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日,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正式印發《關于表彰全國“敬老文明號”和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的決定》,在全國范圍內表彰1990名深耕老齡事業的先進個人。其中,田林縣八渡瑤族鄉人民政府金存英光榮上榜,獲授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稱號,成為瑤鄉基層助老工作的亮眼代表。
![]()
金存英幫助年長村民背送柴火。楊進宏攝
“巾幗護銀齡,瑤鄉守安康。”這是金存英扎根基層的生動寫照,自投身老齡工作以來,她始終帶著“假如我是農村老人”的同理心,把“真心、細心、耐心、熱心、愛心”的“五心服務”理念融入日常,落實在走村入戶、政策宣講、幫扶困境老人的每一次行動中。面對瑤鄉老人多、語言溝通難、法律意識薄弱等實際情況,她主動牽頭組建鄉、村兩級婦聯助老隊伍,堅持以最貼民心的方式,將關懷與政策化作春雨,浸潤桑榆。
過去一年,金存英帶領隊伍開啟“敬老服務全覆蓋”行動,足跡走遍全鄉17個行政村80%以上的村屯。為了摸清困難老人情況,帶隊逐戶登記,給全鄉500多位困難老人建立了“一人一檔”。檔案的建立只是服務起點,為讓幫扶資源真正抵達需要的老人手中,金存英積極充當起“協調樞紐”的角色,頻繁奔走于民政、醫療等部門,為老人們竭力爭取生活物資與慰問金,將一份份社會關愛,化為老人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依靠。
在普法宣傳工作中,面對瑤鄉老人普遍存在語言不通、識字率不高等溝通難題,她的工作方法充滿了巧思與溫情。村頭樹下,她與宣講員圍坐老人身邊,用壯語、瑤語將晦澀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行拆解,巧妙嫁接鄉鄰間發生的真實案例,將電信詐騙、贍養糾紛等法律知識點,轉化為老人們“聽得懂、用得上”的家常話。考慮到部分老人視力不佳,她還特別精心設計了5000余份圖文并茂的維權宣傳手冊。手冊不僅放大了字體,還配上生動漫畫,將“子女應盡贍養義務”“陌生來電別輕信”等核心要點清晰呈現。而當她和助老隊員們將手冊挨家挨戶送到老人手上時,還會多一份叮囑:“有事就翻這個,找不到就給我打電話。”這簡單的一句話,傳遞的是不僅是法律知識的通俗落地,還是一份隨時可依賴的守護與安心。
服務之外,金存英更懂用典型樹新風,她主動到各村挖掘孝老愛親故事,其中,福達村村民戴育英數十年照料公婆的事跡,經她整理推薦參評“最美家庭”后,在全鄉引起廣泛共鳴。如今,八渡瑤族鄉已有20戶家庭獲評各級“最美家庭”,“孝老、敬老、愛老”文明新風在瑤鄉村寨悄然蔓延,蔚然成風。
在金存英的帶動下,八渡瑤族鄉越來越多的干部群眾主動加入助老行列。從定期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理發、組織免費健康體檢等日常關懷,到春節送春聯、中秋送月餅等節日慰問,再到老人贍養糾紛、鄰里矛盾調解等權益保障……一張融合了生活照料、健康關懷與情感慰藉的助老服務網,正在瑤鄉山水間越織越密,默默守護著最美的“夕陽紅”。(楊進宏 黃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