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的朝鮮戰場,那里沒有大數據,沒有衛星定位,只有冰雪、意志和一群用生命計算勝率的人。
其中有一個名字,至今提起來都讓研究戰史的人頭皮發麻——毛張苗。
你可能聽過他的外號:“瘋子連長”、“雪地里的閻王”。
但這些標簽都太簡單了。
最廣為流傳的,是那個神乎其神的戰績:毛張苗帶著1個連,間接“葬送”了南韓2個精銳師,導致其軍團指揮體系崩潰。
![]()
一腔熱血卻未遇明主
講這位戰斗英雄的事跡前,不如先讓我們了解了解毛張苗曾經的往事。
出生在浙東腹地的毛張苗家境還算說得過去,這還是因為其父親是當地的一個小有名氣的裁縫,雖然大富大貴說不上,起碼是餓不著凍不著。
等上了五年小學后,毛張苗為了分擔家庭重擔,便跟隨父親開始學習裁縫手藝,可這平靜的生活卻沒過多久....
![]()
在1939年,由于抗日戰爭爆發,導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為求一條生路,年僅十七歲的毛張苗被迫加入了國民黨奉化縣大隊。
但令他失望的是,這支隊伍非但沒有積極抗日,反而時常欺壓百姓、魚肉鄉里,目睹同胞在日軍鐵蹄下受苦,毛張苗的內心備受煎熬,尋找真正抗日救國道路的念頭在他心中愈發強烈。
![]()
找到知音,越戰越勇
等到1943年,毛張苗毅然脫離國民黨部隊,歷經數日輾轉,終于找到了真心抗日、愛護百姓的隊伍,那就是浙東四明山游擊隊。
在同年8月,他正式成為這支革命隊伍的一員,從此踏上了為民族解放而戰的道路,不過剛入伍不久,毛張苗便遭遇了嚴峻考驗——天井岙突圍戰。
![]()
面對數倍于己的日偽軍,他毫不畏懼,跟著老兵們穿梭在山林間,憑借熟悉的地形與敵人周旋,在槍林彈雨中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實戰洗禮。
也就是這次突圍讓他深刻體會到,只有跟著共產黨,才能真正救中國。
![]()
此后,他隨部隊在鄞奉、四明山一帶堅持游擊作戰,在崇山峻嶺間與日偽軍展開殊死搏斗,多次參與反擊掃蕩、拔除據點的戰斗,逐漸成為隊里的骨干力量。
更是在1944年4月,經過戰火的淬煉和組織的考驗,毛張苗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
隨著抗戰勝利后,毛張苗又被編入新四軍第一縱隊、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三野戰軍20軍60師中,參加了宿北渡江、上海等一系列決定性戰役。
也就是這一次次的浴血奮戰,讓他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經驗豐富的基層指揮員,練就了沉著果斷的指揮風格和敏銳的戰場洞察力。
![]()
“戰地中的裁縫”
等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戰爭進入關鍵階段,志愿軍第20軍60師奉命開赴長津湖地區,阻擊裝備精良的美軍陸戰一師北援。
此時的毛張苗已擔任五連指導員,他率領全連官兵堅守1355.7高地,直面零下40℃的極寒天氣和敵軍的猛烈攻勢。
志愿軍入朝倉促,官兵們大多衣著單薄,不少戰士的手腳已經凍傷化膿,非戰斗減員日益嚴重。
![]()
危急關頭,毛張苗沒有退縮,他想起早年學裁縫時的手藝,當即發動全連官兵,將被子拆解開,用被角和破舊衣物縫制簡易手套和棉襪。
同時組織戰士們砍伐樹木,搭建簡陋木棚抵御風雪,還帶領大家輪流活動身體、抱團取暖。
![]()
這些看似簡單的舉措,極大地減少了凍傷、凍亡人數,有效保存了戰斗力,他的防寒經驗很快在全團推廣,成為志愿軍在極寒環境下堅守陣地的寶貴經驗。
在隨后的堅守戰中,毛張苗帶領五連官兵頂住了美軍的數十次沖鋒,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為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
封神一戰
等到1951年5月,第五次戰役進入決戰階段,志愿軍計劃突破昭陽江,穿插至敵后五馬峙,切斷南朝鮮軍第3師和第9師的退路,配合主力部隊完成圍殲。
本來毛張苗所在的五連被定為預備隊,可由于擔任主攻的尖刀連在穿插途中意外迷路了,所以毛張苗臨危受命,接過了主攻穿插的艱巨任務。
![]()
正所謂時間緊,任務重,毛張苗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于是他連夜召集排長開會,根據僅有的地圖和情報,手繪詳細的行軍路線圖。
逐一分發給各排長,并結合地形特點和可能遭遇的敵情,制定了多套作戰預案。
他更是反復強調:“此次任務,我們要‘只要路,不要敵人’,以最快速度穿插到位,絕不戀戰,貽誤戰機!”
![]()
一切準備就緒后,在5月16日夜,穿插行動正式開始,毛張苗率領五連官兵借著夜色掩護,在崇山峻嶺間急行軍30公里,途中先后遭遇敵軍13次攔截。
面對敵人的火力封鎖,他靈活指揮,時而集中兵力正面突破,時而分兵迂回包抄,在721高地等關鍵節點,以極小的代價迅速擊潰敵軍防線,始終保持穿插節奏。
![]()
行軍途中,他多次冒著炮火與營部保持聯系,及時匯報路況和敵情,根據上級指示調整戰術。
經過一夜的浴血疾行,在第二天清晨,五連便率先抵達了五馬峙要地。
![]()
此時敵軍尚未察覺志愿軍的動向,毛張苗預料到這一點后,便當機立斷,下令發起猛攻。
戰士們如猛虎下山般沖入敵陣,迅速占領制高點,控制了交通要道,成功切斷了南朝鮮軍的退路。
![]()
不久后,志愿軍主力部隊趕到,將南朝鮮軍第3師、第9師團團包圍,經過激戰,敵軍被徹底圍殲,兩師番號被永久撤銷。
此役,五連共斃傷俘敵500余人,繳獲汽車70余輛及大量武器物資,毛張苗憑借卓越的指揮才能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榮立赫赫戰功。
![]()
功成名就也僅僅是個開始
等到1952年,毛張苗因其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突出貢獻,被授予“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受邀回國參加全軍第一屆英雄模范代表大會。
在京期間,他更是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英雄模范交流經驗,更堅定了他為國防事業奉獻終身的信念。
![]()
1955年,組織上看中他的軍事天賦和培養潛力,將他選送至南京軍事學院深造。
到了學校后,毛張苗如饑似渴地學習現代軍事理論、合成作戰指揮等專業知識,最終被學院評為先進分子,為日后的治軍生涯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1964年走上領導崗位后,他始終保持著革命軍人的優良作風,將戰場上學到的經驗與現代軍事理論相結合,大力推動部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
他深知,和平年代的軍隊更需要過硬的戰斗力,因此格外注重合成作戰訓練,親自制定訓練計劃,帶隊參與實戰化演練。
著力提升官兵的軍事素質和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在他的帶領下,60師官兵作風過硬、戰斗力強,成為一支能打勝仗的精銳之師。
![]()
隨著時間飛逝,毛張苗領導的60師歷經多次改編和轉隸,如今已成為中部戰區83集團軍某中型合成旅“一江山部隊”,并躋身全軍首批“數字化”部隊行列。
從游擊抗戰到數字化強軍,從裁縫學徒到治軍良將,毛張苗的一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壯大的生動縮影。
他用忠誠與擔當、智慧與勇氣,在烽火歲月中鑄就鐵血榮光,在和平年代里耕耘強軍事業,他的英雄事跡和崇高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后人砥礪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