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道
良率和量產時間,一直是決定著全球OLED 8.6代線競爭的關鍵。近日,原本韓國廠商三星顯示一路領先的格局看起來有了新變化。
11月3日,京東方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下稱“記錄表”)顯示,其位于成都的OLED 8.6代線目標在明年下半年實現量產,這意味著它與三星顯示的量產時間更加接近。
站在IT中尺寸顯示的增量風口,目前全球已經有4家面板廠商投身于OLED8.6代線的建設中,公開的總投資金額已經接近1700億元人民幣。繼LCD領域戰果見分曉后,一場OLED8.6代線的全球比拼已經開始。
OLED產能競速
相較“明年年底”這個京東方此前給出的時間表,它的成都OLED 8.6代線量產時間提前了。
據上述記錄表,京東方10月31日在被投資者問及OLED 8.6代線進展時透露,其首批核心設備已于今年5月20日搬入,較原計劃提前四個月,首次點亮預計在今年12月,量產時間目標為明年下半年。
京東方同時透露,在OLED8.6代線的客戶方面,公司正與國內外核心客戶共同研發IT類(NB、TPC)及車載類產品,部分產品已在重慶6代線進行驗證,相關情況將在明年逐步顯現。
在上述記錄表中,京東方還從資本開支方面透露了OLED 8.6代線的進展:2025年是資本開支的高峰,主要由于成都OLED 8.6代線的大量投入;2026年仍會有一定支出,主要用于后續設備采購;從2027年開始,隨著量產完成且無新產線投資計劃,資本開支將大幅下降。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京東方于2023年11月宣布擬在成都投資建設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總投資630億元,這也是國內首條瞄準IT中尺寸顯示市場的OLED 8.6代線。
但它并不是全球首條OLED 8.6代線。在京東方之前,三星顯示已經在2023年的4月宣布將投資4.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5億元)將原位于韓國忠清南道牙山市的大尺寸液晶產線改造成IT用的第8.6代OLED面板生產線。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9月末三星顯示CEO李青(Lee Cheong)在第16屆“顯示日”慶典上表示,其8.6代OLED產線將在2026年第三季度左右開始量產。有業內人士在跟本報記者交流時還表示,據其了解,三星顯示將在明年下半年為蘋果供應其14英寸和16英寸MacBook Pro所用的OLED面板。
迪顯(DISCIEN)副總經理易賢兢認為,京東方OLED8.6代線量產提前,將加劇中尺寸OLED市場的競爭,三星顯示和京東方分別采用的氧化物和LTPO技術在功耗、刷新率等各有優勢,量產提前將推動BOE和三星提速技術迭代,他還對本報記者表示,“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BOE的提前量產,未來將給主要品牌特別是國產品牌帶來更多的供應選擇,有助于國產品牌的供應鏈更加多元化均衡。”
差異競爭加劇
不只是三星顯示和京東方,目前全球已經有四條建設中的OLED8.6代線。另外兩個走差異化競爭的玩家,分別是去年5月宣布總投資550億元、采用無FMM(精細金屬掩膜版)技術的維信諾,和最新入局投資295億元、采用印刷OLED技術的TCL華星。
雖然技術路線不同,但他們的目標卻是一致:紛紛重金投入OLED8.6代線背后,相對于缺乏增長想象空間的TV和手機,IT、車載、醫療等場景所在的高價值中尺寸顯示市場正成為上下游廠商們的新增量,但現有的OLED產能卻不能匹配需求。
奧維睿沃研究總監榮超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當前全球已經在運行中的OLED高世代線只有韓國面板廠商LGD的2條G8.5代WOLED線和三星顯示的1條G8.5代QD OLED線,但這3條線均主要生產TV面板,還有少量MNT(顯示器)面板。
京東方也在上述記錄表中稱,從整體供需看,當前6代線手機產品供需存在壓力,但高端IT產品(顯示器+平板+筆記本)對OLED的需求折算成LCD等效產能,滲透率仍不足10%。在提到OLED8.6代線的進度時,其還提到,“屆時,公司將能夠同步國際同業,搶占高端市場,進一步強化公司在半導體顯示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事實上,在“同步”這個追求下,一場OLED8.6代線的拼手速大戰已經展開。相對于三星顯示和京東方預期在明年下半年的量產,TCL華星的預期量產時間在2027年,維信諾則尚未對外給出時間表。
對于未來相對集中爆發的產能,TCL科技高級副總裁、TCL華星首席執行官趙軍此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中尺寸產能確實有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里面臨著集中釋放的壓力,同時也要看到整個需求的培育和需求的提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誰更有競爭力,誰具有優異的顯示性能與質價比,誰才能取得先機。”
良率無疑是這場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易賢兢認為,OLED8.6代線要想實現量產,良率需達到70%—80%,目前OLED 8.6代線面臨的考驗主要是技術的穩定性以及上游材料的緊密協同等,此外前期面臨的攤提折舊壓力也很大。
他同時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些不同的OLED技術路線在初期應該還是會進行差異化競爭,“短期內三星應該還是聚焦中高端產品,BOE應該是先從中低端產品入手,再向高端滲透,華星的印刷OLED有成本優勢,材料利用率也高,前期應該也是用在中低端產品,然后通過技術迭代向高端產品滲透,維信諾的無FMM技術可以簡化工藝流程,也具備成本優勢,前期應該也是聚焦在中低端市場。”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