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五千年前有刀叉,為啥現在不用了?西餐餐具竟是祖宗老古董。
青海挖出五千年前骨制餐叉的時候,考古隊自己都震驚了。歐洲人現在吃飯的刀叉,我們祖先早用了幾千年,后來莫名其妙不用了,反而用起了筷子。這事聽起來像段子,但文物擺在那里,確實發生過。
青海那個叫宗日的地方,出土了一堆骨頭做的餐具。叉子、刀、勺子全齊了,最老的有五千年。當時歐洲人還在用手抓生肉吃,這邊已經用上配套餐具了。說白了,最早的“西餐”工具,其實是中國造的。
可奇怪的是,這些好用的叉子在中國很快就消失了。商朝時候墓葬里全是青銅筷子,刀叉餐具看不到了。反而是西方,到了中世紀才漸漸開始用刀叉,還覺得這是貴族身份象征。咱們這邊用筷子,他們那邊用我們淘汰的老古董,這波操作真硬核。
考古報告里寫得清楚,宗日遺址那些骨叉保養得挺好,明顯是經常用的。說明那時候中國人確實在用叉子吃飯,至少在新石器時代,刀叉餐具是存在的。后來為啥不用了呢?
中國古人后來專注發展農業,吃的東西主要是谷物。米飯面條這些,用叉子扒拉著吃太費勁,兩根筷子反而好使。而且中餐講究細切,菜都弄得很碎,筷子夾著方便。西方人愛吃大塊肉,現場還得切割,不用刀叉真不行。
刀叉退出中國餐桌,可能跟廚房分工變化有關。廚師把菜切好,客人直接吃就行,餐桌上不需要再處理食材了。但歐洲貴族家里,吃烤全羊這種大塊肉,非得用刀叉解剖,現場分割成了表演項目。
有意思的是,西方用刀叉還鬧過笑話。拜占庭公主帶著叉子嫁到威尼斯,當時歐洲人覺得太矯情。教士說這是對上帝不敬,貴族們卻覺得新鮮,慢慢流行開了。地位越高,用刀叉越多,成了身份標識。
筷子在中國普及,還跟聚會方式有關。一家人圍著一桌菜,你夾我嘗,氣氛熱鬧。西方人則是每人一份,分開吃,用各自的刀叉。吃法不同,餐具自然不一樣。
現在中餐西餐都吃,用筷子叉子都成常態。不過了解這段歷史挺有意思,原來西方人引以為傲的餐具,咱們五千年前就用過。后來因為吃的東西變了,餐具也跟著變,這是最實誠的原因。
青海那些骨頭餐具現在放在博物館,看著普通,卻是真實的歷史證據。東西方飲食文化差異,就在這一叉一筷之間體現出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