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的波克羅夫斯克(紅軍城),俄烏兩軍大戰正酣。 作為頓巴斯地區的交通樞紐,這座城市的控制權關乎整個頓涅茨克戰局的走向。
俄軍自8月以來持續猛攻,至11月初已滲透該市約60%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東南部鐵路樞紐一帶。
戰局貌似向俄方傾斜之際,一場精彩的特種作戰行動給了烏軍有力的支撐。
烏克蘭國防情報局(HUR)組織實施了一次空中突擊行動,成功在波克羅夫斯克西部城區打通關鍵補給通道,扭轉了局部戰場的態勢。
![]()
一, 精密策劃
紅軍城作為頓涅茨克地區東部城市,控制著通往頓巴斯前線的兩條鐵路干線和公路網絡。
目前是烏克蘭東部防線的戰略支點。
10月底,俄軍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加大了壓力,增兵至17萬。
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戰報稱,俄軍繼續在紅軍城火車站地區以及鐵路周邊工業區打擊被圍烏軍。
與此同時,澤連斯基也公開承認:“波克羅夫斯克局勢嚴峻。”
面對如此局面,烏克蘭情報機構沒有選擇常規防御,而是決定主動出擊。一套由烏克蘭國防情報局(HUR)策劃的特種作戰方案很快成型,目標是打通被俄軍威脅的關鍵后勤路線。
![]()
(烏情報局長親自帶隊) 二,黑鷹突擊
11月初,烏克蘭特種部隊乘坐美制UH-60“黑鷹”直升機,在波克羅夫斯克西部城區實施了一次精準的空中機降行動。
這支精英小隊著陸后,迅速展開戰斗隊形,按計劃向指定位置推進。
他們的目標是建立地面走廊,并為后續部隊的加入創造條件。
烏克蘭國防情報局在11月4日的官方聲明中稱:“在一次成功的著陸行動后,HUR特種部隊占據了指定位置,建立了地面走廊。”
隨著戰況推進,更多的特種部隊單位加入戰斗,他們在該地區執行多種戰斗任務,目的是阻止俄軍擴大對關鍵后勤路線的火力控制。
![]()
三,戰略意義
這次成功的特種作戰行動,對于整個波克羅夫斯克戰局產生了直接影響。
隨著特種部隊的成功行動,烏軍不僅穩定了波克羅夫斯克的防線,還為后續防御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亞歷山大·瑟爾斯基親自確認,HUR空降部隊已被部署在波克羅夫斯克,正在進行一項“旨在消滅和驅逐俄羅斯軍隊的復雜行動”。
瑟爾斯基特別強調:“城市沒有被包圍或封鎖,物流仍在運轉。” 這一表態直接反駁了俄羅斯方面關于已包圍城內烏軍的說法。
瑟爾斯基表示:“我們繼續解放和清理多布羅皮利亞突出部的領土。我們守住波克羅夫斯克,我們守住米諾格拉德。”
![]()
四,俄烏雙方的輿論戰。
圍繞波克羅夫斯克的戰斗,不僅體現在槍炮之間,也延伸到了信息戰場。
俄羅斯國防部曾聲稱在紅軍城“圍困烏軍人員”,并表示“烏軍人員已開始投降”。
俄方還報告稱,他們擊潰了一支被緊急派往紅軍城的烏克蘭特種部隊,并稱“從直升機上下來的全部11名人員均被擊斃”。
但值得注意的是,俄方宣稱擊斃烏特種部隊是在烏克蘭發布特種部隊空降行動之后。
另外俄方作為證據的視頻,也被證明為作假。
烏克蘭消息人士否認了俄方關于烏軍特種部隊空降人員被殲的說法,稱該特種部隊小組正在波克羅夫斯克指定區域展開行動。
多位軍事觀察家和戰地記者,包括《經濟學人》的奧利弗·卡羅爾,也發布了顯示烏軍行動開始的視頻資料。
![]()
五,烏克蘭黑鷹降落的啟示。
波克羅夫斯克的特種作戰行動,為我們提供了思考現代戰爭特點的寶貴案例。
1,隨著F-16參戰,俄羅斯已經失去了制空權,烏克蘭兩架黑鷹直升機近日頻繁在戰場上空執行任務。
2,展示了精準情報與快速機動能力的結合,仍能在現代戰場上創造局部優勢。
烏克蘭特種部隊在HUR的直接指揮下,能夠迅速投入關鍵戰場,執行高風險任務,并為后續常規部隊的部署創造條件。
3,開戰以來,依托西方衛星偵察、電子偵聽以及敵后情報網絡,烏軍構建了遠超俄軍的戰場感知體系,形成了“我看得見你,你卻看不見我”的非對稱優勢。這是烏克蘭蛛網行動和此次黑鷹降落成功的重要原因。
反觀,戰爭爆發三年多,俄羅斯無一次成功的斬首行動。
一次成功的特種行動,不僅能改變局部戰場的力量平衡,更能提振整體士氣,創造戰略性的機遇。
![]()
黑鷹直升機降下的不僅是一隊特種兵,更是扭轉戰局的希望。
隨著更多烏軍部隊通過特種部隊開辟的通道加入戰斗,波克羅夫斯克的防線正重新穩固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