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僅10秒的視頻,近日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悄然流傳,又迅速消失。
畫面里,一只貍花貓躺在枯枝碎石間,它的前腿插著抽血針,血液順著采血管,流進一旁的血包中。它的身體逐漸癱軟,抽血者仍提起它的后腿,試圖擠出更多血液。
![]()
發布視頻的寵物博主此前稱,這背后是一個被稱為“血貓”的灰色產業鏈,一些血庫將貓的血液高價賣給數家寵物醫院。最終,視頻因“影響市容”被下架,博主也陷入沉默。
這不是動物輸血問題第一次引發公眾關注。據廣東廣播電視臺,2023年,廣州維特欣寵物醫院的前員工爆料,在寵主不知情的情況下,醫院疑似對寄養于此的寵物抽血再銷售。
之后,執法人員調查發現,該醫院向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動物產品樣品并獲利14400元,但銷售過程中未按規定申報檢疫,最終被處以4320元罰款。該公司現已注銷。
隨著討論的發酵,10月28日晚,廣州市動物診療行業協會微信公眾號發布《倡議書》呼吁,全市動物診療機構拒絕使用來源不明的犬貓血液,確需實施犬貓全血輸注治療的,請嚴格遵守《犬貓全血輸注技術規范》。
與此同時,寵物已經成為眾多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員。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下稱“白皮書”),2024年,全國的犬貓總數已突破1.2億只,平均每個寵主擁有1.5只狗或1.7只貓。
從精致的寵物食品到專業的洗護,從貼心的寄養到新型的寵物旅游,今年,連高鐵都向寵物敞開了大門。
據白皮書,全國城鎮犬貓市場規模已經突破3000億元,預計2027年可達4042億元。
然而,當“毛孩子”成為家人,更現實的問題是寵物醫療——當寵物生病時,寵主應該如何應對?如面臨需求時,應該怎么做?
01
當寵物需要輸血時
小茶把布偶貓登登救回家時,它就疾病纏身:口炎、艾滋病、腎衰、蛋白尿……
后來,貓傳腹、杯狀皰疹、免疫性溶血和骨髓再生障礙性貧血也接踵而來。
一年間,小茶帶著登登輾轉多地,跑了50多次醫院,看了十幾名醫生,輸了9次血,醫療費花了數萬元。
小茶曾救助過十幾只流浪貓,將其中4只養在身邊,登登是家中的“老四”。在登登需要輸血的危急時刻,最先救“老四”的是自家的“老大”和“老二”。
雖然內心會有掙扎,但這是小茶能找到的最直接、可控的血源。“我總不能不舍得讓自己家貓來獻血,反而在網上找別人家的貓獻血吧。”
她不是不心疼自家其他“孩子”,只是生死關頭,“每一只貓我都會拼盡全力去救”。
![]()
但自家的血源畢竟有限,當血源不夠時,朋友們的貓成了新的“小英雄”。
每次朋友家的貓獻血,小茶都會主動報銷路費和體檢費,有時還會多塞一些,但朋友們謝絕了,或者只會收很少的錢。
小茶過意不去,會為獻血的貓多加幾個體檢項目作為補償。那些陪貓來的主人守在診室門口,小茶“感覺他們的心都快碎了,但還是愿意做這件事”。
再后來,那些小茶曾經幫助過的小貓的領養人、素未謀面的網友也伸出了援手。一群人用善意延續了登登的生命。
從業10余年的寵物醫生錢嶼建議,寵物輸血時“首先建議寵主自己發布求助信息,依靠社交關系自行解決”。
對于獻血貓也有標準:完成免疫注射,健康,無白血病、免疫缺陷病等病癥,體重約10斤為宜,6個月內只能獻一次血。
貓的血型分為3種,A型最常見,B型比較少見,AB型最為稀缺。
小茶在互助群中也看到,有些主人要的營養費比較高,A型血的貓營養費可以給到800元,B型血可以高達5000元。“一般這種時候,寵主都會很焦慮,愿意這么治療的,也不太在乎價格了。”
如果確實找不到,醫院才會考慮店里的寵物。“通常,寵物醫院不會冒這個風險。用店里的寵物救患寵,如果沒救活,寵主就會懷疑血液有問題。”錢嶼說,“在七八年前,行業暴利發展的時期,的確有醫院拿自己養的寵物亂抽,近幾年相對少很多了。”
湖北宜昌流浪狗救助站負責人王大鍋也印證了這個說法。多年前,有些寵物醫院會專門飼養靈緹犬,它的血液被稱為“萬能血”,可以適配各種血型。
錢嶼介紹,通常情況下,有國家正規批文的血液替代品“生命元”是首選。
“生命元”的主要成分為聚乙二醇牛血紅蛋白偶聯物,主要用于寵物失血、休克等急救,以及寵物外科手術、內科疾病和傳染病的治療。在購物網站也可以搜索到“生命元”的購買鏈接,25毫升的價格為270元至650元不等。
![]()
“生命元”和寵物全血基本可以適用于寵物生病的各種場景,只是“生命元”更多地應用在輕中癥時。
它們各有優缺點,“生命元”是血液替代品,治療效果不及全血,而使用全血時,即使血型相配,也有溶血的風險和概率,這可能引發類似中毒的反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不同的醫院、醫生也會有不同的選擇。
02
“血貓”疑云
反復回看“血貓”視頻后,錢嶼發現了不少疑點。
視頻中,采血部位選擇的是前肢遠端靜脈,血量較少,而專業操作應該選擇血管更粗的頸靜脈,才能保證血流量。如果視頻中的貓處于暈厥或麻醉狀態,心率一定會下降,這意味著末梢循環血量會更少。
錢嶼覺得,要想采集到“這么大一袋的血,從理論上來說是不太可能的”。同時,身在野外,想要徒手控制并精準穿刺一只掙扎的野貓很困難。
正規醫院在進行寵物輸血時,收費內容包括兩類,一類是配型的人工費和麻醉費,另一類是寵物后續治療的住院費。
錢嶼認為,血液本身并非醫院的利潤來源。視頻中傳聞“800元一袋血”的價格顯得荒謬。醫院采購25毫升“生命元”的成本在200元至400元之間。“一家醫院放著便宜的正規的產品不用,非要花800元買來路不明的流浪貓的血么?這完全不符合邏輯。”
錢嶼還了解到,很多能輸血的醫院都有合作的貓舍。他進一步分析,抓捕流浪貓,需要將貓麻醉,這意味著額外花了一筆麻醉的費用,并且采出的血并非馬上使用,還需要承擔苛刻的血液保存成本。
“從經營和利潤的角度來說,他們賺不到錢。不過,我們還是要等待官方部門的調查結果。”
一名商業血庫的工作人員也認為視頻為擺拍。“其一,正常情況下,貓前肢抽不出多少血,且貓抽血都是用針筒,犬才是重力掛的,而且血袋的法式結看上去都沒有打開;其二,抓流浪貓的人力成本很大,不可能專門為了抽一袋不知是否能用的血而去抓流浪貓。醫院和主人也不會用來歷不明的血,否則造成醫療事故,醫院還得賠錢。”
該工作人員介紹,其銷售的商業血庫血源,主要來源為寵物實驗基地。
基地的運作有嚴格的規定,機構名稱通常是“實驗動物中心”“動物實驗中心”或“實驗動物場”,常見動物為犬、貓、兔、小型豬、鼠等,主要來源于合規的繁殖機構,主要從事科研、教學和寵物產品的研發測試。有的基地提供第三方檢測服務,例如寵物食品的適口性、功能性檢測,產品質量檢測等。
為確保動物福利和實驗科學性,實驗動物的飼養和使用受到全程嚴格監管。例如,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的公告,相關機構必須獲得《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或《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才能進行運作。
商業血庫的工作人員介紹,抽完血后會再做一次檢測,檢測項目為通用的血常規、血型、配血等,貓和犬也會分別測試,如貓類包括貓艾滋、貓白血,犬類包括心絲蟲等疾病。檢測報告會同血袋放在一起,合格后才能使用。
針對“血貓”視頻,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崔燦詢問多名寵物醫生后發現,業內人士普遍質疑其真實性,“大概率是擺拍的”。
崔燦是一名“寵物律師”,專門為寵物打官司,接手過不少寵物糾紛案件,包括買賣糾紛、醫療糾紛等。他還發起了“寵物律師聯盟”。
崔燦推測,這段視頻本身可能屬于另一個隱蔽的產業鏈——虐貓視頻的制作與傳播。“我們自己之前就遇到過很多次,”他解釋道,“惡意用這種虐待小動物的方式,引發話題討論度,再造成大量的傳播,這本身就是一個產業鏈。”
據崔燦了解,這類虐殺視頻會被打包成“壓縮包”上傳至內部網站,“一個壓縮包賣5元或10元,有不少人會購買”。
崔燦表示,醫院通常會從專業的血液機構購買血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相關規定中,動物血液被稱為‘動物產品’,這些企業得是合法合規的,血源有生產商家的檢疫批號、生產日期等。”
崔燦分析道,“客觀而言,醫院在血包上的利潤并不高,因為病例及使用頻率不高。醫院的主要盈利范圍是手術、獸藥或寵物的康養,如果血包有問題導致寵物得其他病,一旦被曝光,比如廣州維特欣寵物醫院,面臨的可能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
03
改變的微光
據白皮書顯示,寵物醫療市場規模已達約841億元人民幣,但執業寵物獸醫僅約4萬人。
而據GMI Insights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動物血液及成分市場規模已達6.224億美元,預計2032年將增長至15.928億美元。
“在調查結果出來前,視頻沒辦法證真或者證偽。我國目前尚未出臺‘寵物輸血’的行政法規或強制性國家標準。但寵物醫療行業目前屬于多頭監管區,從法律條文上看,想要執法并非完全無法可依。”
崔燦介紹,獸醫資格考核、獸醫協會和動物診療機構等主要由農業農村部門管理;寵物醫院作為面向消費者的醫療服務機構,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介入;涉及醫療器械注冊、備案和質量監管的,則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若涉及如X光機等輻射性大型醫療儀器,則由生態環境部管理。
“銷售未經檢疫的‘動物產品’,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處以貨值金額最高30倍的罰款,如果銷售金額巨大,可能涉嫌非法經營罪,再由縣級以上的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采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崔燦說。
另外,為了避免事后舉證、維權的困難,崔燦建議寵主在寵物輸血前應看清楚血液來源、生產批文、生產廠家、經營資質等,“這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在系統性的困境中,個體的堅持和群體的互助或能成為推動改變的微光。
首都愛護動物協會向本刊表示,面對動物輸血,目前主流的方式為“志愿者互助模式”。遇到輸血需求時,醫院會通過社交平臺發布“尋血啟事”,血型相配的寵主會攜寵前來獻血。不過這種方式依賴社群和運氣,在緊急情況下,往往“遠水難救近火”。
近幾年,還有一些積極的改變。“在意識方面,越來越多的獸醫和寵主開始關注輸血倫理,譴責‘血貓’現象。在醫療技術方面,寵物血型檢測、交叉配血等技術也提高了輸血的安全性。”首都愛護動物協會說。
![]()
有的醫院也會和寵主會成立互助小組,自發建立一套類似人類無償獻血的互助機制,將稀有的血型進行登記,以便寵主有需要時協助聯系。
“大家的共識是,獻血其實沒有想象中可怕,適量且合理的抽血對動物的身體傷害非常小。”正如小茶的觀察。“每一只獻血的‘小英雄’都吃得很好,每年都會體檢。寵物危急時刻的奉獻,其實也是寵主的偉大。”
正規商業血庫的從業人員,也會同寵物實驗基地合作,通過安全可控的形式,替代“血貓”“血狗”,推動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
救助站的王大鍋他從事了9年動物救助,他的救助基地成立了7年,約有240只狗。有生病的,有流浪的,甚至還有被棄養人直接丟到救助站門口的……
![]()
在9年的救助過程中,他曾遇到過一次狗需要輸血的情況,迫不得已,當時找了救助站另一只健康的狗獻血。但他仍心存不忍。
每年都會有寵主找上門來,出高價求血。而王大鍋都回絕了。盡管適度的抽血對狗傷害不大,但“它們已經經歷了流浪,不忍心再讓它們吃這樣的苦。我寧愿不要這個錢,也不愿意做這種事”。
對于被救助的動物,首都愛護動物協會也倡導應該給予它們無條件的愛和庇護,而不是將它們視為一種可利用的資源。他們覺得,解決血源問題的正道在于建立基于社會志愿者的、確保可規范運營的正規血庫。
建立一套安全規范的動物醫療體系、形成關懷動物的氛圍,其意義不亞于技術本身。這條路或許漫長,但所有的努力在生命面前都值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