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
遼寧省海洋監測預警中心
發布信息:
11月6日至8日,葫蘆島市、營口市、大連市和丹東市沿海正值天文大潮期,天文高潮位將接近或超過當地藍色警戒潮位,請沿海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沿海低洼地區防潮工作。
具體如下
大連市老虎灘站
(藍色警戒潮位*:441厘米)
11月7日
潮時:22:58
高潮位:441厘米
丹東市東港站
(藍色警戒潮位*:771厘米)
11月7日
潮時:21:30
高潮位:747厘米
營口市鲅魚圈站
(藍色警戒潮位*:476厘米)
11月8日
潮時:05:34
高潮位:435厘米
11月9日
潮時:06:22
高潮位:436厘米
葫蘆島市葫蘆島站
(藍色警戒潮位*:416厘米)
11月8日
潮時:06:21
高潮位:365厘米
天文大潮的形成
海水受月球和太陽引潮力的作用產生規律性的上升下降現象,這種海面的升降現象叫做海洋潮汐。海洋潮汐的周期大約為半天或一天。海洋潮汐還具有半月、月、年、18.61年等長周期變化。在一個朔望月中,當朔(初一)或望(十五)時,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方向一致,產生的潮差最大,稱為大潮,這種周期性的潮汐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初一、十五漲大潮”的原因。
可能引發的危害
在一般情況下,天文大潮不會引發災害,但在某些特定環境下會構成水害:
●若在汛期,江河水滿時遇到天文大潮頂托,會導致洪水難以退卻。
●如果江河水位低,海潮上溯范圍擴大,會使咸害程度加重,形成咸潮。
●當風向和風速適宜時,大風可能會推動高水位的海水向內陸推進,造成海水倒灌。
●若天文大潮遇到臺風登陸前后,會暴發風暴潮。風暴潮是由強風或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對海面作用導致水位急劇升降的現象,常給沿海一帶造成危害,其災害居海洋災害之首位。
相關提醒
●注意海邊安全:“天文大潮”期間,低潮高較低,停潮時一些不常見的淺灘、礁石可能會裸露出來,如果游客靠近游玩,等漲潮時可能會出現回不到岸邊的危險情況,市民游客海邊游玩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靠近危險區域?。
●做好應急準備:特別是在低洼地帶的市民,可提前備好抽水泵、沙袋、擋水板等應急設備,確保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投入使用,及時做好防范潮水工作。
●關注相關信息:市民可經常關注天氣動態、潮汐變化及相關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了解天文大潮的相關知識,提高海洋防災減災意識。
來源:遼寧日報·遼望客戶端、大觀新聞、海洋預警監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