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晨六點半的生物鐘比鬧鐘還準。
退役第七年,這個點醒來就像刻在骨子里的作息表。
今天要去城南新開的生鮮市場,妻子說那里的牦牛肉比城北便宜三塊錢。
2
市場里有個有意思的現象。
賣蔬菜的老兵攤位總是排長隊。
他姓劉,原是汽車連的司務長,現在把菜攤打理得像軍營內務。
西紅柿按大小分三級擺放,青椒全部柄朝右,蒜頭成金字塔狀堆疊。
我觀察過,同樣的青菜,他比別家每斤貴五毛,卻總最先賣完。
"蘇主任,今天有高原香菇!"他老改不了在部隊的稱呼,揚手扔來兩個,"給你家丫頭燉湯。"
3
牦牛肉攤主是四川嫁過來的藏族阿妹。
她砍價時像在練兵場喊口令:"四十一斤不少價!你看這肉質亞咕嘟(好)!"
我指著肉案旁的牛骨問價,她突然切換藏語嘟囔兩句,又笑著改口:"骨頭算你十塊吧,當送戰友。"
后來才知她丈夫是我帶過的兵,現仍在山南服役。
![]()
4
買完菜繞去修鞋鋪。
老師傅戴著老花鏡縫補我的作訓鞋,針腳密過當年部隊發的新鞋。
"鞋底磨偏兩毫米,"他頭也不抬,"蘇同志走路還像在查哨。"
我怔住,想起當指導員時查崗,戰士說我腳步聲特有節奏感。
現在這節奏被菜市場、學校接送和修鞋鋪重新譜寫了。
5
下午接女兒放學。
她舉著手工課做的橡皮筋飛機掠過油菜花田,我下意識喊:"注意俯沖角度!"
孩子懵懂回頭,我忽然笑自己。
哪有什么敵情,只有春風里旋轉的童年。
6
今晚記賬時發現,牦牛肉雖省三塊,但買香菇多花五元。
女兒說橡皮筋飛機比遙控飛機飛得遠。
就像我以為離開的是戰場,其實每處都是新陣地。
(本文作者曾在西藏部隊服役,2017年,副團職務選擇自主擇業方式退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