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5年11月2日0時起,長永高速這條湖南歷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服役近31年,終于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向公眾敞開免費通行的大門。
這不只是湖南的“一小步”,更是中國高速公路發(fā)展進入新階段的“一大步”。從“貸款修路、收費還貸”到“收費到期、依法免費”,契約精神在這一刻閃閃發(fā)光。我們終于看到,當初說“收30年就停”,不是一句空話。
![]()
長永高速當年它以“社會集資、貸款修路”的模式,湊齊1.1億元啟動資金,終結了“三湘大地無高速”的歷史。如今,它以“零費率”方式謝幕收費,成為湖南首條長期免費的高速公路。長沙、三一、黃花、永安四個收費站,全部實現(xiàn)“0元”通行。對每天往返機場的通勤族和物流司機來說,一個月省下300多元不是夢。
這并非孤例。今年以來,全國多地高速公路陸續(xù)“到期退休”:6月19日,S18武漢天河機場高速停止收費;9月4日,四川成綿高速停止收費;9月17日,成都城北出口高速也告別收費時代。更早之前,廣佛高速、廣州北環(huán)高速、津滄高速等也已免費。這些“老高速”的集體轉身,標志著中國第一批大規(guī)模建設的高速公路,正逐步邁入“收費還貸期滿”的新紀元。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免費之后,誰來養(yǎng)路?路壞了怎么辦?會不會變成“免費的午餐,卻沒人買單”?
先說維護。高速公路免費,不等于養(yǎng)護責任消失。根據(jù)湖南省交通運輸廳的通知,長永高速雖停止收費,但仍由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繼續(xù)履行養(yǎng)護、應急、服務等職責。也就是說,路還在,人還在,責任也在。
![]()
那養(yǎng)護資金從哪來?一方面,政府會將其納入公共財政預算,作為城市基礎設施進行維護;另一方面,高速集團仍可通過代收其他路段通行費、廣告經(jīng)營、服務區(qū)運營等方式獲得收入,反哺免費路段的養(yǎng)護成本。
更重要的是,“零費率”不等于“零管理”。長永高速依然保留收費設施,車輛仍需領卡或ETC通行,只是計費為0元。這不僅是為了系統(tǒng)平穩(wěn)過渡,更是為了精準掌握車流量、保障路網(wǎng)數(shù)據(jù)完整。同時,長沙收費站的虛擬ETC門架,還保留了臨長高速連接線的費率參數(shù),確保與其他高速聯(lián)網(wǎng)計費不“斷鏈”。這種“軟著陸”方式,既尊重了契約,也保障了路網(wǎng)運行的連續(xù)性。
那么,未來所有高速都能免費嗎?
![]()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畢竟高速公路,本質上是公共產品。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19萬公里,如此龐大的路網(wǎng),建設成本動輒千億萬億,絕大多數(shù)仍是“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模式。國家規(guī)定,政府還貸公路收費期一般不超過30年,經(jīng)營性公路也不超過30年,中西部可適當延長。理論上,只要不改擴建,到期就該免費。
但現(xiàn)實是,很多高速在到期前就啟動了“延長收費”的操作。怎么延?改擴建。比如,把四車道拓寬成八車道,重新核定收費期限。這在業(yè)內已是“公開的秘密”。
這意味著,完全指望“到期自動免費”,恐怕不現(xiàn)實。很多高速可能通過“擴容升級”的方式,讓收費期“滾動延長”。說白了,路是越修越寬,費是越收越久。
![]()
當然,免費之后也帶來新挑戰(zhàn)。車流增加、擁堵加劇、養(yǎng)護壓力上升,都是現(xiàn)實問題。甚至有網(wǎng)友說,免費?看看春節(jié)國慶,一堆龜速車,我寧愿交高速費也不想要和高速龜速車在一起。
一個明顯的事實就是,成綿高速免費后,有司機反映“路更堵了”;武漢機場高速也面臨類似情況。這說明,免費不是終點,而是治理的起點。如何優(yōu)化路網(wǎng)、加強疏導、提升智慧管理水平,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
但無論如何,長永高速的“0元通行”,是一個溫暖的信號。它告訴我們:政策可以有溫度,承諾可以被兌現(xiàn),發(fā)展的成果,終將由人民共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