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11月4日電(董易鑫)“照片最右邊這位是我父親,他是臺灣義勇隊的首批隊員。”11月3日下午,在浙江金華,臺灣義勇隊隊員劉道榮之子、臺屬劉勝欣指著老照片說,在父親的口述下,他這些年整理過很多相關資料,也正將這段歷史講給下一代聽。
當日,“追憶烽火歲月 厚植家國情懷”——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活動在金華舉行。包括劉勝欣在內的約50位臺胞臺屬來到金華烈士紀念館,參觀“金甌無缺 華夏永固”臺灣同胞反殖民反侵略圖文展;走進位于金華古子城酒坊巷84號的臺灣義勇隊成立舊址,了解父輩、祖輩的那段刻骨銘心的舊時光。
“七七事變”后,中國抗日情緒高漲。1939年2月22日,在浙閩兩省政府的支持下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指導幫助下,以臺籍抗日將領李友邦為隊長的臺灣義勇隊在金華誓師成立。
“父親曾說‘我小李友邦一歲,把他當作大哥、領路人,很多他不方便、來不及的事情都是我們在做,包括去金華以外的地方支援等’。”劉勝欣回憶道。
歷史資料顯示,臺灣義勇隊的足跡遍布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他們以筆為槍,創立《臺灣先鋒》等刊物;以醫為盾,開設臺灣醫院,成為中國東南地區一股堅定的抗日力量。
現居浙江蘭溪的臺屬黃幀介紹,她的爺爺、奶奶、姑媽均為臺灣醫院的醫生,今天是她第二次來到臺灣義勇隊成立舊址。“作為后人,我特別驕傲,也正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希望他們一代一代講下去。”黃幀說。
“沒來這里前,我真不清楚金華和臺灣之間有這么深的故事。下次我要帶著孩子來舊址看看,讓他們明白我們的先輩是如何保護祖國的。”臺胞高麗娟說。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如今,這處白墻黛瓦的居民建筑——臺灣義勇隊成立舊址,正以一張張照片、一卷卷文書,向民眾訴說著兩岸同胞同仇敵愾、共抵外侮的往事。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