酥灰蝶身體呈黃色,翅膀上有黑色斑紋和棕色邊緣。它們翼展約6至7厘米,翅部表面有細微的毛發(fā)覆蓋。雌性和雄性外貌相似,但雌性比雄性稍大。另外,在不同地區(qū)采集到的指名酥灰蝶顏色可能會略有不同。
(2)生活習性
指名酥灰蝶是一種喜歡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活動的蝴蝶,白天比較活躍。它們常飛到花叢中吸食花蜜,也會吸水。除了在野外活動外,指名酥灰蝶還可以被人工馴化,成為家庭養(yǎng)殖的寵物。此外,它們的幼蟲以豆科植物為食,在自然環(huán)境下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指名酥灰蝶不僅在我國廣泛分布,而且在亞洲、非洲、澳大利亞等地區(qū)都有分布。
8.陶灰蝶屬
陶灰蝶屬(學名:Zinaspa)是灰蝶科線灰蝶亞科嬈灰蝶族中的一個屬。物種分布于中國西部與印度至蘇門答臘一帶。
畸陶灰蝶(學名:Zinaspa distorta),是屬于灰蝶科的一種昆蟲。它們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亞洲地區(qū),喜歡生長在海拔較高且植被豐富的山區(qū)。畸陶灰蝶是一種中型灰蝶,翅膀呈現(xiàn)出棕色和黑色相間的花紋,非常美麗。
畸陶灰蝶是一種典型的日行性動物,在白天往往會飛行到山區(qū)草地或石頭上覓食。它們主要以花粉、樹汁和水分為食,也會偶爾吃些植物葉子。
(1)生存環(huán)境
由于人類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了很大影響,畸陶灰蝶目前正處于瀕危狀態(tài)。其生存環(huán)境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m以上的山區(qū),而這些地方往往受到人類開發(fā)和采伐等活動的威脅。
此外,氣候變化也對畸陶灰蝶的生存帶來了影響。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畸陶灰蝶所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變化,這可能會導致它們無法適應新的環(huán)境而逐漸滅絕。
(2)保護
為了保護畸陶灰蝶這一物種,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我們需要加強對其棲息地的保護和管理,禁止人類活動對其生存環(huán)境造成破壞。
其次,我們可以采用人工飼養(yǎng)等方法增加畸陶灰蝶的數(shù)量,同時進行定期監(jiān)測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們的習性和分布等信息。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提高人們對自然環(huán)境保護和物種多樣性維護的意識,避免過度開發(fā)和破壞自然資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