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和榮格分別從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人們的“心理困境” 進行了核心洞察,從不同維度揭示了 “抗拒” 與 “被困” 的深層關聯。得出了一個相似的結論:抗拒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我們成為問題本身,從而被牢牢困住。
克里希那穆提強調,覺察即自由,否定所有的分裂和抗拒才是最高的道德。
自我分裂不僅是人們所有心理痛苦的根源,也是人們覺醒的最大阻礙,而“抗拒”正是制造和維持自我分裂的關鍵機制、并讓你無法客觀地看待事實,覺察根源。
例如,當你抗拒或逃避 “自己的失敗” 時,你就無法覺察到失敗的根源,并做出真正有效的改進,只能反復地陷入不斷失敗的循環。
![]()
深刻的變革源于了解,而非抗拒的行動。
人生的首要任務是認識自己,唯有直面和接納,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發現并打破自己身上的各種枷鎖,從而不斷超越自我。
對此,榮格也強調,對于任何事物,要改變它就要先接受它。人們永遠都無法修復一個自己不愿意面對的問題。
![]()
同時,克里希那穆提認為,抗拒強化了“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二元對立,當你抗拒某件事(如失敗、痛苦、恐懼)時,就把“我”(觀察者)和“對抗”(被觀察者)分開了。
但觀察者即是被觀察者,抗拒本質上就是用“理想中的自我”去抗拒“現實中的自我”,是自我分裂和對抗的主要根源。
只要抗拒存在,沖突和痛苦就必然會持續存在。你越抗拒,自我分裂和對抗就越被強化,你就越被困在它的牢籠里。
榮格則認為,你所抗拒的,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會在潛意識里越長越深,最終以更隱蔽的方式控制你。
脆弱、失敗和恐懼等自己不愿意面對的陰影是人性的一部分,壓抑或否認它只會導致精神分裂,導致焦慮或抑郁等負面情緒。抗拒阻礙了自性化進程,不接納陰影,就永遠無法獲得完整的能量。
![]()
克里希那穆提和榮格共同認為,對抗本身就是沖突的燃料,制造焦慮和內耗。唯有全然接納,才能讓它們因被完全接納和照亮而失去了能量,自然消解。而不是以更隱蔽、更具有破壞性的方式表現出來。
例如,抗拒或恐懼失敗,將會嚴重制約你的信心、勇氣、執行力、創造力和潛能,使你陷入越抗拒,越失敗、越不自信、越失敗的惡性循環。
梵高在精神病院創作的《向日葵》,以濃烈色彩表達對生命的渴望。他曾寫信給弟弟:“我越是痛苦,越要創造美。” 這種將痛苦轉化為藝術表達的方式,體驗了克里希那穆提和榮格“所說的“接納即轉化” —— 當人不再抗拒痛苦時,痛苦便會升華為獨特的成長和創作體驗。
諸神懲罰西西弗斯將巨石推上山巔,每次臨近頂端時巨石又滾落。這個看似荒誕的循環充滿了虛無。但當西西弗斯接納自己的命運后,反而在推石的過程中找到了意義——"登上頂峰的斗爭本身足以充實人的心靈",石頭軌跡的每個起伏都成為他生命力的證言。
這種對命運的接納和重構,使西西弗斯從被動的受罰者轉變為主動賦予意義的存在者。
![]()
在心靈成長方面,分裂與抗拒不僅是生活層面的痛苦之源,更是阻斷人回歸本然心性的 “迷障”。
而對這種 “迷障” 的覺察與消解,既是生活的智慧,也是最直接的修行。
心性本自圓滿,但被思想所制造的分裂和抗拒、所引發的妄念所遮蔽。
唯有超越二元,自然而然地放下分別和執著,全然接納一切,才能讓分裂和抗拒所遮蔽的、本自圓滿的覺性自然顯現。
在克里希那穆提眼中, “覺醒” 不是遙不可及的神秘體驗,也并非是未來的成就。而是對 “心性本自圓滿” 的重新發現。
而這個過程,就藏在對 “思想制造的分裂與抗拒” 的清醒覺察和觀照中。
![]()
正如三祖僧璨所強調的:領悟大道或真理并不困難,只是由于人們揀擇產生愛憎分別,才難以領悟。如果人們能夠不生愛憎、平等看待一切、接納一切,那么大道就會清晰明白地呈現在眼前。
《道德經》強調,水是最近于道的事物。
水善于適應環境且包容一切,可方可圓,能夠無我地融入任何的情境,無所住。沒有抵抗,只有接納,無論把水倒進何種形狀的容器,水便改為容器的形狀,而永不抱怨空間的改變。
對此,榮格強調,我必須接受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并將它們視為通往智慧的道路。找出一個人最害怕什么,這就是他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如果你試圖跳過黑暗,你將會失去黃金。
![]()
一個人最害怕、最想抗拒的事物,往往與他內心深處未解決的問題、未滿足的需求或未發展的潛能相關。
當我們察覺到自己內心的抗拒時,也就從中發現了自己的瓶頸、找到了突破和提升的方向。接納陰影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打破瓶頸、超越自我的過程。
對此,榮格表示,就像面對一個來訪者,如果他一直否認和抗拒談論某個話題,那么治療師就知道,問題的核心恰恰就在那里。
因此,你對抗什么,什么就會持續存在。你越抗拒,就越被困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