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區域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營商環境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它不僅是吸引資本的“風向標”,更是滋養企業發展的“土壤肥力”。位于贛西北的宜豐縣,深諳此道,以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創新推出并深入實踐“營商雙應”服務機制,以其“高效服務‘有求必應’、對標灣區‘無求先應’”的核心理念,輔以“無事不擾”的剛性制度保障,成功塑造了一個數據可驗證、企業有感知、發展見實效的縣域營商環境活力生態,為新時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頗具借鑒意義的“宜豐樣本”。
![]()
“雙應”協同,雙輪驅動,全周期降本增效的系統性變革
“營商雙應”機制絕非浮于表面的口號,而是一項以企業為中心,以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為核心目標的系統性工程。它通過“有求必應”的精準紓困與“無求先應”的前瞻布局,形成了驅動企業輕裝前行、加速奔跑的雙輪,共同構筑了宜豐營商環境的“四梁八柱”。
“有求必應”:精準疏通企業發展“堵點、難點、痛點”
宜豐縣的“有求必應”,追求的是一種“企業呼聲,政府回聲”的即時響應與高效閉環。它通過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企業訴求響應體系,確保企業任何“急難愁盼”都能找到入口、得到回應。
●結對駐企。從“企業上門”到“服務上門”的深刻轉變。宜豐創新打造的結對駐企機制,將服務觸角直接延伸到企業一線。駐企代表不再是簡單的聯絡員,而是化身“政企聯通信息員”“政策必達宣傳員”“破解難題促進員”“要素保障協調員”“優化環境服務員”。該機制運行一年來,已累計收集企業各類訴求52件,成功化解用地、用工、融資等矛盾糾紛35件,更為企業直接挽回經濟損失高達330余萬元。這一機制的價值在于,它變被動等待為主動發現,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實現了服務資源的精準滴灌。
●“小蜜蜂”服務隊。政務服務中心的“貼心管家”。在宜豐縣政務服務中心,有一支由各窗口業務骨干組成的“小蜜蜂”服務隊。他們身著統一標識,提供從咨詢引導、材料預審到全程代辦、上門辦的“保姆式”服務。對于不熟悉流程的新辦企業和辦理復雜事項的企業而言,“小蜜蜂”就是他們的“辦事導航”和“貼心助手”。今年以來,這支隊伍已累計提供各類幫辦代辦服務762件,為企業節約辦事時間50%以上,讓企業切實感受到了政務服務的溫度與速度。
●“政策計算器”與“惠企通”。政策紅利從“紙上”到“賬上”的直達通道。面對惠企政策繁多、企業難以對號入座的傳統痛點,宜豐縣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打造“政策計算器”智能匹配平臺,并線上依托“惠企通”、線下設立“惠企專窗”,實現“線上精準推送、線下集中兌現”的協同模式。企業只需輸入基本信息,系統便能自動匹配可享受的優惠政策,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更值得一提的是“免申即享”模式的推行,對于符合條件的政策,企業無需申請,資金即可直達企業賬戶。今年以來,惠企通平臺共兌現463筆,涉及企業337家,共計2251.99萬元,真正讓政策紅利成為了企業發展的“真金白銀”。
“無求先應”:對標灣區,打造“服務走在需求前”的先行區
宜豐的前瞻性體現,在于其不滿足于被動響應,而是主動將服務端口前移,以粵港澳大灣區的先進標準為標桿,推行“無求先應”的前瞻性服務,在企業“未覺渴時已送水”。
●極簡審批。創造令人驚嘆的“宜豐速度”。在宜豐縣政務服務中心,來自江蘇的投資商黃女士僅用了2小時就完成了企業開辦的全流程,包括營業執照申領、公章刻制、稅務登記等。“整個過程無需提交任何紙質材料,全在網上辦理,極大地節約了我們的時間和人工成本!”她的由衷贊嘆,是宜豐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網通辦”的最佳注腳。這種極致的效率,源于對審批流程的顛覆性再造和數據壁壘的徹底打通。
![]()
●精準減負。以“放水養魚”激發市場活力。宜豐縣將減稅降費作為“無求先應”的關鍵舉措,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匹配+精準推送”,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應享盡享。今年全年,預計為全縣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免稅費超2.5億元,惠及經營主體4000余戶。同時,將退稅平均審核時限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加速了企業資金的“血液循環”,為經營主體休養生息、擴大再生產提供了強勁支撐。
●生態化服務。構建園區“共享服務”新模式。在工業園區,宜豐前瞻性地布局了“共享工程師”“共享實驗室”“法律服務站”“金融驛站”等公共服務平臺。這些平臺解決了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請不起、養不起”高端人才和專業服務的難題,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共享。此外,依托“一網通辦”專區,宜豐已辦理政務服務事項5818件,其中“跨省通辦”業務的深入開展,有效打破了地域壁壘,解決了外省投資者的后顧之憂,讓宜豐的營商環境更具開放性和吸引力。
“無事不擾”,以制度剛性守護企業“安靜經營權”
“營商雙應”機制的另一個鮮明特色,是它將“無事不擾”從一種理念上升為一項項具有剛性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力量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干預,為企業創造專注發展的“安靜空間”。
“入企掃碼”與“安靜生產期”:為企業穿上“防護服”
宜豐縣系統性推行“入企掃碼”報備制度。全縣495家重點企業門口,都張貼了專屬的二維碼銘牌。任何部門單位入企開展執法檢查、調研、幫扶等活動,都必須先行掃碼,錄入事由、人員、時間等信息,從源頭上規范了入企行為。截至目前,系統已記錄290條掃碼入企信息,實現了涉企行政行為的全程留痕、陽光透明。
與之配套的是“企業安靜生產期”制度。宜豐明確規定,每月1日至25日為“企業安靜生產期”。在此期間,除涉及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突發事件及投訴舉報核實等特殊情形外,嚴禁任何部門擅自進入企業開展常規性檢查、調研、考核等活動。這一制度如同為企業設立了一道“防火期”,顯著降低了企業應對各類檢查的頻次和負擔,讓企業家能夠心無旁騖地抓生產、謀發展。江西世好日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此深有體會:“從萌生擴建想法到審批成功僅用一個月,其間幾乎沒有受到不必要的打擾,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綜合查一次”與“包容審慎監管”: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為解決“多頭執法”“重復檢查”的頑疾,宜豐大力推行“綜合查一次”改革。由司法行政部門牽頭,對同一企業的多個監管事項,整合形成一個聯合檢查清單,由一個牽頭部門組織,多個部門參與,“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改革以來,涉企常規檢查頻次同比下降40%,企業迎檢時間減少60%以上,實現了“一次檢查、全面體檢”。
同時,宜豐建立了包容審慎監管機制,出臺了涵蓋市場監督、生態環境、文化市場等多個領域的《免罰清單》256項和《輕罰清單》48項。對于清單內列舉的、非主觀故意且未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輕微違法行為,優先采取教育引導、責令改正、告誡約談等方式,而非一罰了之。今年以來,累計作出免予處罰決定1061件,減輕處罰105件。這種“有溫度的執法”,給予了新業態、新模式特別是中小企業更大的成長空間,體現了監管的智慧與善意。
機制保障與效能顯現,企業滿意度鑄就的金字招牌
為確保“營商雙應”機制不是“一陣風”,而是能長期固化、持續優化的制度成果,宜豐建立了一套以企業感受為標尺的科學評估與保障體系。
企業滿意度成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
在宜豐縣2024年營商環境評估中,“企業非常滿意度”達到了99%。這個數字的背后,是宜豐將評價權徹底交給企業和群眾的決心。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的“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是這一理念的生動體現。它專門受理和解決那些在常規窗口“辦不了”“很難辦”的“疑難雜癥”,通過協調聯動、兜底服務,確保“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成為“有求必應”機制最堅實的后盾。
![]()
要素保障“突擊隊”護航項目“加速跑”
對于重大項目,宜豐建立了督查協調推進機制,組織自然資源、住建、環保等部門并聯作業,容缺受理。并針對項目落地過程中的“卡脖子”問題,成立“要素保障突擊隊”,主動上前、集中攻堅。通過新建水廠、擴建電網、保障用地等實實在在的舉措,確保項目“引得進、落得下、長得大”。投資1.2億元打造的1.4萬平方米全新市民服務中心,集34家部門、1350項事項于一體,實現了“進一扇門、辦所有事”的莊嚴承諾。江西九嶺凝聚新材料項目在服務單位“全流程代辦”下,實現“拿地即開工”,審批效率提升50%以上,顯著降低了企業的時間與人力成本。
法治護航:構筑公平穩定的發展生態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宜豐創新依法監管模式,全面推行輕微行政違法行為“首違不罰”。更為典型的是,通過“府院聯動+預重整”模式,成功盤活了“金貢泉”等企業。在金貢泉重整案中,該模式使普通債權清償率從破產清算狀態下的約33%大幅提升至77%以上,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債權人權益,讓“休克”資產重獲新生,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
在宜豐宏泰新能源有限公司進行技改升級時,駐企代表提前預判到其用電需求,及時協調供電部門增設了2條專用供電線路,確保了項目順利投產。完成技改后,該企業年產值從11億元躍升至22億元,稅收由4000萬元增加到8000萬元,實現了翻倍式的增長。這正是“無求先應”服務創造的巨大經濟效益。
營商環境“軟實力”鑄就高質量發展“硬支撐”。“這套機制直擊要害!”正如一位與會企業家代表所言,“‘有求必應’讓我們遇到困難時有依靠、有底氣;‘無求先應’幫我們規避了風險,搶抓了發展機遇;而‘無事不擾’則給了我們最寶貴的專注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最終體現在市場活力的迸發上。今年以來,宜豐全縣新增經營主體同比增長18%,顯示出強大的投資吸引力和創業活躍度;通過“稅銀互動”機制,助力誠信企業獲得信用貸款1.8億元,實現了“納稅信用”向“融資資本”的有效轉化。
“宜豐營商雙應”機制,以其清晰的理念、系統的設計、扎實的舉措和顯著的成效,生動詮釋了“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的深刻內涵。它正助力宜豐這片熱土,日益成為高端要素集聚的“強磁場”、企業茁壯成長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為縣域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行穩致遠,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來源:江西日報社江西營商全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