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
近日,全國多位消費者向封面新聞“云投訴”稱,重慶兩家公司在網絡上發布職稱代評廣告,他們簽訂合同并交納費用后,兩家公司卻未按約定辦成相關事宜,后續還以失聯方式拒絕退還費用。
涉事企業分別為重慶軒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軒哲公司”)和重慶笛卡爾教育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笛卡爾公司”)。
11月4日,記者分別前往兩家公司的注冊地址核實情況,發現兩處地址均已由其他公司入駐。
目前,部分消費者已向警方報案,另有部分人選擇向重慶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為抱團維權,消費者們組建了微信群,群友人數共計超過80人,涉及廣西、廣東、新疆、湖南、湖北等多個地區。
承諾代評職稱 收費后卻失聯
今年41歲的湖南籍劉先生從事建筑行業,2024年上半年,因計劃申報中級工程師職稱,他在百度搜索相關代辦公司時,彈出了多家公司的推廣廣告。
劉先生點擊對話框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經過初步篩選,鎖定了重慶的軒哲公司和笛卡爾公司。
“兩家公司的業務員態度誠懇,還主動發來法定代表人身份證、營業執照等資料打消我的顧慮,承諾簽訂正規合同。”劉先生表示,反復對比后,因軒哲公司收費更低,他便先與該公司確認了合作關系。
“工作人員稱申報成功率超過95%,即便失敗也會全額退款。”根據合同約定,中級職稱申報費用為5000元,劉先生先支付4500元,剩余500元待申報成功后補齊。
期間,笛卡爾公司仍繼續與劉先生保持聯系,繼續游說,甚至承諾可以跨過中級職稱,直接破格代評高級職稱。
“工作人員說可以同時申報兩個職稱,只要選擇不同省份就行,還說公司有專門的渠道,讓我感覺他們很有實力。”在多次勸說下,劉先生又與笛卡爾公司簽訂合同,以1萬元價格委托代評高級職稱。
然而,交納費用后近一年時間里,兩家公司均未主動聯系劉先生。直至2025年初,經劉先生多次追問,兩家公司才給出了相同的答復:職稱沒評上。
反復交涉后,兩家公司于2025年4月與劉先生簽訂退款協議:軒哲公司承諾30個工作日內退還4500元;笛卡爾公司約定5月15日前一次性退還8000元。
![]()
笛卡爾公司與劉先生簽定的解除服務協議。
![]()
軒哲公司與劉先生簽定的退款協議。
但約定退款日期到期后,兩家公司均再次食言。軒哲公司僅退還600元,工作人員以“賬戶額度受限、公司經濟緊張”為由拖延,僅口頭承諾“領導正在想辦法,會全額退還”。
笛卡爾公司則分文未退,借口同樣是“財務緊張”“公司賬戶被凍結”等。
接下來的兩個月里,劉先生多次催促,但均無果。到后來,兩家公司的工作人員不再回復信息、拒接電話。截至目前,劉先生仍未拿到剩余退款,且已無法聯系到這兩家公司。
數十人遇相似困境 有人報警有人申請仲裁
據封面新聞了解,遭遇類似情況的并非劉先生一人,被軒哲公司和笛卡爾公司“忽悠”的消費者遍布全國多個地區。
他們的經歷如出一轍:簽訂職稱代評合同,繳納費用,公司既未按約定完成職稱代評事宜,后續以失聯方式拒絕退還費用。
記者分別前往軒哲公司和笛卡爾公司的注冊地址核實情況,發現兩處地址目前均已由其他公司入駐。
![]()
笛卡爾公司注冊地址所在的辦公樓。
軒哲公司的注冊地址位于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此處辦公的新公司工作人員稱:“我們是今年9月份搬過來的,軒哲已經搬走了。”
笛卡爾公司的注冊地址則在江北區紅錦大道,在此辦公的也已是另一家公司。其隔壁公司的前臺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已經搬過來兩年了,沒聽說過笛卡爾公司。”
隨后,記者又向該辦公樓保安詢問,對方也表示:“笛卡爾公司已經搬走兩三年了。”
![]()
軒哲公司的注冊地址已由其他公司入駐。
上了當的消費者們組建了微信群,力圖互通信息、抱團取暖。其中,軒哲公司的維權群有20余人,笛卡爾公司維權群規模更大,超過60人。
來自河南的趙先生在2023年8月經朋友介紹與軒哲公司簽約。合同約定,軒哲公司為其申報建筑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職稱,周期為兩年,費用為16800元。
“2024年還能正常聯系,到2025年5月就徹底聯系不上公司工作人員了。”目前,趙先生已向重慶市仲裁委員會提交仲裁申請書及相關材料。
山西的高先生則已走完仲裁程序。2025年6月18日,重慶市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解除其與笛卡爾公司簽訂的《服務協議書》,要求笛卡爾公司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高先生退還服務費11000元。
![]()
山西的高先生收到重慶市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書。
但即便有了法律裁決,高先生仍未如期拿到退款。10月20日,他收到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通知,該院已受理其申請執行與重慶笛卡爾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
湖南的劉先生選擇向重慶警方報案,紅旗河溝派出所警員通過電話表示,即將對笛卡爾公司立案偵查。天宮殿派出所則表明,針對軒哲公司的相關舉報,已有專案組在推進辦理。
涉事公司均經營異常 市監部門未正面回應
企查查信息顯示,重慶軒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注冊資本50萬元,目前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及被執行人名單。
另一家涉事企業重慶笛卡爾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冊資本10萬元,當前同樣處于經營異常狀態,被列為被執行人且已被限制高消費。
記者聯系上軒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文先生,他表示,“公司已經不存在了,在今年8月份就沒經營了。”
文先生稱,自己只是名義上的法定代表人,并非真正的老板,“股東收了消費者的錢卻沒辦成證件,我還有兩萬多元工資沒拿到,老板已經被抓了。”
文先生還表示,目前公司仍拖欠五六十萬元退款,涉及廣西、廣東、新疆、湖南、湖北等多個地區的消費者,“一直都有消費者給我打電話,我也沒辦法了。”
隨后,記者撥打笛卡爾公司的登記電話,接電人員回應:“我們是代賬公司,笛卡爾公司曾在這兒代過賬,但已經兩年多沒合作了,現在不清楚笛卡爾公司的具體情況。”
由于涉及的消費者人數多、被騙金額大,兩家公司所在轄區的市監部門是否知曉此事,是否會對涉事公司做進一步的行政處罰?
隨后,封面新聞分別聯系到兩家公司注冊地所在的市監部門——重慶兩江新區市場監管局、重慶江北區市場監管局。
對于記者的采訪要求,兩江新區市監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僅表示,“暫不方便接受采訪”。
江北區市監局宣教科工作人員表示,“這件事情現在是由市局(重慶市監局)在處理,我們這邊不接受采訪。”
隨后,記者聯系上重慶市市監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相關負責同事出差了,然后記下記者的聯系方式,表示會代為轉發相關詢問。
截至發稿前,記者未收到重慶市監部門的任何回應信息。
(受訪者供圖)
封面新聞“求助報料平臺”
1
掃描下方小程序碼,填寫詳細內容,即可求助、報料。
![]()
2
打開“封面新聞”客戶端,點擊底欄“求助報料”按鈕,進入求助、報料頁面。
3
可以私信封面新聞的官方微博、微信或抖音賬號,發起求助、報料。
4
您還可以撥打熱線028—86969110,進行求助。
封面新聞將24小時實時解答、跟進,并提供相關協助(為保護隱私,相關信息將會保密,請放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