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終于向王家衛開炮了,她說王家衛:“沒有張叔平,他算什么?”
![]()
一夜之間,這位被譽為“文藝片教父”的金牌導演,成了眾人口中的“虧欠專業戶”。
更有意思的是,王傳君曾說過一句“我不喜歡”,就被質疑為“忘恩負義”,經因為一場獎項風波意外翻身,娛樂圈的“反轉劇”,真的比電影都精彩。
![]()
轉戰短視頻的向太,近日在直播中成了專業的“爆料一姐”,當然“爆料一哥”當屬王晶了。
而向太是連親兒子向佑的往事,都毫不避諱,就更別說對圈內人的犀利點評了。
![]()
談到王家衛的時候,她直接拋出了兩大“硬傷”,一是“沒有張叔平,他什么都不是”,另一個是“哪個老板投資他不虧錢”。
![]()
但是,向太的吐槽一般都不是空穴來風的,從《旺角卡門》的頹靡浪漫,到《重慶森林》的鏡頭晃動,張叔平的美術設計與剪輯手法,成就了王家衛電影的視覺基因。
![]()
這種基因也影響了后面的《邪不壓正》和《我不是潘金蓮》等作品,這也被網友調侃:“王家衛是靈魂,張叔平才是給靈魂穿衣服的人!”
![]()
在視頻中,向太提到的“投資虧錢”,據傳是因為《阿飛正傳》拍攝時,嚴重超支,導致投資人鄧光榮的公司陷入了財務危機。
特別是王家衛在拍攝《2046》《一代宗師》的時候,也因為拍攝周期過長、預算失控等引發爭議。業內人士也認為,拍他的戲就像開盲盒,可能封神,也可能血本無歸。
![]()
王家衛與張叔平的關系,就跟陳可辛與攝影師李屏賓一樣,他們兩人合作的《如果愛》《投名狀》都成了視覺語言的經典,但是王家衛和張叔平就缺少了導演的獨立性。
![]()
就在王家衛被推向輿論風口的時候,王傳君就曾因為公開批評《擺渡人》而陷入了輿論風波,因為這部戲是王家衛監制的,但王傳君也因為新片《春樹》成為了新的焦點。
![]()
11月3日晚,白百何在社交平臺發文配圖“不聽不看不說”的猴子,被疑控訴獎項分配不公。
![]()
![]()
據爆料稱,《春樹》在東京電影節提名,王傳君雖然是男主角,但是戲份卻少得可憐,而片方為了保住王傳君奪獎,就犧牲白百何女主角的沖獎機會。
![]()
還有人曬出白百何朋友圈的“過河拆橋”的內容,引發網友憤慨。
![]()
再此之前,有傳聞稱王傳君就因拒絕合作《繁花》得罪了滬圈,而現在又被力挺,這種反差極大。有人認為這是他近幾年憑借《我不是藥神》《孤注一擲》等作品積累了口碑,但也有網友質疑,若是獎項靠人情還不是實力,那豈不是打了藝術的臉。
![]()
對于戲份少拿獎這事,和之前的《山海情》差不多,當年熱依扎憑《山海情》擊敗周迅奪飛天獎時,也有人質疑“戲份少為何能獲獎”,張譯在《懸崖之上》也一樣,雖然斬獲金雞獎,但是也是被質疑戲份少。所以獎項是看表演重量,還是角色重量呢?
![]()
隨著王家衛的神話被打破,王傳君的逆襲引爭議,其實也看得出來,娛樂圈背后的資源、人情與藝術是一場復雜的博弈,如果藝術淪為資本的游戲,那誰還會為好的作品買單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