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州,一女子聽說東北大米口感好,特意去超市買了一袋包裝上寫著“東北大米”的產品,滿心期待地想嘗嘗鮮。可回家仔細一看包裝袋上的小字,發現產地竟然寫著廣州,當場就懵了,東北大米的產地不應該在東北嗎?市監局回應:東北大米是一個品牌
![]()
包裝上顯示,這袋大米的產品名稱叫:東北大米,而產地是在廣州,女子覺得自己被套路,質疑是掛羊頭賣狗肉,這顯然和自己想要買的東北大米是不一樣的,既然產地是在廣州,那有何必買它呢?
![]()
生產商的說法是,大米確實是東北的,只不過拿到廣州來加工、包裝、銷售,所以標的產地是廣州。聽起來像是解釋得通,但消費者一聽,總覺得怪怪的。畢竟大家認“東北大米”,多半認的是土地、氣候、水源,那股獨特的香味和口感,不是說搬到南方包裝一下就一樣了
![]()
市監局的回應也算專業,說產地標注指的是最后一步加工地,不是原料來源地,至于大米最初產自哪里,屬于“原產地”信息,目前并沒有強制要求標注。只要商家能證明大米品種確實來自東北,或者進貨渠道確實在東北,就不算違規
其實這種情況倒是挺常見的,比如豆油在河南灌裝、咖啡豆在上海烘焙、海鮮在江蘇分裝。可問題在于,這種標注方式雖然合規,卻容易讓人誤解
大家關注的不是法律定義的“產地”,而是“東西到底來自哪”。這就像我在餐館點“陽澄湖大閘蟹”,結果老板說螃蟹是外地養的,只是在陽澄湖洗了個澡,你說這事能不讓人心里別扭嗎?
商家按規則標,消費者按常識認,結果就容易“各說各的理”。其實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包裝上寫清楚,東北種植,廣州包裝。既能交代清楚來歷,也能避免誤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